首页 | 概述 | 四种常用识别 | 应用案例 | 市场观察 | 名企访谈 | 相关资讯 | 产品解析

安防首页

生物识别技术大有可为 军事应用前景广阔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本站编辑  [发表时间]2008-9-27 17:12:00  

  人类的生物特征识别是一种典型的模式识别,它以人体惟一的生物特征(如指纹、虹膜、脸部、掌纹等)为依据,采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和网络技术进行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用以鉴别人的身份。与传统的身份鉴定方法相比,生物识别技术具有安全、保密、方便、不易遗忘、防伪性能好、不易伪造或被盗、随身“携带”和随时随地可用等优点。


  近年来,随着模式识别、图像处理和信息传感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军事上已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生物密码——打造信息安全护翼


  信息社会,军事的发展对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信息网络已成为人类最宝贵的资源。然而,由信息网络的发展而带来的信息安全问题,正变得日益突出。如何在实现便利高效的同时,解决安全问题,包括如何确认用户的身份、密码,保障信息使用及管理的安全性,防止黑客攻击和网上窃密活动等,是时代提出的新课题。


  信息系统往往通过密码来验证用户的合法性,黑客只要窃取一个合法的用户名和密码,就相当于拥有了一个合法的身份,可以在任何时刻访问网络。而传统的密码设置只是一连串机械的数字或是符号,因此,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加上一定的工具和技巧,“黑客”总是能够在多次尝试后碰对这些密码,然后进入军方的数据里兴风作浪。


  可见,传统的以密码为特征的身份认证技术越来越难以保障军事系统的信息安全,在此背景下,将虹膜、指纹、dna这些人体本身的生物特征作为开机或登录密码,成为高安全性信息系统的一种全新身份认证方式。这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密码,通过电脑扫描来读取一个人的眼底视网膜特征、指纹等方面的信息,然后与信息中心储存的数据进行比对确认,从而将非法用户拒之门外。


  语音分析——甄别情报真伪


  指挥者正确决策来源于大量正确的情报。在高技术条件下,由于情报获取渠道及获取方式的增加,使得辨析信息真伪成为军事情报人员的关注重点。而随着浩如烟海的声像情报的大量涌现,包括语音识别在内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也开始在情报处理领域崭露头角。据介绍,美国已建有一个功能强大的资料数据系统,储存有世界上几乎所有领导人的各种相关资料。对于采集到的各国领导人的声音资料,为便于使用,美国中央情报局对声音加以记录,并将其转变成声谱图或声纹的直观形式。声谱图中的电子过滤器仅允许某一特定波段的频率通过,并对这一频率的强度加以记录。伊拉克战争中,每当卡塔尔电视台播出萨达姆的讲话录音后,美国中情局的声音识别专家及语言专家即开始对这些录音进行分析,他们首先将录音带中的声音与资料中存储的声音进行对比,辨别出其相似之处及不同之处,这些相似或不同之处涉及呼吸方式、语调的抑扬变化、不寻常的语音习惯以及地方方言等,从而判断出录音信息的真伪。


  战场识别——拨开“战争迷雾”


  误伤自己人或友军历来是兵家大忌,被称之为“战争迷雾”。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军在海湾战争中的28起误伤事件中,有11起是由于目标识别错误造成的。


  现代战场,前后方界限模糊,给武器操作者的反应时间越来越短。单兵敌我识别能力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传统的协同式敌我识别系统,一方面识别距离有限,另一方面此类系统使用固定频率,信号易被敌捕获,进而极易遭到诱骗、干扰和攻击,因而很不可靠。鉴于某些生物特征的独一无二性,将诸如虹膜识别技术之类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应用于数字化士兵的交互通信设备中,进而进行敌我识别已成为数字化战场识别研究的新方向。


  开启“灵眼”——锁定恐怖分子


  “9•11”恐怖袭击发生以来,如何在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利用高科技手段,迅速而准确的发现并确认可疑分子成了目前世界各国在反恐斗争中普遍关注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恐怖分子再怎么变,与生俱来的生理特征和后天养成的行为特征却很难改变。生物识别技术正是抓住这一点,借助计算机技术,利用人类自身生理或行为特征来进行身份认定,将面相识别系统引入对恐怖分子的个体打击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这一新领域的新应用。


  据悉,这种自动识别系统通过事先采样搜集目标人物的面部特征,例如眼睛之间的距离、鼻子的长度等等,并将之存进数据库。在操作中,只要在某些出入关口放置隐型摄像机,不停地拍摄经过者的面貌特征,并将所有图像传入存有情报机关已经掌握了恐怖分子面部特征的信息数据库的电脑。电脑通过一系列分析后得出这些人的面部特征,再将这些特征数据与数据库比对,如匹配,则说明此人就是要找的目标。据说这项技术能够在一群人中迅速找出目标人物,成功率高达75%。无怪乎美国国务院和移民局正式确定,从2004年10月26日开始,面部扫描及指纹识别技术将成为赴美护照和签证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并将在未来几年逐步扩大到所有在美国境内出行的本国公民。

 

 

上一篇: 生物识别技术在高安保领域中应用 2008-9-27
下一篇: 生物识别技术在机场安保中的应用 2008-9-27

相关文章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细则 | 服务说明 |站点地图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支持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 主办单位: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
电话:010-6873058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87号国际财经中心C座1401
承办单位:中国安防行业网 电话:010-63326302
版权所有:北京寰岛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577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