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网络带宽、计算机处理能力和存储容量的迅速提高,以及各种视频信息处理技术的出现,全程数字化、网络化的视频监控系统优势愈发明显,原有的模拟监控系统凸显出不少的缺陷,在占有稳固地位的模拟与新兴的数字视频监控之间即将发生一场没有硝烟的市场抢夺战争,而此时,部分安防网络监控生产商已经按耐不住市场的寂静,以狂轰爆炸式不断推出新的网络监控产品或做出相应的举动,搅动着安防监控业的局势,那么作为传统的监控生产商他们将有怎样的应对策略与说法,网络视频监控的潮流何时才能真正独领视频监控市场风骚呢?针对以上疑点,行业网特推出“数字监控VS模拟监控”专题,对这二者进行对比分析,站在客观的角度看待网络视频监控潮流,至于这一潮流真正到来之际,尚待市场考证。
视频监控系统演变历程及发展趋势展望
一、视频监控系统介绍 视频监控系统是安全防范系统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种防范能力较强的综合系统。作为一种传统视频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应用,视频监控以其直观、方便、信息内容丰富而广泛应用于许多场合。
视频监控业务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传统上广泛应用于安防领域,是协助公共安全部门打击犯罪、维持社会安定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宽带的普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图像处理技术的提高,视频监控技术也有长足的发展,视频监控应用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教育、政府、娱乐、医疗、酒店、运动等其他各种领域。 在国外,视频监控业务主要为个人用户提供安全系统方案,基本定位在个人和住宅应用方面。在国内,视频监控业务主要集中在行业应用,如公安、交通、金融、楼宇等领域,行业用户已成为国内视频监控市场的主要增长点。 视频监控的基本业务功能是提供实时监视的手段,并对被监视的画面进行录像存储,以便事后回放。在此基础上,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对监控装置进行远程控制,并能接收报警信号,进行报警触发与联动。业务功能如图1所示。

二、视频监控系统技术演变历程
自安防发展20多年来,视频监控系统经历了从第一代百分之百的模拟系统(VCR),到第二代部分数字化的系统(DVR),再到第三代完全数字化的系统(网络摄像机和视频服务器)三个阶段的发展演变。与之相对应的,视频监控技术发展至今已经历了模拟监控技术、数字监控技术和远程网络视频监控技术三个不同的阶段。
1、模拟视频监控(系统)技术
在20世纪90年代初以前,主要是以模拟设备为主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CCTV),称为第一代模拟监控系统,以模拟视频矩阵和磁带式录像设备VCR为核心。图像信息采用视频电缆,以模拟方式传输,一般传输距离不能太远,主要应用于小范围内的监控,监控图像一般只能在控制中心查看。
这一时期,视频监控技术主要以模拟设备为主。模拟视频监控系统一般由监控前端、传输设备、控制设备以及显示设备几个部分组成。监控前端一般为模拟摄像机、云台、声光电报警设备和雨刷等。传输设备一般为传输视频的同轴电缆,远距离传输可采用模拟光纤或者利用光端机进行传输。控制设备主要是视频切换矩阵,采用键盘进行切换和控制,将需要监控的图像在指定的显示设备进行显示。显示设备主要包括图像的监视器、报警指示设备等。 2、数字监控技术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计算机和多媒体处理技术的发展,数字视频压缩编码技术被应用到视频监控系统中,基于PC的多媒体监控系统由此产生,数字硬盘录像机DVR的成功开发标志着第二阶段的重大变革。 在这一时期,以数字控制的视频矩阵替代原来的模拟视频矩阵,以数字硬盘录像机DVR替代原来的长延时模拟录像机,将原来的磁带存储模式转变成数字存储录像,实现了将模拟视频转为数字录像。DVR集合了录像机、画面分割器等功能,跨出数字监控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全数字的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基于PC机或嵌入式设备构成监控系统,并进行多媒体管理。这类系统是目前视频监控市场的主流。 在这类监控系统中,视频采集和视频传输仍以模拟方式为主,模拟摄像机的图像信号到达多媒体监控终端后进行数字处理与存储,随后通过通信网络,将这些信息传到一个或多个监控中心。 基于PC的多媒体监控系统通过增加视频处理卡以增加图像的输入路数,采用数字化存储及视频解压缩功能,可以对监控区域进行高清晰度的画面显示,使图像回放时也能达到极高的清晰度。利用DVR,图像可以保存在计算机硬盘或磁带上,实现了对视频文件的动态快速检索和查找。摄像机可动态开启,并且报警前和报警后的文件都易于查找。1996年到1998年间,这一领域发展迅速;在2000年之前,DVR产业已达到10亿美元。
3、网络视频监控技术。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Internet无处不在。基于网络的IP监控在2001年开发出来,在2002年开始快速发展,市场已从初期的萌芽状态迅速增长。网络的出现也使得视频监控从本地监控向远程监控发展,出现了以网络摄像机、网络视频服务器为代表的远程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网络视频服务器解决了视频流在网络上的传输问题,从图像采集开始进行数字化处理、传输,这样使得传输线路的选择更加多样性,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提供了图像传输的可能。整个系统趋向平台化、智能化。很多互联网企业已开始涉足此类视频监控系统的开发,目前尚属市场起步阶段。 网络用户可以直接用浏览器,通过IP网络来看摄像机拍摄下来的实时图像,授权用户还可以远程控制摄像机。
远程网络视频监控技术将传统的模拟视频、语音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输,实现了视音频信号的数字化、网络化、应用的多媒体化以及管理的智能化。网络监控技术集成了数字处理、网络、计算机、视音频编解码以及图像处理和识别等多种先进技术。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由监控系统前端、数字化处理器、网络传输、监控控制系统组成。监控前端和模拟系统一样由摄像机、云台、声光电报警设备和雨刷等设备构成。数字化处理器的主要功能是将监控前端采集的模拟图像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将数字图像信号进行压缩处理,以便减少图像信号传输时所占用的网络带宽。 网络传输主要由网络传输设备组成,如交换机、路由器等。监控系统将现场图像和报警信号转换成IP数据包,利用网络传输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由监控控制平台、电视墙及大屏幕系统组成。监控控制平台可以使用监控系统的各种功能。电视墙及大屏幕系统由网络解码器、电视墙、大屏幕组成,它们从网络接收监控图像,解码后输出到电视墙或者大屏幕上。

图2给出了一种目前比较常用的网络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管理中心和监控前端、监控中心是视频监控系统的组成部分,无线网络部分则是视频监控和其他系统互通的一个示例。当然视频监控系统和其他业务网络共同使用时,也可能会融为一体。 某调研机构针对国内外安防网络市场占有量作过如下的数据调查:

图3

图4
以上资料显示,2008年网络视频监控市场全球业务涨幅将在40%,2008年全球网络前端产品——摄像机市场份额仅占23%,而中国市场仅占其中的8%,说明中国网络视频监控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