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1日至6月2日,公安部科技局会同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对第二批38个科技强警示范建设城市进行了现场验收考核。
一、基本情况
此次活动分三个阶段,共派出10个小组,历时36天,行程数万公里,对涉及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8个科技强警示范建设城市进行了现场验收考核。期间,累计抽测了171名示范建设城市公安局局领导,400余名基层公安机关、科技所队领导及民警的科技应用技能,实地检查了251个基层单位的科技建设及应用情况,共有90名市委、市政府等市领导同志参加了验收考核的相关活动。
(一)精心组织和准备。为深入贯彻全国公安科技大会精神,科技局在充分借鉴第一批示范城市验收考核经验的基础上,将第二批示范建设城市考核的重点放在科技应用和普及上,并数次征求部机关相关业务局及地方公安机关的意见,反复进行修改和调整,使考核指标具备较强的操作性。针对38个城市地域范围分布广、经济水平差距大、科技强警基础不平衡的特点,科技局确定了进行现场考核和综合评审的验收方案,既考核城市纵向的变化,又考核城市之间横向的比较。根据现场考核反馈,各地对此方案和考核指标给予了充分肯定。此次被验收城市较多,涉及地域较广,科技局共协调科技部、部内有关业务局等37家单位,抽调了70余名专家,对于部分专家临时不能参加的情况又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更换。为统一现场考核的执行标准和相关程序,科技局领导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相关事项,召开动员会统一思想认识。
(二)科技部门紧密配合。为进一步加大现场验收考核力度,更好地了解基层公安机关科技强警情况及公安科技现状,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经与我局协商后,共安排该司16人次(司领导5人次,处级干部11人次)参与10个小组的现场验收考核工作(由于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影响取消了部分行程)。验收期间,示范建设城市所在省、自治区科技厅派出相关部门领导全程参与考核验收,各示范建设城市科技局局领导除在汇报会或反馈会上发言表态外,全程陪同专家组在当地的现场验收考核,充分体现了对这项工作的重视、支持和配合。
(三)专家组严格认真考核。由于每个城市现场验收考核的时间较短,工作量较大,专家组每到一地,都不顾路途奔波的疲劳,立即展开工作,加班加点翻阅相关资料,认真检查有关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出中肯建议,真正做到了对公安部、科技部负责,对每一个城市负责。
(四)地方高度重视和参与。现场验收考核期间,河北、内蒙古等15个省、自治区公安厅的领导出席了汇报会、反馈会或以不同形式会见了考核组。期间,天津、重庆市副市长出席了汇报会,安徽省合肥市等5个城市的市委书记,7个城市的市长分别以不同形式会见了考核组,探讨交流科技强警工作。据统计,此次现场验收考核中共有5名市委书记、7名市长、13名常务副市长、18名政法委书记和 47名其他市级领导参加了相关活动。此外,共有18个城市公安局由局长亲自汇报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情况,现场考核一共抽测了35名局长的科技应用技能(重庆、十堰、常德除外),在各地产生强烈反响。
(五)各组圆满完成考核任务。此次现场验收考核,正值各地公安机关反恐、奥运安保攻坚阶段,加上突发的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任务又迫在眉睫,但是,没有一个城市因此而停止或推迟验收考核。十堰市公安局党委成员在前一天执行防震任务整夜没有休息的情况下,积极配合验收考核工作,主动参加测试、陪同验收检查,这种敬业精神十分令人感动。没有任何一个小组因此而取消或暂停验收考核,专家组赴柳州现场考核时,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创新考核方法,通过电视电话会议系统进行远程科技应用技能测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0个现场验收考核小组全部按计划出色完成任务,经最后汇总检查,10个小组交回的材料全部符合要求,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二、体会
(一)现场验收考核工作组织科学、合理、有序、高效。此次活动参与人员之多、涉及单位之广、协调难度之大,是示范城市建设工作开展以来从来没有过的。在专家组构成方面,既有刑事技术方面专家、又有信息化方面的专家,既有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专家,又有具有较高理论研究水平的专家,既有省公安厅层面的专家,又有第一批示范城市的专家,既有公安系统的专家,又有地方科技系统的专家,最大限度地发挥专家专长,确保了现场验收考核的有效性。同时,尽量安排东部发达地区的省厅和第一批示范城市的专家赴中西部验收考核,安排西部和中部地区的专家赴东部参加验收,既对各地的创建工作进行了有效的验收考核,又很好地交流和学习了相互的经验做法。在行程安排方面,充分考虑地域特点和交通路线,并尽量将同一类型的城市安排在一起,有效节省了现场验收的人力、时间、经费成本。期间,恰逢发生汶川大地震,在局领导的指示和协调下,各个现场考核小组及时调整部分考核程序,在确保现场验收考核任务顺利完成的同时,又与全国抗震救灾的大趋势相一致,避免了给当地增加额外负担。
(二)现场验收考核进一步推进了当地的科技强警工作。对公安机关而言,这次现场验收考核既是对两年创建工作成效的充分展示,又是对本地现有科技强警资源的一次全面梳理和深入总结。省公安厅、科技厅对这项工作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当地党委、政府对这项工作给予了极大重视和支持,公安机关领导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基层民警全程参与了创建活动,实实在在感受到科技强警的甜头;社会各界通过新闻媒体和其他宣传力量,进一步了解了科技强警工作;专家组成员亲身感受了这项工作带来的成效和各地的反响,更加认识到科技强警工作的重要性。所有这些,使得此次现场验收考核工作既是一次检查,更是一次对当地乃至全国科技强警工作的强力推进。
(三)各地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成效令人鼓舞。通过两年的创建,38个城市公安机关的科技强警基础进一步夯实,各警种资源得到有效整合,科技强警的综合效益进一步体现。如38个城市的二级以上刑事技术室由创建以前的50.9%上升到目前的84.5%,使公安机关侦查破案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通过创建工作,公安科技强警惠民的作用日益凸显,当地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逐年上升。江苏省群众安全感在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中已连续两年居于全国第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中央综治部门评估中也连续两年名列全国第一;哈尔滨市公安局在2007年全省公安系统和全市政风行风评比均名列第一,被评为全市最佳单位,取得历史上最好的成绩;泰州市公安局连续两年跨入市级机关作风建设十佳“人民满意单位”行列,并连续两年被评为省“社会治安安全市”;嘉兴市公安局2007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全市唯一的“模范公务员集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