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检索: 文章检索:
第三节 国家级安防检验中心重要工作动态

  一、国家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重要工作动态
  (一)完成检测工作情况
  1.完成的检测项目
  2010年共完成检测报告(项目)总量7560余项,其中电子产品检测2231项,实体防护检测1225项,警用装备检测424项,警服类2889项,软件项目50项,信息安全类51项,认证检测340项,安防工程检测213项,行业监督抽查56项,以及其他类82项。
  2.完成行业监督工作
  受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的委托,完成了对电子产品(变速球型摄像机)、安防实体产品(提款箱)、警用装备类产品(防暴盾牌、防暴头盔、防爆毯、防弹盾牌、穿刺放气式路障)的行业监督抽查工作。
  3.完成公安部、各地省厅的招标检测、委托检测工作
  1)受公安部装财局的委托,完成了大量单警装备质量交收检验工作,检验涉及全国各个省公安厅和部分公安局的防刺服、防割手套、警用催泪喷射器、警棍、手铐、警用制式刀具等六类产品。
  2)受公安部装财局、江西省公安厅等部门委托,完成大型警用装备招标活动的评标及检测任务,为招标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共出具检测报告37份。
  3)受公安部装财局委托,先后完成2009年度第三批警服产品质量统检工作,警服目录企业统检复测工作,及部分警服及警服材料待扩充定点企业的摸底检测。
  4)受北京市局、江苏省厅等部门委托,完成包括面料、成服、警鞋、腰带等产品在类的招标检测工作;受湖北、黑龙江、河北、河南、深圳、新疆兵团等省厅、市局的委托,完成成服外观及成服面料的验收检测工作,共出具检测报告733份。
  5)受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委托,完成北京市内300个点位的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的招标检测;完成交通诱导室外显示屏政府采购项目的3家企业招标检测;
  6)受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委托,完成部PGIS项目8个试点城市及2个示范城市的验收测试工作;受部监所管理局委托,承担看守所管理信息系统等监所管理信息系统的测试工作。
  7)受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委托,对联想网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上海金电网安科技有限公司等11家厂商的11款网闸产品,以及上海格尔、吉大正元等四家厂商的4款网关产品进行安全检测。
  8)受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委托,完成厦门市公安局、山西省公安厅、太原市公安局、辽宁省公安厅、辽阳市公安局、朝阳市公安局、阜新市公安局、沈阳市公安局等多个公安信息通信网边界接入平台的测评。
  4.参与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安防企业工程资质、创新产品评选工作
  受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北京市安防行业协会委托,派专家参与了对230家安防工程公司的资质评定的专家审核工作。派出技术专家配合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开展2010年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创新产品评选工作,对148家参评企业的产品进行评审。
  5.完成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安全技术防范认证中心委托工厂检查工作
  配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安全技术防范认证中心完成3C认证工厂检查任务共计146人次。
  6.通过2010年度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复评审
  2010年度增加试验能力87项,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国家实验室复评审认可实验室能力共计299项,通过国家实验室检查机构评审,增加3项检查能力。
  (二)科研项目情况
  1.承担多项重要科研项目,科研进展良好
  本年度承担国家、部级、研究所科研项目共计9项,分别是《全国警用地理信息基础平台技术体系研究》、《信息系统登记包换权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研究》、《全国警用地理信息基础平台工具研究开发》、《全国警用地理信息基础平台应用系统研究开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阅读器兼容性自动检测装置》、《9mm制式弹头V50试验系统的研究》、《防暴安检技术评价体系与试验平台的研究》;《检验草案制定及检验工具示范应用》、《生物特征识别安全标准体系研究》。其中,《9mm制式弹头V50试验系统的研究》中9mm制式弹头已顺利通过验收,现已进入结题阶段;《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阅读器兼容性自动检测装置》已进入初样阶段。
  2.加大科研力度,积极开展新课题、试验方法的研究
  中心坚持检测、科研两手抓、两促进的原则,在检测中注重科研创新,以科研创新促检测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组织相关人员开展测试方法研究,加大基础科研调研工作,为科研立项积累资料。调研申报的科研工作项目《便携式高压电网参数测量仪》已通过中心论证,并已向科研处申报立项;积极筹备“警用地理信息数据检测工具集”的立项申请工作,力争明年立项;
  在承担国家863项目“多级安全应用平台及互联关键技术”的基础上,中心联合33家企业、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构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撑和引领产业技术创新。
  (三)参与标准制修订工作
  2010年,检测中心协助TC100标委会、警标委、信息安全标委会、公共安全基础标委会,完成了部分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并参加相关标委会的换届年会、标准讨论、检测验证等工作。
  1.参加TC100标委会的标准起草、制修订工作23项
  主持制定国家标准1项《金库门通用技术要求》;行业标准6项:《拘押场所人员定位管理系统》、《激光入侵探测器》、《周界防护高压电网装置》、《视频安防监控摄像机通用技术要求》、《视频安防监控视音频光端机技术要求》、《金融自助服务亭技术要求》;
  新立项国家标准2项:《报警系统环境试验》、《安全防范报警设备电磁兼容要求和试验方法》;
  参与制/修订标准16项:《视频安防监控车载数字录像设备技术要求》、《停车库(场)出入口控制设备技术要求》、《无线(射频)报警设备互联要求》、《智能家居报警控制器》、《泄露电缆入侵探测装置通用技术条件》、《受力式开关报警装置》、《张力式围栏》、《脉冲式电子围栏》、《通用型应用高清电视摄像机测量方法》、《微剂量X射线人体安全检查设备通用技术要求》、《人体藏毒检查设备通用规范》、《安防指静脉识别应用系统图像技术要求》、《安防指静脉识别应用系统算法评测方法》、《安防指静脉识别采集、认证设备技术要求》、《出入口控制电动栏杆机通用技术要求》、《便携式放射性物质探测与识别设备通用技术要求》。
  2.参加警标委的标准起草、制修订工作18项
  《警用频率干扰仪》、《警用T型警棍》、《电子脚扣》、《金属手铐》、《警用防弹衣》、《防爆球》、《防爆罐》、《警用防弹头盔及面罩》、《警用防暴头盔》、《警用摩托车乘员头盔》、《警用勤务头盔》、《讯问椅》、《监室门》、《连接式警棍》、《机械防盗锁》、《警用装备术语标准》、《电控锁》、《公安单警装备》。
  3.参加国家信息安全标委会的标准制订1项
  主持制订国家标准GB/T25070-2010《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
  4.参加基础标委会的标准起草、制修订1项
  《单警执法视音频记录仪》。
  5.参与其他检测方法、方案的编制
  与北京市民航局合作完成《频率干扰设备检测大纲》的编制;参与“城市公共安全物联网应用示范工作方案”及“城市社会公共安全物联网标准体系”的编制。
  (四)对外交流与合作
  1.深化实验室合作、扩展合作领域,加大市场推广力度
  深化美国UL实验室的合作,进一步增强已授权四类检测实验室能力建设;签署UL全球安防认证业务代理协议,加强市场联合推广力度;开发全新合作模式,针对高端客户,联合制定检测方案,发展高科技安防产品检测市场。
  在中心各类实验室能力建设基础上,逐步建立、开展与其他境外认证组织(机构)的相关合作。
  2.积极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加强学术交流
  派员参加瑞士日内瓦国际标准“电子出入口控制系统”(IEC60839-11)工作组技术会议。
  派员出访CGIS总部,与美国国家邮政总局有关专家就地址编码进行学术交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在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方面的经验。
  派员参加2010年RSA大会,了解国际信息安全领域最新动态及研究进展,并就我方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与国外专家进行学术交流。
  (五)加强实验室基础建设,实验室能力获得进一步增强
  加大检测实验室基础建设。2010年研究所为检测中心投入仪器设备经费共计19,254,081元,其中包括5米法的电波暗室及EMS/EMI测试系统、30立方米步入式高低温湿热实验房,振动试验台、盐雾试验箱、粉尘试验箱、41台/套警用服装服饰检验仪器设备、28台/套安防电子产品检验仪器设备,试验能力进一步增强。通过2010年度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复评审已达303项;
  加大信息安全检验实验室建设力度,在等级保护建设的理论研究、标准制订、技术研发、工程实践、风险评估、大规模网络安全风险分析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实践,积累了大量经验。本年度,中心通过国家实验室检查机构评审,获得检查能力3项;
  靶场扩建改造项目进展顺利。经过反复论证、比较,中心对原有靶场进行了扩建改造,原有的一条靶道扩充为三条,提高了中心防弹性能科研及测试能力。
  二、国家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重要工作动态
  (一)抓住机遇,为保障世博安保服务
  为做好世博安保的技术服务支撑,配合创建一个和谐安全的世博环境,我中心抓住地处上海的地缘优势,积极参与了世博安保系统建设的工作,其中包括前期技术规范的编制、产品的检测到后期参与安防工程的检测等诸多内容,积极与上海市公安局技防办及相关专家进行技术探讨,制定相关检验规范,把好每一项世博安防产品及系统质量检验关,为“平安世博”和“平安上海”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1.制定了《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安全技术防范工程专用硬盘录像机技术要求》、《本市视频安防监控用模拟彩色摄像机技术规范(试行)》、《本市安防工程用高压电子脉冲式探测器基本技术要求》、《本市张力式电子围栏入侵探测装置技术要求》等一系列专用于世博场馆、世博村的周界、视频安防监控、出入口控制门禁等系统和电子围栏的检验规范和实施细则。
  2.承担了与世博相关37家63个高压电子围栏产品、4家5个张力式围栏产品、10家企业17个型号的世博专用数字录像机产品、29家企业117个型号摄像机等近230个产品的检测。
  3.完成“一轴四馆”、英国、法国、沙特、韩国等热门馆在内的280多项世博相关银行、餐饮、展馆的现场工程验收及上海11条地铁线242个站点510台X射线安检设备系统泄漏辐射剂量率的工程检验任务。
  (二)积极拓展检验范围,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中心拓展的新检测项目“336~340MHz频段专用移动无线视音频传输系统”获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授权,成为国内唯一指定权威检测机构,为中心在远程无线图像语音传输领域的检测工作开拓了广泛的前景。
  (三)承担国家认监委及公安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进一步树立行业权威形象
  按照公安部科信局《社会公共安全产品质量行业监督抽查任务书》的要求,由我中心承担安全防范产品--硬盘录像机和信息安全产品--入侵检测产品的质量行业监督抽查工作。这次行抽工作从去年年底开始执行,时间紧任务重,共抽查北京、广东、四川、上海等12个省市45家企业,工作量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重很多。中心组织经验丰富人员参与抽样和检验工作,并于2010年2月圆满完成所有抽查检验任务。10月,中心派资历丰富的技术人员赴宁夏市场抽查了15个产品,顺利完成国家认监委下达的2010年度强制性认证产品汽车防盗报警器系统的监督抽查任务。
  我中心获得了公安部科信局2010年度防盗报警控制器、信息安全技术网闸和防火墙3项产品的行业监督抽查任务。通过社会公共安全产品质量行业监督抽查这一形式,能有效地监督产品质量,有利于规范和促进安全防范及信息安全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四)加强内部管理,增强责任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1.各部门根据质量审核全要素进行自查自纠,深入查找分析原因,落实整改,不断增强检测执行力,保证检测工作的公正准确,着力解决检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检测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也进一步提高了大家对检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责任意识、风险意识、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得到了上海市质量技监局关于“全国质检系统检测工作整顿活动”现场考核、验收审核两阶段审查的充分肯定。
  进一步加强中心制度建设,通过绘制涉及检测流程、标准与科研的三张廉政风险识别图,对可能在检验流程中发生的问题进行了相应制度的健全与完善,新制定了《检验收费的规定》、《员工培训考核实施细则》、《标准制修订和科研管理办法》,修订了《检验样品管理规定》、《监督抽查工作管理制度》、《工作人员廉洁自律准则》等内部规章制度。
  2.根据中心人员的各自情况,按计划进行内外部培训,对于原在职能部门担任领导岗位的四位新加入同志,提供外出学习机会,进行了为期一周的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和资质认定内审员的培训。同时,联系所用检测设备与仪器的相关厂商技术人员和专家,对中心成员进行测试仪器的使用培训,结合检测方法展开讨论,规范测试仪器的使用,避免因不同人员操作而产生误差。平日里各检验部门也经常不定期进行技术讨论和学习交流活动,将自己所学的新知识、新经验传授给其他同志,以此来不断提升业务技术水平、完善实施检验细则,增进彼此间的交流与沟通。
  3.多次协助认证中心和标委会开展新标准及实施规则的宣贯活动,开展部分防盗保险柜(箱)、防盗安全门和防盗锁的认证受理和单元划分的审定工作,召开企业认证工作座谈会。
  4.持续强化中心信息化管理,不断完善改进检测中心管理系统专用软件,为保证中心整个检测工作流程的有序稳定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我中心正试运行一套适合日常业务的条形码信息综合应用系统,该系统用于在各工作流程环节中打印需要的标签并实现标签扫描录入,以减少在登记、检测、报告审查、归档等各个环节的工作量,降低人工输入的错误,提高中心的工作效率,加快中心在管理上的信息化程度。
  (五)积极参与标准制修订工作,扩大行业影响力
  中心在努力开拓业务的同时也积极注重对标准与检测方法的研究,不断提高我中心在检测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今年我中心已经完成并正式发布的有,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4项;有1项行业标准和2项国家标准处于报批状态;正在编制中的标准有,国家标准:7项,行业标准:17项,详见附件。2010年度,中心又组织申报了一批国家及行业标准,其中4项国家标准获得国标委立项;17项公安行业标准获得公安部立项。
  中心参与起草的《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等4个国家标准获得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标委共同颁发的2009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一等奖。负责编制的2个国家标准《GB/T20277-2006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和终端设备隔离部件测试评价方法》和《GB/T20279-2006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和终端设备隔离部件安全技术要求》获得2010年度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三等奖和公安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由我中心参与起草并发布实施的GA844-2009《防砸复合玻璃通用技术要求》等2项行业标准获得徐汇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开展的2010年度徐汇区贯彻《“市科技发展纲要”配套政策》标准化工作奖励,这是对中心近年来重视标准化工作的极大肯定。
  (六)加大科研力度,提升中心综合实力
  2010年,中心正在研究和开发的重大科研项目、课题有9项:“十一五”项目1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重点领域认证认可推进工程”课题子任务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产品认证方法研究》、与工信部电子工业标准化所合作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1项--《传感器网络标准化与测试验证平台》、“核高基”重大专项(软件类或集成电路类)通用基础软件测试评估--子课题1项“通用基础软件安全测试评估”、“发改委”项目2项--《Web安全产品评价技术研究及基础环境建设》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专业化服务》、公安部项目4项:3项应用创新项目--《楼寓对讲系统通话传输特性测量仪器研究》、《等级保护产品分级管理和系统选配知识库工具的研发》和《Web应用安全产品测试环境及标准》及1项软课题--《虚拟人、虚拟社区、虚拟社会行为及管控措施研究》。
  另外结合技术发展和产品实际情况,除完成并通过《楼寓对讲系统专用声测试设备升级改造》验收,国家发明专利《一种楼寓对讲系统的失真测试方法》外,又积极申请到4个所选科研项目:《防火墙测试能力验证研究及实施项目》、《检测中心样品管理和工作流程条形码综合应用系统》、《视频质量的无参评估方法及其在检测领域的应用研究》和《信息安全产品综合分析评定系统》,并在国内外期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多篇被相关论文集收录。

版权所有:www.21csp.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