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检索: | 文章检索: | ![]() |
2010年,是中国“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也是中国经济获得全面复苏和较快增长的一年。在这一年中,面对国内外复杂变化的环境和金融危机后各种风险的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不断提高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使国民经济在2009年回升向好的基础上不断巩固,经济运行由回落而趋于平稳,综合国力继续提升。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3%,达到39.8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同时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国际重大活动,不仅拉动了相关经济的增长,也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在这一年中,受益于国家经济整体的良好发展环境,我国安防行业也抓住了机遇,锐意进取、乘势而上,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与发展。初步统计,2010年我国安防企业达到了2万5千家左右,从业人员约120万人;行业总产值达到230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20%以上。作为中国安防行业发展历程的忠实记录载体——《中国安全防范行业年鉴》(以下简称《年鉴》),将再次带您回顾这一年中安防行业的辉煌成绩,感受这一年中安防行业的发展历程。
在这一年中,我国安防行业发生了许多重要事件。经国务院批准,《保安管理服务条例》正式实施,《社会治安技术防范条例》立法工作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将给我国安防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为进一步推动城市报警与监控工程建设,公安部下发《关于深入开展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应用工作的意见》,促进了该项工作在全国范围的展开;继2009年河南全国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经验交流暨农村技防工作现场会召开以后,农村技防建设逐步推广,应用成效逐步显现;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组织专家及各方面力量,编制完成了“中国安防行业‘十二五’(2011~2015年)发展规划”,提出了安防行业未来5年发展的指导思想,描绘了发展蓝图;《安全防范视频监控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要求》(SVAC)正式发布实施,在国际上填补了安防领域的音视频编解码标准的空白,将为城市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报警系统-安防应用中的视频监控系统-第3部分:模拟数字视频接口》获得IEC立项,首次确立了中国安防行业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引导权和话语权。
在这一年中,安防市场、技术、企业都发生了许多重要变化。一是市场应用更加深入、广泛:伴随着“平安建设”推进的步伐,一些传统领域如金融、文博、交通、政府等安防应用更加系统、深入;一批新生的应用领域增长较快,“平安校园”建设如火如荼;轨道交通、安全生产等领域安防应用日益广泛;社区、居民安防应用开始升温,社会化应用进程提速。二是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大幅度提高:产品快速地向数字化、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物联网时代安防应用呼之欲出,高清视频监控逐步成为技术发展的热点;行业应用中具有高新科技特征的芯片、平台软件、中间件、大规模集成技术等逐步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三是企业发展步伐加快,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一批骨干企业迅速崛起,综合实力大为增强;又有几家知名安防企业相继上市,安防行业资本运作再续佳绩。这一切都为2010年中国安防行业的成长与进步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将这些成绩载入史册,是《年鉴》的责任和义务。《年鉴》2010版继续秉承一贯的宗旨,坚持服务的思想,总结历年的经验,力求推陈出新、精益求精,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
在体例和内容上,推出了“动态篇”、“安防行业大事件”。“动态篇”的内容涵盖了安防市场发展动态、安防产品及技术在大型活动以及相关领域的应用动态;“安防行业大事件”的内容收录了2010年中国安防行业政府管理、中介服务、市场发展与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与资本运作等方面具有影响力的事件,凸显了安防行业2010年发展过程中的亮点。
在稿件组织和审核上,中安协领导高度重视,中安协专家委员会积极组织、发起“为安防行业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主题征文活动,扩大了《年鉴》信息采集渠道;同时采取稿件函审的新方式,增强了《年鉴》编辑工作的参与性,提高了《年鉴》内容的深度与权威性。
《年鉴》2010版能够成功出版发行,得益于以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为主的政府管理部门对于《年鉴》工作的领导,以及各地技防管理部门、各地安防行业协会、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公安部特种警用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安全技术防范认证中心、国家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上海)等单位的支持,还有广大安防企业与相关专家、学者对《年鉴》编写工作的指导和帮助。我们对这些支持、关注、帮助、指导《年鉴》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坚信,面对新起点,未来的中国安防行业,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中国安全防范行业年鉴》编辑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