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检索: | 文章检索: | ![]() |
2011年8月12至23日,第二十六届夏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以下简称大运会)在深圳举行,参赛国家及地区152个,参赛运动员7865人,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开幕式。
深圳大运会安保工作充分借鉴了北京奥运会安保工作的成功经验,紧紧依靠党委、政府,整合社会资源,运用综合手段,全面构建“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管防控打建结合,网上网下结合”,动态化、信息化、全时空、全覆盖的防控体系,努力做到大运会期间社会和谐稳定,赛事安全有序,氛围欢乐祥和。
一、构建立体防控体系
第26届大运会是一次大型国际A类赛事。大运会更加开放的特点,给安保工作带来了全新挑战。在深圳复杂的社会治安环境下,确保社会面安全是整个大运会安保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大运会安保工作既要确保社会安定,又要体现社会和谐,充分展示安保工作者良好的执法素质。
(一)突出“五个结合”
公安部强调要做好重大活动安保工作,要坚持专项整治与整体防控相结合,坚持情报主导与依托科技相结合,坚持区域合作与多警种联动相结合,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坚持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相结合,坚持提升素质与科学管理相结合。
深圳警方认真落实公安部的相关部署和指示精神,深入剖析了深圳治安基础性、源头性、根本性问题,从2010年年初着手研究构建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为了确保大运会的成功举办和社会长治久安,在反复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的战略部署。
深圳警方研究制定了《大运会场馆安保工作总体方案》,组织、指导各场馆属地分局全面开展了场馆安保团队组建工作,督促指导属地公安机关以及各场馆业主扎实开展安保工作。针对大运会的安保特点,在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建设过程中,也突出抓了“五个结合”:
一是传统手段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在加强巡逻、小区封闭管理等传统人防、物防手段的同时,注重应用信息化手段来提升防控效率。如进一步完善了全市的视频监控布局,在城中村建立了13万余套视频门禁系统,提高对人流量大、治安状况复杂的车站、码头、地铁站点等重点部位的治安管控能力。移动警务终端能在5秒钟内采集身份、指纹、照片、视频等信息,提高了巡逻盘查效率。
二是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开展群防群治,加强社会面防控,以“警灯工程”、“红袖章行动”为载体,发动了249万名治安积极分子,组织群防群治力量583万人,对各街道和重点部位进行巡逻防范、守望相助。
三是重点打防和区域协防相结合。在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对城中村等治安复杂区域加强治安防范,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同时,依托环粤、环深安保圈建设,在市际沿线设置23个联勤检查站,推进区域协防一体化。
四是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相结合。按照“既要严格、公正、规范执法,又要理性、平和、文明执法”的要求,出台了大运会安保执法手册,制定执法工作指引文件146件,并运用智能化网上督察平台,对各类执法活动开展全天候网上督察。
五是重视安全和服务民生相结合。在确保场馆整体安全的前提下,营造和谐的比赛氛围。同时,保安全与保民生并重,各种安保措施的制定最大限度做到少扰民、不扰民。
这些做法是在以人防为中心,物防和技防为两翼的基础上,形成多元化、一体化、全方位防控格局,把社会面上的巡逻防控交给群防群治力量,把有限警力投向重点部位,既保障了有足够警力投入场馆安保,也严密了社会面防控,增强了群众安全感,震慑了犯罪,治安形势进一步好转。
构建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是对社会管理创新成果的全面深化和提升。为有序推进防控体系建设,针对新特点、新要求、新标准,深圳警方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构建工作以实现深圳社会治安根本好转为总体目标,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整合全社会力量,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编织、建设情报信息网、基础防范网、视频监控网、网络管控网、打击整治网、区域协防网“六张网”。
(二)建立海陆空立体安保体系
各种高科技安保设备进入大运会各场馆、各交通站点,公安部从全国27个省市选调警力支援大运会安保,与深圳警方共同执行“守卫战”,大运会外围安全屏障以面保点,深圳市周界联勤治安检查点,各警种 24小时值守,形成环深圳防控屏障。
一是在陆路口岸,安保进入一级响应状态,口岸有X射线安检设备对出入境旅客行李物品进行检查,反恐突击队员在口岸武装巡逻,口岸货车入境场地使用了“车辆反偷渡系统”。
二是在海港,利用 “船舶动态监控系统”获取船舶的AIS、GPS等信息,结合边检业务系统查验信息,实现对船舶航行轨迹的实时监控。
三是在机场,实行入境国际航班全面清舱检查。
四是在空中,深圳警方两架警用直升机在空中巡航。
五是在海上,海事部门承担大运会开闭幕式、比赛项目的海上交通组织、安全保障、搜寻救助等重要职责,检验了深圳大运会海上安保能力,全力打造大运海上安全特区。
(三)启动三层防控屏障
第一道屏障是13省区市组成的环粤安保圈,其中,与广东省人流、物流来往密切的安徽、广西、湖南等7省市的车辆前往深圳经查验后放行;第二道屏障为环粤、环深公安检查站,数量大约为100个,主要设置在各公路收费站;第三道屏障则是在车辆进入深圳地界前,要在各边防联检站接受检查。
(四)分区设岗严格管理
本届深圳大运会的41个竞赛场馆、19个训练场馆及18个相关设施分布在深圳市7个行政区内,依据项目激烈程度、公众关注程度、控制难易程度等标准,分为A、B、C、D4类,对应不同安保措施。
根据大运村运行区、居住区和国际区的功能分区设计,设置外围整体安保封闭线和各功能区之间的封闭线,对应各功能区规划,设置不同类别安保岗位,严格管理和控制人员进出,确保各国参赛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的人身安全。
二、安防技术在大运会安保中的应用
高科技运用是大运会安保的亮点之一,各种先进的安保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其中有突出应用特点的高科技系统主要包括:
(一)安保指挥系统的技术保障
深圳警方专门组建了一支专业的指挥团队,承担主场馆群重大赛事的安保指挥工作。同时,在主体育场建设了整个大运会期间的安保现场指挥室、警卫指挥室等5个现场指挥室,具体负责开闭幕式期间整个安保工作的指挥协调。
大运安保指挥系统的技术支持由二个层次构成,一是基于PGIS综合信息指挥平台系统,主要包括安保总体态势、社会面动态勤务、场馆动态勤务、警力资源、勤务信息、预案管理、指挥协调、信息发布等信息的综合管理;二是支持该平台的各技术子系统,主要包括X-SIGHT视频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网络系统、各类报警系统、有线无线通信系统、“三维”预案管理系统等系统构成。大运会安保指挥系统实现了系统之间的有机连接,保证了大运会期间各类安保信息的接收、分析、展示和流转,支持指挥决策和调度,使安保指挥人员更直观、更清晰地掌握动态情况,做到灵活响应、迅速处置。
(二)公安视频综合信息应用管理系统的应用
大运会前,深圳市共建一类联网摄像头27000个,二 三类监控摄像头21万余个,基本覆盖了全市各主要公共场所,打造了视频监控物联网的雏形。
为了将公安信息化建设成果服务于大运会安保工作,深圳市公安局在视频监控信息的深度应用和视频系统的集约式管理方面做出了努力和尝试,在大运会前夕把X-SIGHT视频综合信息应用管理系统建立起来,并作为大运会安保视频监控保障的唯一视频系统圆满完成保障任务。
视频综合信息应用管理系统在大运会安保工作中,覆盖了近70余个场馆,包括国家总指挥部、市大运会指挥部等近百个指挥部,涉及各政府机关、解放军、公安、武警等百余个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该系统作为大运会安保视频监控的关键数字媒介,包含会议电视,应急无线图传,卫星通信车,3G无线图传,直升机航拍等各种错综复杂的视频网络类型,共集成了各类前端摄像机点3400个,全网视频用户达2900余个,为各项大运会安保工作的圆满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首创全网统一系统,统一用户资源和权限、统一PGIS视频调度和运维管理的运行模式,以不同方位、不同视角、不同手段实现警务信息化应用的新突破。
该系统通过在大运会前和大运会期间的运行,基本形成了公安机关视频研判工作机制,组建了专业视频研判机构,形成市局、分局、派出所三级的视频信息共享、流转、研判分析模式,初步建立起事件视频信息上传、数据质量考核、案件视频串并、视频案件通缉通报、视频案件会诊、定期交流的视频监控信息研判制度,公安机关通过该系统上传各类案件视频信息,破获一批案件,打掉一批犯罪团伙,抓获一批嫌疑人,使系统成为公安业务的关键业务支撑系统,有力地维护了深圳市的社会稳定,为大运会安保作出了贡献。
(三)公交统一监管系统的应用
大运会期间,深圳启用统一的公交监管系统,对服务大运的公交车辆实时远程监控,并提供必要的服务,利用卫星定位、交通地理信息平台及无线通信等技术,整合各公交企业的监控系统,实现了全市已安装卫星定位设备的公交车在统一平台上监管。
大运会公交监管系统具有整体监控、区域监控、线路监控、电子围栏监控、车辆监控、途经车辆查询等8大项功能。通过系统,工作人员对已装车载调度终端的所有公交车辆在电子地图上进行可视化监控,随时掌控车辆的位置、状态、行驶速度以及驾驶员姓名、联系电话等,在第一时间获得公交车辆、公交线路、选定区域内公交车辆(群)的运营信息,掌握大运会赛事公交保障点、大运会期间城市道路高峰路段、选定区域内公交车辆运营的基本情况,实现对已装车载调度终端的公交车辆在大运会期间点、线、面全方位监管指挥。
通过智能交通系统,可根据实际的交通路况、情况,对公交线路随时进行调度,从而有效应对包括塞车在内的各种交通突发情况。大运会常规公交监管系统完成了系统原型开发和部署,与公交企业监控平台进行联调。大运会期间,依托此平台组织各公交企业建设常规公交调度中心,为大运会公共交通保障提供支持。
(四)地铁安全监控系统的应用
借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大型活动举办的经验,在深圳地铁站内的闸机入口前安装X射线安检设备,并实行24小时视频监控,安检工作到位。
为了保障地铁设施正常运行和各个地铁站出入口的秩序,深圳警方还加大了地铁站的例行巡查力度,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维护。
地铁采用统一无线解决方案,为地铁列车的安防系统搭建了无线宽带传输网络,列车无论在站台位置还是高速运行中,都可以在地面与列车之间实现清晰的数字视频流实时播放、控制中心对车厢内的情况观察、列车火灾报警信息实时上传等功能。
地铁自动化集成系统包括信号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电力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系统、公共广播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乘客资讯系统等28个子系统,为大运会作全面布防。
地铁还采用了车辆智能识别管理系统、远程数据实时查询监控、数据安全监控等子系统并集于一体,建立了一个安全可靠,开放并可控的信息资源管理平台。
(五)特种设备电子监管系统的应用
为了保证大运会的特种设备使用安全,开发了大运会特种设备电子监管系统。与大运会相关的特种设备共有5546台(主要是电梯),检测人员逐台检测,并在第一时间将检测信息录入大运会特种设备电子监管系统。根据这些信息,系统会自动生成设备台账、统计报表,监管人员可以及时掌握工作进展、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以制定改进措施。
监管部门为新装设备提供“绿色通道”,同时掌握新装设备安装、检验及试运行进度,加强施工现场检查,要求有专人监督运行情况,加强巡查和维护,做好通报工作。
(六)电子车证系统的应用
在大运会期间,为加强对大运会车辆的秩序管理,采用了以射频识别技术为支撑的电子车证应用系统,该车证系统具有良好的防伪性能,防止车证借用、仿制现象;具有快速识别,权限管理等功能,为大运会的安保工作中的车辆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大运会助推安防发展
(一)大运会加速安防民生工程建设
这次大运会的举办,不仅给深圳安防企业一展身手的机会,还改变了深圳整个城市形态,对 1600多个城中村和小区的环境进行了系统整治、改造、刷新和安全设施添置,大量安全设施进入百姓日常生活,安全新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理念与生活。打好“大运牌”,推进深圳平安城市建设步伐,让这个城市抓住了机遇,加快建设现代安防产业体系,走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全面提升了平安城市水平,大运会成为了安防民生工程的“加速器”。
(二)大运会促进安防企业的发展
深圳大运会这样的国际体育盛会,对安防的要求是非常高。安防市场的巨大的需求,给安防行业提供了一个展示舞台,也给安防产业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安防企业能够参与到大运会安防项目建设,本身就是一种高规格、高标准的能力和实力的检验。安防企业以大运会为契机,能够抢占制高点,并在后续的长期行业发展中,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品牌竞争力,进而成为安防行业的未来领跑者,这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大运会的举办,对于国内安防企业特别是深圳的安防企业来说是一场大比拼。视频监控、入侵报警、出入口控制、实体防护、防爆安检、防伪技术等领域的企业,都将自己的技术和产品投入大运会各项目的招标竞争,通过优胜劣汰,得到应用和发展,让一批拥有先进技术实力的安防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这给中国安防市场带来了一场锐意变革的契机,刺激了国内安防市场的快速增长,对珠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安防行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