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检索: 文章检索:
第一节 标准化组织

  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一、机构简介
  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全国安防标委会,代号为SAC/TC100),成立于1987年,是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的全国性专业标准化技术工作组织。
  SAC/TC100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提出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技术领域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技术措施的建议;按照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制定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技术领域的标准体系和标准制修订规划、计划草案;按照国家和行业下达的标准制、修订年度计划组织制定和审查国家标准草案和行业标准草案;对经批准、发布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组织宣贯、培训和定期复审;为企业标准化工作提供咨询和服务;对口国际电工委员会/报警与电子安防系统技术委员会(IEC/TC79)的工作,参加IEC/TC79国际标准草案的制定、审查和投票表决。
  2008年6月,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批准,SAC/TC100第五届委员会正式成立。目前,SAC/TC100共有委员86名、顾问3名。SAC/TC100第五届委员会还聘任了20名特聘专家及近百名通讯委员。截至2012年底,SAC/TC100已完成的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共百余项。这些标准涉及入侵和反劫报警、视频监控、出入口控制、实体防护、防爆安检、安防工程等多个专业技术领域。
  SAC/TC100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工作,向IEC/TC79提交多项合理化工作建议,牵头制定一项视频监控国际标准,派出技术专家参与多项IEC/TC79国际标准起草工作。
  SAC/TC100的常设工作机构为秘书处,下设六个职能部门:办公室、计划信息部、技术发展部、成果应用推广部、国际合作部、培训部。秘书处办公地点设在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根据工作需要,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SAC/TC100于2000年成立了实体防护设备分技术委员会(SAC/TC100/SC1),秘书处设在公安部第三研究所;2007年成立了人体生物特征识别应用分技术委员会(SAC/TC100/SC2),秘书处设在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SAC/TC100第五届委员会领导成员:
  主任委员:谭晓准(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副局长)
  副主任委员:李明甫(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处长)
              马维亚(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
              陈朝武(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副所长)
              周左鹰(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副所长)
              靳秀凤(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副理事长)
  委员兼秘书长:施巨岭(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副研究员)
  委员兼副秘书长:张跃(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副研究员)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1号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老科研楼6层616-619室
  邮 编:100048
  通信地址:北京2808信箱51分箱
  电 话:010-88513420、88513913、88512998
  传 真:010-88513960
 

  二、SAC/TC100第五届委员会委员、顾问名单(2012年)
  主任委员:谭晓准
  副主任委员:李明甫、马维亚、陈朝武、周左鹰、靳秀凤
  委员兼秘书长:施巨岭
  委员兼副秘书长:张跃
  委员:李宝林、顾  岩、何  钢、韩锦坤、刘晓新、金  尔、蒋乐中、黄伟群、张凡夫、刘铭威、邬  锐、刘人刚、刘朝晖、

          蒋文跃、王  静、姜吉庆、胡志昂、鲍逸明、白幸园、章俊华、刘剑锋、许耀伟、洪卫军、陈  军、李瑞云、房子河、

          高  林、孙  兰、程建功、周  翔、朱  峰、杨国胜、聂  蓉、张  莹、秦嘉黎、陆福明、金兆玮、彭  华、田  波、

          刘  云、娄  健、杜  强、姚志宏、王永升、孙贞文、叶  晨、顾国矛、沈伟斌、王  峻、梁笃国、董  明、彭  华、

          刘春伟、傅利泉、王伟平、庞志刚、蒋海青、杨柱勇、汤光耀、陆德宝、李民英、张瑞斌、黄  俊、李子岩、邱亮南、

          龙中胜、杨学军、吴洪进、周  斌、张雪林、许红薇、何  军、皮幼林、仲  岩、林琦嵘、王东生、倪建中、李天銮
  顾问委员:刘希清、王金玉、向维良

    三、SAC/TC100第五届委员会特聘专家名单(2012年)

    刘  辛、张小萍、李仲男、崔玉华、鲍世隆、李振华、陈  龙、田  竞、李雪佩、毛剑瑛、王汝琳、胡瑞敏、杨  磊、赵问道、

    李秀林、徐晓波、朱  冰、刘  健、李加洪、史彦林、赵  悦

     四、SAC/TC100第五届委员会国际标准化专家名单(2012年)
    陈朝武、金  巍、郭  立、朱  峰、刘  云、杨晓东、陈幸平、陶  海、卢玉华

  五、SAC/TC100通讯委员名单(2012年)
  杨栋梁、聂际敏、张  毅、黎维铿、陶  海、苏志勇、Ed Hsu、林志淳、王  钊、叶志锋、李向阳、刘  海、万希忠、吴国营、

    林政杰、薛建勋、陈  爽、郑孙满、汪  超、韩春明、张凤波、霞成文、陈宝亮、刘  光、张  平、张  蕾、陈  芳、李启家、

    杨伟强、吴  军、邓文杰、贺波涛、张  波、王  鑫、邵长顺、高艳红

    六、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实体防护设备分技术委员会

    (一)SAC/TC100/SC1第二届委员会领导成员名单
  主任委员:李明甫
  副主任委员:周左鹰
  秘书长:鲍逸明
  通信地址:上海市岳阳路76号
  邮编:200031
  电话:021-64745197、64336810-1201
  传真:021-64334877、64745197

  (二)SAC/TC100/SC1第二届委员会委员、顾问名单
  主任委员:李明甫
  副主任委员:周左鹰
  委员兼秘书长:鲍逸明
  委员兼副秘书长:陆曙蓉
  委员:卢螽法、邹继生、马铭宇、孔金荣、刘晓新、黄伟群、王维彬、舒昌治、徐志伟、胡小良、罗雍进、初扬军、顾菊兴、

          王海丰、史奇中、王  军、王斌坚

  七、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人体生物特征识别应用分技术委员会

    (一)机构简介
  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人体生物特征识别应用分技术委员会(代号:SAC/TC100/SC2),是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的全国性专业化技术工作组织,成立于2007年9月。
  SAC/TC100/SC2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研究、制修订安全防范系统中以人体生物特征识别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应用基础标准、产品标准、试验标准以及管理标准等;通过引进、吸收、应用、推广国内外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建立公共安全领域生物特征识别应用的标准体系。
  SAC/TC100/SC2的主要工作任务是结合证卡、视频安防监控、出入口控制、入侵报警等需求,陆续开展基于指纹、虹膜、人脸、声纹识别等人体生物特征识别产品标准、试验标准和管理标准等,以形成全面、科学、先进、实用且与工程密切相关的、公共安全领域人体生物特征识别应用的标准体系。
  SAC/TC100/SC2的常设工作机构TC100/SC2秘书处办公地点在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二)SAC/TC100/SC2第二届委员会领导成员名单
  主任委员:于锐
  副主任委员:李明甫、李子青、郑方
  秘书长:侯鸿川
  副秘书长:田青

  (三)SAC/TC100/SC2第二届委员会委员、顾问名单
  主任委员:于锐
  副主任委员:李明甫、郑方、李子青
  委员兼秘书长:侯鸿川
  委员兼副秘书长:田青
  委员:刘  琳、胡  光、景小峰、曾文斌、邵  宇、王曙光、姚若光、刘中秋、陆  捷、章柏幸、陈书楷、史彦林、张树功、

          杨春宇、洪青阳、李玉松、邓国强、王厚金、杨前邦、冯勇智、蒋文跃、高  园、李文新、王生进、吴玺宏、谢剑斌、

          山世光、许小京、刘  寰、欧阳永刚、祝国邦、唐玉建、张金革、刘琳(女)、戎玲

  (四)SAC/TC100/SC2秘书处
  地址:北京市首都体育馆南路1号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老科研楼6层614-615室
  邮编:100048
  通信地址:北京2808信箱76分箱
  电话:010-88513872、88513842
  传真:010-88513872
  电子邮箱:tc100-sc2@163.com

   公安部特种警用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公安部特种警用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公安部警标委),是经公安部批准成立的公安部特种警用装备专业标准化技术工作组织,负责警用武器、特种警用车辆、警用械具、警员防护装备和警服专业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归口工作和本专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按公安部标准化归口管理要求,公安部警标委受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领导,在具体业务工作上接受公安部装备财务局、公安部治安局、公安部监所管理局等的指导。
  公安部警标委的常设工作机构警标委秘书处设在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公安部警标委的主要工作任务是:遵循国家有关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开展特种警用装备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制定本专业标准体系和标准制修订计划,按照本专业标准制修订年度计划组织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组织对所制定的标准进行宣贯实施和定期复审、修订,为公安部特种警用装备主管部门进行规范化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依据。
  公安部警标委第三届委员会现有委员119名,特聘专家19名,通讯委员110名,组成结构涵盖了国内公安装备管理部门、公安装备使用部门、特种警用装备生产销售单位、检测单位、研发单位的领导、权威专家和骨干技术力量。成立十七年来,在各方面及秘书处挂靠单位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已制修订完成行业标准240余项,在制定标准60余项,完成部级科研项目4项,在公安部特种警用装备规范化管理工作中发挥了基础支撑作用。
  通信地址:北京市2808信箱65分箱
  邮编:100048
  电话:010-88513422、88513423
  网址:www.gajbw.gov.cn

  公安部社会公共安全应用基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经公安部领导批准,公安部社会公共安全应用基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基础标委会”)于2008年1月23日在京正式成立。基础标委会接受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领导,秘书处挂靠单位、办公地点均为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按照公安部标准化工作归口管理要求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基础标委会受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的委托,负责制修订社会公共安全行业中跨技术领域、跨部门、跨警种的公用性国家标准和公安行业标准,并负责相关标准宣贯、培训和监督检查工作。
  具体任务有: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向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提出社会公共安全应用基础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管理和技术措施的建议;按照国家制修订标准的原则以及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方针,负责制定社会公共安全应用基础标准体系,提出社会公共安全应用基础国家标准和公安行业标准的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建议;根据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批准的计划或下达的任务,组织开展社会公共安全应用基础国家标准和公安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及相关的科研工作;组织社会公共安全应用基础国家标准和公安行业标准送审稿的审查工作,对标准中的技术内容负责,提出审定结论意见,提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定期复审已发布的社会公共安全应用基础国家标准和公安行业标准,提出修订、补充、废止或继续执行的意见;负责组织社会公共安全应用基础国家标准和公安行业标准的宣讲、解释工作。对已颁布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作出书面报告。向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提出社会公共安全应用基础标准化成果奖励项目和对标准化工作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奖励的建议;负责与相关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联系,组织参加有关国际标准化活动,做好与相关标准化国际组织的技术交流工作;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认证等工作中,承担社会公共安全应用基础标准化范围内产品质量标准水平评价工作,并向项目主管部门提出标准化水平分析报告;在完成上述任务前提下,基础标委会面向社会开展社会公共安全应用基础标准化工作,指导社会公共安全应用基础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的制定、审查和宣讲、咨询等技术服务工作。
  基础标委会成立以来,组织制定了几十项有重要影响且是当前急需的国家标准和公安行业标准,社会效益显著。
  基础标委会现有委员54名,通讯委员20名,由公安部机关业务局、部属研究所、院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质量检验机构、质量认证机构、行业协会以及生产、使用、经销等方面的企业代表组成。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首都体育馆南路1号47分箱
  邮编:100048
  联系人:王菁(常务秘书/委员)
  电话:010-88513730
  传真:010-68422221
  电子邮箱:gabwj@sina.com、jcbwhwj@163.com

版权所有:www.21csp.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