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设标准 > 正文
车辆反劫防盗联网报警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2012-10-23 11:47:00     关键字:车辆反劫防盗联网报警系统      浏览量: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车辆反劫防盗联网报警系统的基本功能、性能要求,是系统设计、设备选型、设备安装及系统功能性能检验的基本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机动车辆反劫防盗联网报警系统的设计、检测和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 T 2 4 2 3 . 1 -2 0 0 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 A: 低温( i d t I E C60 068 - 2- 1: 1 9 90)

  GB / T 2 4 2 3 . 2 -2 0 0 1 电工 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 B : 高温 ( i d t I E C6 0 0 6 8 - 2 - 2: 1 9 7 4 )

  GB / T 2 4 2 3 . 3 -1 9 9 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 C a : 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e q v I E C6 8 - 2 - 3 : 1 9 8 4 )

  GB / T 2 4 2 3 . 5 -1 9 9 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二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 E a和导则 : 冲击( i d tI EC 6 8 - 2 - 2 7: 1 9 8 7 )

  GB / T 2 4 2 3 . 1 0 -1 9 9 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二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 F c和导则: 振动( 正弦) ( i d t I E C 6 8 - 2 - 6 : 1 9 8 2 )

  G B 9 2 5 4 -1 9 9 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极限和测量方法( i d t C I S P R 2 2 : 1 9 9 7 )

  G B 1 5 7 4 0 -1 9 9 5 汽车防盗装置性能要求( e q v E C E R 1 : 1 9 8 1 )

  G B 1 6 7 9 6 -1 9 9 7 安全防范报替设备 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G B / T 1 7 6 2 6 . 2 -1 9 9 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i d t I E C 6 1 0 0 0 - 4 - 2 :1 99 5)

  G B / T 1 7 6 2 6 . 3 -1 9 9 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 i d t I E C6 1 0 0 0 - 4 - 3 : 1 9 9 5 )

  G B / T 1 7 6 2 6 . 4 -1 9 9 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i d t I E C6 1 0 0 0 - 4 - 4: 1 9 9 5 )

  G B / T 1 7 6 2 6 . 5 -1 9 9 9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 冲击) 抗扰度试验( i d t I E C 6 1 0 0 0 - 4 - 5 :1 99 5)

  G B 5 0 3 4 3 -2 0 0 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 B 5 0 3 4 8 -2 0 0 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 A 2 -1 9 9 9 车辆防盗报警系统 小客车( e q v I E C 8 3 9 - 1 0 - 1 : 1 9 9 5 )

  G A 3 0 8 -2 0 0 1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A 3 6 6 -2 0 0 1 车辆 防书报答器材守装抓茹GA/ T 5 5 3 -2 0 0 5

  GA / T 4 4 0 -2 0 0 3 车辆反劫防盗联网报警系统中车载防盗报警设备与车载无线通信终接设备之间的接口

  3、术语和定义

  G A 2 -1 9 9 9 , G A / T 4 4 0 -2 0 0 3 标准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车辆反劫防盗联网报普系统 v e h i c l e s e c u r i t y a l a r m n e t w o r k s y s t e m

  由车载设备、 通信网络、 监控中心及位置服务单元组成的具有车辆防盗、 反劫功能的信息系统。车载设备在为车辆提供安全防护和本地报警功能的同时, 将报警等信息通过无线和有线通信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进行处理,并由监控中心经过通信网络向车辆发出指令, 对车辆实施远程监控。必要时系统通过对报警车辆进行跟踪, 对处警车辆和人员进行调度, 实现反劫及救助。

  3. 2车载设备 v e h i c l e e q u i p m e n t

  为实现车辆反劫防盗联网报警系统功能而在车辆上安装的装置, 是车载防盗报警、 车载无线通信、车辆定位及其他配套设备的总称

  3. 3监控中心 mo n i t o r i n g c e n t e r

  系统的中央控制室。由计算机、 网络通信和数据处理设备组成的信息系统,该系统通过接收、处理车载设备发来的各种信息, 监视、 控制人网车辆的运行状态和网络线路,并能对人网车辆提供防盗、 反劫报警服务。

  3. 4位置服务单元 p o s i t i o n s e rvi c e u n i t

  是指车辆反劫防盗联网报警系统为获取满足精度要求的车辆位置信息而采用的实现确定定位技术的相关处理设备和功能模块的总称, 其定位方式可以是卫星定位或陆基定位,也可以是组合定位。

  3. 5入网车辆 c o n n e c t e d v e h i c l e

  车载设备在监控中心进行了有效信息的入网注册, 通过通信网络可实现与监控中心的信息交换, 并可接受和执行监控中心指令的车辆。

  3 .6车辆报普 v e h i c l e a l a r m

  车载设备探测到车辆被盗、 被劫等状态, 在采取本地报警措施的同时向监控中心传送报警信息的过程。

  车辆跟踪 v e h i c l e t r a c k i n g

  监控中心通过电子地图和车辆位置信息实时确定目标车辆当前位置的过程。

  3 . 8车辆监控 v e h i c l e m o n i t o r i n g

  监控中心通过电子地图、 位置信息、 警情信息及用户信息的辅助, 对车载设备实施定位、 遥控、 呼叫、应答等过程的总称。

  3 .9车辆定位 v e h i c l e p o s i t i o n i n g

  实现按规定要求对车载设备( 车辆) 所处位置参数( 如经度、 纬度、 速度、 方向、 时间等) 进行解算并输出定位信息的过程。

  3 .1 0 监控中心指令 mo n i t o r i n g c e n t e r c o m ma n d

  系统为实现车辆反劫防盗联网报警功能而向车载设备发送的命令, 以指示车载设备完成监控中心

  规定的操作。

  3 .11监控中心报,应答 mo n i t o r i n g c e n t e r a l a r m res p o n d

  监控中心收到车载设备的报警信号、 求助信号后, 向发出信号的车载设备返回一个应答信号, 以证明监控中心已正确接收信号的过程。

  3.1 2位置信息 p o s i t i o n i n f o r ma t i o n

  车载设备按规定要求处理定位信息和其他信息后, 通过无线网络传输至监控中心, 并由监控中心处理和提供的信息。

  3. 1 3

  信息交换 i n f o r m a t i o n e x c h a n g e

  以通信网络为平台, 车载设备和监控中心遵循双方定义的通信协议, 实现数据双向传输的过程。

  4 、缩略语

  以下缩略语在本标准各部分中通用:

  D D N: 数字数据网络( D i g i t a l D a t a N e t w o r k )

  G I s : 地理信息系统( Ge o g r a p h y I n f o r ma t i o n S y s t e m)

  G P S : 美国全球定位系统( G l o b a l P o s i t i o n i n g S y s t e m)

  MC: 监控中心( Mo n i t o r i n g C e n t e r )

  P R: 位置接收机( P o s i t i o n i n g R e c e i v e r )

  V R C E :车载无线通信设备( V e h i c l e R a d i o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 E q u i p me n t )

  V S AE :车载报警设备( Ve h i c l e S e c u r i t y Al a r m E q u i p me n t )

  V S AN E: 车辆反劫防盗联网报替设备( Ve h i c l e S e c u r i t y A l a r m Ne t wo r k E q u i p m e n t )

  V S AN S : 车辆反劫防盗联网报警系统( Ve h i c l e S e c u r i t y A l a r m Ne t w o r k S y s t e m)

  WA N: 广域网( Wi d e Ar e a Ne t w o r k )

  WC N: 无线通信网络( Wi r e l e s s C o m mu n i c a t i o n N e t w o r k )

  5、系统概述

  车辆反劫防盗联网报警系统是一个依靠无线有线通信方式延伸车辆防护范围, 通过技防和人防手

  段提高车辆防护能力的信息网络。车辆反劫防盗联网报替系统通常由车载设备、 通信网络、 监控中心和

  位置服务单元四大部分组成。

  5 . 1 逻辑结构

  图 1 a ) , b ) 分别给出了系统的层次结构和逻辑结构。其中:

  a ) 车载设备与监控中心的信息交换必须通过通信网络完成;

  b ) 监控中心与通信网络可采用有线方式互连, 也可以采用无线方式互连;

  c ) 车载设备与通信网络采用无线方式互连;

  d ) 位置服务单元依据定位技术体制及定位精度要求的不同, 可通过车载设备、 通信网络、 监控中心单独或联合实现。

图1

  5.2 参考模型

  图2 定义了系统的各类接口。图中P R为利用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如G P S ) 提供车辆位置信息所必须的系统结构单元。根据技术的发展和防范的实际需要,系统的参考模型可以变化和扩展。

  Vp:VRCE与PR之间的通信接口;

  Vr: VSAE与VRCE之间信息通信的接口;

  Um:VRCE与WN之间的空中接口;

  Un:WCN与WAN的互连接口

  Gm:MC与 WC N的互连接口;

  Gn:MC与 WA N的互连接口;

  Gi:MC与其他服务中心的互连接口。

  图2 系统参考模型

  5.3 系统组成

  5 . 3 . 1 车载设备

  车载设备实现报警信息的处理、 位置信息的采集、 中心指令的执行、 本地控制的管理及无线通信网络的接人等功能。车载设备必须包括车载报警设备、车载无线通信设备和车辆定位设备。车载设备不限制依据不同车辆类型和应用而扩展的其他信息处理功能。车载设备依据防护级别和设计要求的不同,可以是报警单元和通信单元集成设计的一体化结构,也可以是报警单元和通信单元分别设计的分体化结构。一体和分体结构的判别标准为是否使用不可分拆的机械结构。

  5 . 3 . 2 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实现系统联网、警情处理、设备管理及与其他应用系统互连等功能。监控中心由通信设备、 显示记录设备、计算机系统及应用软件组成。监控中心应与当地公安机关的接处警中心互连。监控中心依据服务规模的大小,可以是单中心结构,也可以是多中心结构,以能满足系统服务增长的需要为目的。

  5 . 3.3 通信网络

  通信网络由无线和有线两类通信网络组成, 以实现车载设备和监控中心的信息交换。无线通信网络可以是满足国家无线电管理要求的专用移动网络( 如 3 5 0 MH z 公安频段、 8 0 0 MHz 集群频段等) ,也可以是公用移动网络( 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运营的网络) 。有线通信网络可以是租用线路组成的专用固定网络( 如D D N专线等) , 也可以是公用固定网络( 如 I n t e r n e t 网等) 。

  5 . 3 . 4 位置服务单元

  位置服务单元的定位方式可以是卫星定位( 如 G P S系统、 G L O N AS S系统等) , 也可以是陆基定位( 如基站系统、 信标系统等) 。本标准不限制为提高定位信息可靠性和定位精度要求而采用的组合定位方式 ( 如惯性导航与卫星定位、 陆基定位与卫星定位) 和差分定位等技术。

  6 、系统基本要求

  6 . 1 总体要 求

  车辆反劫防盗联网报警系统的设计应充分发挥通信网络的信号覆盖和信息传输能力, 采用满足车辆行驶或停止状态下有效定位的技术, 系统应能实时接收人网车辆的报警信息,对系统内人网车辆实施监控、 跟踪/ 定位及提供反劫、救援。人网车辆依靠自身的车载设备, 既能获得网络的监控和防护支援,也能单独实现自身防护与本地报警。总体要求是:

  a ) 车载防盗报警设备应具有 G A 2 -1 9 9 9 规定的防盗报警功能,其安装应符合G A 3 6 6 -2 0 0 1 的规定;

  b ) 车载防盗报警设备应具有断电报警、 欠压报警等功能;

  c ) 人网车辆报警时监控中心接警应迅速可靠, 定位、 遥控应准确实时;

  d ) 监控中心接警后警情交换、 警情转发应及时、 有效。

  6 . 2 安全性要求

  a ) 系统应具有防止外部人员非法侵人网络, 防止未经授权的非法操作或服务人员的越级操作等技术措施 ;

  b ) 系统应具有防止误发指令的措施, 在发生服务人员误操作及网络局部故障等情况时不应造成整个网络的瘫痪;

  c ) 监控中心在供电短时间故障及天气恶劣等异常情况时, 备用电源应具有保证监控中心 2 4小时工作的能力, 所用关键设备的电源应有欠压告警指示;

  d ) 监控中心所用设备的电气安全性能( 抗电强度、泄露电流、 绝缘电阻等) 应符合 G B 1 6 7 9 6 -1 9 9 7的相关要求, 监控中心的防雷接地设施应符合 G B 5 0 3 4 3 -2 0 0 4的相关要求;

  e ) 车载设备特别是车载报警设备的安全性能应符合 G A 2 -1 9 9 9的相关要求;

  f ) 车载设备电源应有防止过电流、 过电压、 电源瞬变和偶然极性错误的保护装置。设备接口插座应采用汽车专用连接器和连接线,且应有明显标记和防差错装置。

  6 . 3 可靠性要求

  a ) 监控中心与通信网络的网关设备和线路应采取冗余设计和备份;

  b ) 监控中心的重要、 关键信息处理设备应具有热备份能力, 备份切换时间应满足设计要求;

  c ) 系统应具有网络诊断、 测试和故障修复能力, 当网络出现故障时, 应能提供有效的办法迅速查

  找故障并排除。

  6 . 4 扩展性要求

  a )系统应具有适应技术发展和应用需求而对系统进行功能、 性能扩展与升级的能力;

  b )扩展与升级包括系统现有 各设备的硬件和软件。

  6 .5 互通性要求

  a ) 应能与其他系统互连、 互通, 以保证警情及其他信息的安全提交;

  b ) 车载设备和监控中心的信息交换应符合国家的和行业的相关规定, 以保证不同类型的车载设备( 如通信技术体制不同) 均能与监控中心互通信息;

  c ) 分体式的车载防盗报警设备与车载无线通信设备之间的接口, 应符合G A/ T 4 4 0 -2 0 0 3的要求 。

  6.6 环境适应性要求

  a ) 单体车载设备或分体车载设备中的防盗报警设备应满足 G A 2 -1 9 9 9的环境适应性要求;

  b ) 分体车载设备中除防盗报警设备外的设备, 其环境适应性应满足表1的要求;

  c ) 监控中心各设备应满足 G B / T 2 4 2 3 . 1 -2 0 0 1 , G B / T 2 4 2 3 . 2 -2 0 0 1 , G B / T 2 4 2 3 . 3 -1 9 9 3 , G B / T 2 4 2 3 . 5 -1 9 9 5 和 G B / T 2 4 2 3 . 1 0 -1 9 9 5的相关要求。

  表 1 分体式车载设备( 防盗报替设备除外) 的环境适应性要求

  6 . 7 电磁兼容性要求

  a )单体车载设备和分体车载设备中的防盗报警设备应满足GA 2 -1 9 9 9的电磁兼容性要求;

  b )监控中心的计算机及其配套设备的无线电骚扰极限应满足G B 9 2 5 4 -1 9 9 8的相关要求;

  c ) 分体车载设备中除防盗报警设备外的设备、 监控中心除计算机及配套设备外的其他设备的抗扰度应满足GB / T 1 7 6 2 6 . 2 -1 7 6 2 6 . 5的相关要求。

  表 2 给出了分体式车载设备( 防盗报警设备除外) 电磁兼容性的具体要求。

  d ) 监控中心的防雷接地应符合 GB 5 0 3 4 3 -2 0 0 4的要求。

  表 2 分体 式车载设备( 防盗报警设备除外) 电磁兼容性要隶

  6 . 8 设备安装要求

  a )车载设备的安装应满足G A 3 6 6 -2 0 0 1 的要求。

  b )监控中心设备的安装应满足 G B 5 0 3 4 5 -2 0 0 4 中3 . 1 3的要求;

  7、系统功能要求

  系统的功能要求分为系统基本功能、 增强功能、 性能指标以及系统的车载设备、 监控中心、 通信网络、 位置服务单元等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要求。

  7 . 1 系统基本功能

  7 . 1 . 1 防盗报

  当人网车辆处于停止和警戒状态下遭遇盗窃时, 车载防盗报警设备应能实时将遇盗信息传送到监控中心, 并接收监控中心的远程监控。

  7 . 1 . 2 反劫报带

  车辆在行驶中并处于警戒状态下遭劫持时, 车载设备应能实时将遇劫报警信息传送到监控中心; 车载设备应能接受和执行监控中心对车辆进行的远程控制操作。

  7 . 1 . 3 求助报.

  车载设备应具有求助报警装置。在发生车辆故障、 乘员受伤等情形需要救助时, 车载设备应能实时发送求助信息到监控中心。车载设备应具有监控中心接警后显示报警成功的显示装置。

  7 . 1 . 4 带情复核

  车辆发生被盗和被劫警情时, 监控中心接到人网车辆的报警信息后, 应能利用技术手段( 如声音、 图像) 直接或间接对警情进行快速、 准确的复核, 以确定警情的真实性。

  7 . 1 . 5 .情转发

  系统应具有向公安机关接处警部门和/ 或个人及时转发警情信息的功能。

  7 . 1 . 6 远程控制

  系统应具有监控中心向目标车辆的车载设备发送控制命令的能力。车载设备在接到监控中心的控制命令后应能有效地执行如下的操作:

  a ) 设置警戒/ 解除车辆警戒状态: 在车辆行驶或发动机工作时, 车辆警戒状态的设置不应影响车辆正常工作; 车载设备设置的警戒状态,只能由监控中心解除; 车辆在停止状态下设置的警戒状态可由车载设备解除, 也可由监控中心解除。

  b ) 取消/ 恢复对车载设备的控制功能: 取消/ 恢复除应急报替功能外的其他功能, 如设置/ 解除警戒、 探测、 止动等, 并且只有监控中心可以恢复车载设备的上述功能。

  c ) 远程复位: 当监控中心需要对人网车辆恢复监控时,通过车载设备应能使车辆恢复被控前的状态 。

  d ) 远程查询: 报告当前设备和车辆的状态( 如行驶 、 熄火、 警戒等) 。

  7 . 1 . 7 定位与跟踪

  系统应提供监控中心在警情发生时查询车辆位置信息的技术手段, 监控中心应能实时提供目标车辆的行驶轨迹,并在电子地图上直观显示车辆行驶路线。

  7 . 1 . 8 故障自检

  在通信网络覆盖区域内, 系统应能提供对网络运行状态进行自检的技术手段。当系统发生故障时监控中心应能及时显示故障发生的时间、 类型及部位等信息。

  7 . 1 . 9 信息接收、 显示、 记录与存储

  系统应具有接收、显示、记录、存储用户资料、设置/ 解除警戒、 报警、定位/ 跟踪等相关数据信息的功能。系统的报警信息类型应符合 G A/ T 4 4 0 -2 0 0 3中表 4 、 表 5 的要求。

  7 . 2 系统增强功能

  7 . 2 . 1 轨 迹记录

  车载设备宜具有保存车辆运行轨迹的能力。轨迹记录内容为车辆位置、 速度、 方向、 时间和日期。车载设备宜具有支持无线通道上按时间、 区域查询记录数据或通过本地接口读取记录数据的能力。

  7 . 2 . 2 车载电话

  对于提供话音业务的通信网络, 车载设备宜提供免提、 手柄和耳机 3 种通话方式之一的电话功能,并具有音量调节、单键拨号、 重拨、 通话记录存储等能力。

  7 . 2 . 3 车辆调度

  车载设备宜具有接收监控中心调度指令的功能, 提供适当的人机界面由用户确定对调度指令的操作。

  7 . 2 . 4 信息服务与信息发布

  a ) 监控中心宜明确各类警情信息的处理流程, 处理流程不仅能实现单一警情类型的处理, 也能实现多个警情类型的处理;

  b ) 监控中心宜具有综合信息的处理算法, 提供规范的警情处理软件, 依据警情类别形成反劫、 报警和求助的处理预案;

  c ) 车载设备宜具有接收监控中心信息广播, 并能以话音或文本的方式将信息提供给用户( 司机)的能力。

  7 . 3 系统性能指标

  7 . 3 . 1 系统容量

  监控中心可接受人网注册的车辆数应满足系统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一般不小于 5 0 0 户) , 并能随时扩增容量 。

  7 . 3 . 2 系统每秒接警量

  监控中心每秒接收车辆报警信息的数量应不少于1 0 个,并易扩增数量。

  7 . 3 . 3 系统报警响应时间

  系统报警响应时间是指车辆发生警情时, 自车载设备开始发送报警信息, 至监控中心接收到报警信息的时间。该时间应不大于2 0 s .

  7 . 3 . 4 系统报苦转发时间

  系统报警转发时间是指监控中心自接收到报警信息并对报警信息进行复核, 至向公安机关接处警部门( 如 1 1 0 , 1 2 2 , 1 1 9 等) 发出报警信息的时间。专线联网时该时间应不大于 5 s , 普通市话线联网时间应不大于 2 0 s ,

  7 . 3 . 5 系统远程控制时间

  系统远程控制时间是指监控中心发出远程控制命令到车载设备实施控制操作的时间。该时间应不大于2 0 s ,

  7 . 3 . 6 报警数据存储时间

  监控中心处理后的车辆报警信息及其他相关数据的存储时间应满足安全管理的要求, 一般应不低于3 0天。

  7 . 4 车载设备功能

  车载设备应能在车辆实际工作环境下稳定、 可靠地运行。车载设备不仅应具有 G A 2 -1 9 9 9 要求的防护能力,同时应满足通信网络接人要求, 实现与监控中心的信息交换。

  7 . 4 . 1 替情探测与制动

  当车载设备处于警戒状态时,发生下列3 种情形之一时,应发出本地声光报警。

  a ) 车门开启;

  b ) 前机器盖开启;

  c ) 后备箱开启。

  在此基础之上,设备宜支持其他探测部位和探测方式的报警,且当报警发生时,车载设备应能控制车辆油路或电路, 使发动机不能点火, 保持车辆的停止状态。在确保车辆安全行驶的前提下,车载设备应能控制车辆油路或电路,使发动机熄火,直至车辆停驶。

  7 . 4 . 2 本地报警与联网报苦

  车载设备中机械式防盗装置的防盗性能应符合 G B 1 5 7 4 0 -1 9 9 5的要求。车载设备中电子式防盗装置的防盗性能除应符合G A 2 -1 9 9 9的要求, 当人网车辆遭遇盗窃或抢劫时, 应能发出本地报警信号外,还应具有向监控中心实时同步传送报警信息的能力。

  7 . 4 . 3 欠压报警与紧急报警

  车载设备应具有欠压显示与报警功能, 并及时向监控中心发送欠压报警信息 车载设备应具有紧急报警装置和监控中心接警后显示报警成功的隐蔽装置。

  7 . 4 . 4 脱网运行

  车载设备在入网车辆超出通信网络覆盖范围或通信故障时, 应自动成为本地报警设备。

  7 . 4 . 5 报,接口

  分体式设备中防盗报警设备与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信息通信的接口, 应符合 G A/ T 4 4 0 -2 0 0 3的要求。

  7 . 4 . 6 移动通信

  车载设备应具有向监控中心传送车辆的报警、状态、位置等信息和接收监控中心控制信息的功能。车载设备应保证具有实时接受监控中心管理的信息通道。对有监听或监视功能的车载设备,应具有向监控中心传送音频与视频信息的能力。

  7 . 5 监控中心功能

  7 . 5 . 1 网络管理

  监控中心是系统的网络管理中心,应具有用户数据,车辆信息,警情接收、交换、转发,设备参数及操作记录等基础信息处理的能力和故障诊断、 设备配置、 系统安全和计费管理等网络管理的能力。

  7 . 5 . 2 基础软件

  监控中心应包括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信息/ 网络安全系统等基础软件。基础软件的性能应能达到支持本系统功能的要求。

  7 . 5 . 3 电子地图

  系统应具有满足系统监控范围、符合实际应用要求、 方便地理信息查询、 比例尺适当的电子地图。

  7 . 6 通信网络功能

  通信网络应为合法的公用和专用无线网络。网络中各通信设备功能性能应满足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的规定。通信网络的服务费用应适合系统建设要求, 并向用户明示。

  7 . 6 . 1 祖盖范围

  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应大于系统确定的有效防护区域。防护区域内车载设备的通信应无盲区,并保证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不出现通信中断。

  7 . 6 . 2 传输性能

  通信网络应具有数据和话音承载业务,应能保证数据的透明性、完整性和实时性。

  7 . 6 . 3 网络互连

  通信网络应提供与监控中心互连的机制, 应能满足车载设备与监控中心无阻塞的互通要求。

  7 . 7 位置服务功能

  系统的位置服务单元应满足监控中心对车辆定位方式、 定位信息、 定位精度及速率的要求。位置服务的坐标系和时间系应符合国际或国家标准的要求。位置服务应保证系统防护范围内车辆定位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应能提供车辆在行驶状态下连续定位的能力。

  7 . 7 . 1 定位信息

  位置服务提供的车辆定位信息应包括: 经度、 纬度、 车速、 方向和时间。

  7 . 7 . 2 定位精度

  位置服务应明确提供车辆的定位精度和可置信范围。

  7 . 7 . 3 定位速率

  位置服务应明确车辆定位信息更新的时间。

  8、系统测试与检验

  所有检测设备应经计量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若未特别说明,对系统的监控中心的检验测试环境为 :

  a ) 温度 1 5 0 C -3 5 0 C;

  b ) 相对湿度: 2 5 %^ - 7 5 %;

  c ) 大气压: 8 6 k P a -1 0 6 k P a .

  系统测试与检验的内容包括: 对技术文件与设备选型、 安装的检验; 对系统功能、性能的检验; 对车载设备功能性能的检验; 以及对监控中心功能性能的检验。

  8 . 1 技术文件检验与设备选型、安装检验

  8 .1.1 技术文件检验

  进行检验时,设计施工单位至少提供:

  a ) 系统建设技术方案( 包括功能说明、 性能指标、技术体制、 网络结构、 设备组成、 软件清单等资料) ;

  b ) 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c ) 系统功能性能测试大纲;

  d ) 监控中心设备选型、设备清单、施工安装文件及操作维护说明书;

  e ) 车载设备选型、设备清单、施工安装文件及操作维护说明书;

  f ) 通信网络设备选型、设备清单、施工安装文件及操作维护说明书( 仅当自建通信网络时) ;

  g ) 位置服务设备选型、设备清单、施工安装文件及操作维护说明书( 仅当自 建定位系统时) 。

  上述所有技术文件应符合 G A 3 0 8 -2 0 0 1中6 . 3的要求。

  8 . 1 . 2 设备选型与安装检验

  检查车载设备的安装和实施文件,检查监控中心设备的安装和实施文件,结果应符合6 . 8的要求。

  同时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a ) 系统所用设备、 器材的数量、 型号应与提供的设备清单相符;

  b ) 系统所用设备、 器材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的要求,并经国家或行业授权的机构检验或

  认证合格。

  8 . 2 系统功能试验

  按系统设计方案, 将各组成部分连成系统,并使其处于警戒状态。

  8 . 2 . 1 系统基本功能试验

  8 . 2 . 1 . 1报替( 含本地与联网) 功能试验

  车辆在静止状态下,对车辆实施车门、前机器盖、后备箱等开启操作,车载设备应发出本地报警信号,同时监控中心应收到报警信息,并实施车辆监控等操作。其结果应符合 7 . 1 . 1 , 7 . 4 . 1 和 7 . 4 . 2的要求。

  8 . 2 . 1 . 2 反劫报普功能试验

  车辆在行驶状态下, 启动紧急报警装置, 监控中心应收到报警信息, 并实施车辆监控等操作。其结果应符合 7 . 1 . 2 , 7 . 1 . 6和7 . 1 . 7的要求。

  8 . 2 . 1 . 3 求助报普功能试验

  在车辆静止或行驶状态下, 启动求助报警装置, 监控中心应收到报警信息, 并实施车辆监控等操作,其结果应符合 7 . 1 . 3 和 7 . 1 . 7的要求。

  8 . 2 . 1 . 4 苦情复核功能试验

  实施 8 . 2 . 1 . 1 和 8 . 2 . 1 . 2的操作,监控中心启动警情复核装置, 其结果应符合 7 . 1 . 4 的要求。

  8 . 2 . 1 . 5 奋情转发功能试验

  实施8 . 2 . 1 . 4 试验, 监控中心启动警情转发命令, 其结果应符合 7 . 1 . 5的要求。

  8 . 2 . 1 . 6 远 程控 制功能试验

  实施8 . 2 . 1 . 1 和 8 . 2 . 1 . 2的操作,监控中心向车载设备发出命令,其结果应符合 7 . 1 . 6的要求。

  8 . 2 . 1 . 7 定位跟踪功能试验

  实施 8 . 2 . 1 . 1 和 8 . 2 . 1 . 2的操作,监控中心向车载设备发出命令,其结果应符合 7 . 1 . 7的要求。

  8 . 2 . 1 . 8 故障自检试验

  人为设置系统故障, 检查监控中心的故障显示, 其结果应符合7 . 1 . 8的要求

  8 , 2 , 1 . 9 监控中心信息的接收、 显示、 记录、 存储功能试验

  在监控中心, 由操作人员演示相关操作, 检查监控中心 3 0 天内的接警值班记录, 结果应符合 7 . 1 . 9的要求。

  8 . 2 . 2 系统增强功能试验

  8 . 2 . 2 . 1 轨迹记录试验

  通过监控中心设置车载设备轨迹记录采样间隔时间, 使车辆按规定的线路行驶 1h 。监控中心通过无线方式查询或现场读取方式,检查车辆轨迹记录应为预先规定的行驶路线。轨迹记录内容满足

  7 . 2 . 1 的要求。

  8 . 2 . 2 . 2 车载电话试验

  用户可以使用车载设备提供的电话功能与系统内的其他车辆用户或监控中心操作员进行无间断的话音通信,其结果应满足7 . 2 . 2的要求。

  8 . 2 . 2 . 3 调度功能试验

  监控中心向指定的车载设备发送调度信息。实施该试验时, 其他车载设备不应收到对试验车辆的调度信息。试验结果应满足 7 . 2 . 3的要求。

  8 . 2 . 2 . 4 信息服务与信息发布验证

  检查系统提供的警情处理预案。分别使用三辆车同时实施防盗、反劫和求助操作, 检测监控中心操作过程和处理结果, 应满足 7 . 2 . 4中 a ) , b ) 的要求。

  监控中心向指定的多个( 如进行分组) 或全体车载设备发送广播信息,指定的或全体的车载设备应能接收到信息, 其结果应满足7 . 2 . 4中。 ) 的要求。

  8 . 2 . 3 系统性能指标测试

  8 . 2 . 3 . 1 系统容f试验( 计算)

  在保证系统报警响应时间、 覆盖范围和报警信息处理速度的前提下, 根据建设方的实际需要, 参照系统所能提供的最大地址码数量, 计算出系统的容量。结果应符合 7 . 3 . 1 的要求

  8 . 2 . 3 . 2 系统每秒接普f试验

  在一秒钟内同时按下1 0 个以上车载设备的报警按钮,使其向监控中心报警。检查监控中心的接警记录, 查阅每台车的报警时间。试验重复 5次, 记录每次的最大接警量, 取平均值。结果应符合 7 . 3 . 2的要求。

  8 . 2 . 3 . 3 系统报苦响应时间试验

  对任意车载设备, 用秒表测量从触发报警装置到监控中心成功接警的时间,重复5 次,取平均值,其结果应符合 7 . 3 . 3的要求。

  8 . 2 . 3 . 4 系统报替转发时间试验

  对任意车载设备触发报警装置, 用秒表测量自 监控中心成功接替, 确认警情到向接处警部门发出报警的时间。重复 5 次,取平均值, 其结果应符合 7 . 3 . 4的要求。

  8 . 2 . 3 . 5 系统远程控制时间试验

  对任意车载设备, 用秒表测量从远程控制命令发出到车载设备实施操作的时间,重复5 次,取平均值,其结果应符合7 . 3 . 5 的要求。

  8 . 2 . 3 . 6 报普数据存储时间检查

  检查监控中心数据库内所有车辆报警信息及接警值班记录,数据应完整,结果应符合7 . 3 . 6的要求 。

  8 . 3 车载设备功能性能测试

  8 . 3 . 1 单体车载设备测试

  单体车载设备按G A 2 规定要求的测试方法进行, 结果应符合7 . 4 . 1 , 7 . 4 . 2 , 7 . 4 . 3 , 7 . 4 . 4的要求。

  8 . 3 . 2 分体车载设备测试

  分体车载设备的报警单元按 8 . 3 . 1 要求的测试方法进行; 通信单元的检测应符合下述要求。

  8 . 3 . 2 . 1 报苦接口测试

  采用网络测试仪并人报警接口, 通过测试仪分析接口的物理特性、 传输速率、 数据格式、信息编码及通信规程, 结果应符合 7 . 4 . 5 的要求。

  8 . 3 . 2 . 2 电磁兼容性测试

  a ) 辐射骚扰场强: 依据 GB 9 2 5 4 -1 9 9 8的9 . 2至9 . 4 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 试验结果应符合 6 . 7 的要求 ;

  b ) 静电放电: 依据 G B / T 1 7 6 2 6 . 2 -1 9 9 8的 8 . 3 所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 6 . 7的要求;

  c )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依据 G B / T 1 7 6 2 6 . 3 -1 9 9 8 的第 8 章所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结 果应符合 6 . 7 的要求;

  d )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 依据 G B / T 1 7 6 2 6 . 4 -1 9 9 8 的 7 . 2 所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6 . 7的要求;

  e ) 浪涌( 冲击) 抗扰度: 依据G B / T 1 7 6 2 6 . 5 -1 9 9 9的8 . 2 所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试验结果应符合6 . 7的要求。

  8 . 3 . 2 . 3 环境试验

  在进行环境适应性试验时, 除另有规定外, 受试设备不应加任何防护包装。在试验中改变温度时,升温或降温速率不超过 1 ' C / mi n 。除非另有规定, 试验顺序按表3规定进行, 试验要求见表1 。

  表 3 车载无线通信单元试验顺序

  a ) 低温试验方法: 低温试验方法按GB / T 2 4 2 3 . 1 -2 0 0 1 的“ 试验 Ab " 要求进行;

  b ) 高温试验方法: 高温试验方法按 G B / T 2 4 2 3 . 2 -2 0 0 1的“ 试验B b " 要求进行 ;

  c ) 冲击试验方法 : 冲击试验方法按 G B / T 2 4 2 3 . 5 -1 9 9 5 的要求进行;

  d ) 振动试验方法: 振动试验方法按 G B / T 2 4 2 3 . 1 0 -1 9 9 5 的要求进行;

  e ) 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恒定湿热试验方法按GB / T 2 4 2 3 . 3 -1 9 9 3的要求进行。

  试验后车载无线通信设备工作应正常, 符合 6 . 6的要求。

  8 . 3 . 2 . 4 安全性试验

  a ) 向设备的电源端输人一个极性相反的电压, 持续1 m i n ,更换烧坏的保险丝, 再输人正常电压, 设备应能正常工作;

  b ) 用目测法检查连接器上的标记和防差错装置。

  8 . 3 . 2 . 5 电源适应性试验

  a ) 对于1 2 V电瓶的车载设备, 输人电源电压9V和 1 5 V各运行 1 5 mi n ,设备应能正常工作;

  b ) 对于2 4 V电瓶的车载设备, 输人电源电压1 8 V和 3 0 V各运行 1 5 mi n ,设备应能正常工作。

  8 . 4 监控中心功能性能测试

  8 . 4 . 1 网络管理测试

  对人网车辆信息、 报警信息及处警信息等进行检查、 测试, 结果应符合 7 . 5 . 1的要求。

  8 . 4 . 2 甚础软件检查

  在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上, 检查各计算机设备使用的操作系统配置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在相关处理设备上安装的数据库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和信息安全系统是否发挥作用并满足 7 . 5 . 2的要求。

  8 . 4 . 3 电子地图检查

  车辆在网络覆盖范围内, 按规定的路线和方向行驶, 监控中心实施车辆的跟踪操作。检查车辆实际路线与其在电子地图上的轨迹, 确定两者的符合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对电子地图进行操作,确定其信息查询、 操作方式及信息内容是否满足 7 . 5 . 3的要求。

  8 . 4 . 4 电磁兼容性和环境试验

  监控中心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试验、 环境试验按 8 . 3 . 2 . 2和8 . 3 . 2 . 3的规定执行, 结果应符合 6 . 6 和6 . 7的要求。

  8 . 4 . 5 安全性试验

  a ) 电源适应性测试: 切断监控中心主电源, 系统应能正常工作 1h , 并有告警指示; 监控中心各设备输人交流电源电压 1 8 7 V和2 4 2 V各运行 1 5 mi n ,设备应能正常工作;

  b ) 检查监控中心的管理软件和基础软件, 并实施相应操作, 结果应符合 6 . 2中a ) , b ) , c ) 和d ) 的要求 ;

  c ) 检查监控中心的防雷接地设施, 结果应符合 G B 5 0 3 4 3 -2 0 0 4的要求。

  9、系统验收

  车辆反劫防盗联网报警系统的验收, 应执行 G A 3 0 8 -2 0 0 1的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