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森林防火的科研工作从50年代开始起步,1987年大兴安岭"五·六"大火是我国森林防火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为解决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扑救森林大火的系列化技术和手段问题而设立的科研项目"森林防火灭火研究开发基金项目-大兴安岭森林大火预防与扑救系统的研究",从火险天气预测预报技术、林火行为及阻隔技术、森林防火指挥技术、扑火装备系列化产品、机动扑大设备、试验场等方面了进行研究。我国的森林防火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都偏重于北方的部分林区,全国范围内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南方和西南林区如云南、四川、海南、广东、广西、贵州、福建等火灾频繁地区,森林防火科技工作开展的较晚。
一、近年来森林防火开展科研的项目主要有∶
1、林火预测预报及森林火灾预防研究
森林火险天气预报、林火发生和火行为预测预报技术取得一些进展,初步研制了火行为预报及预防系统,提出了林火发生和林火行为预测预报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但与实际脱节严重,与应用差距较大。
2、林火阻隔技术的研究
林内、外计火烧技术做了一些工作,提出了物候点烧技术,编制了东北、内蒙古林区计划火烧用火规程,这一技术在东北、内蒙林区得到应用;探讨了利用机耕生土带、化学法开设防火线、生物措施建立防火阻隔带、火烧防火线等技术有了提高。
3、林火监测信息传输技术的研究
林火监测、信息传输系统包括极轨气象卫星林火监测技术、远程应急卫星通信技术、森林防火公共电话网综合通迅终端配套技术、林火情报综合监视配套技术等得到提高和改进,我国林火监测与通信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4、扑火队员装备研究
研制了专业扑火队员劳动保护系列化产品、轻型配套点火和灭火工具、扑火中队专用设备如报警、照明、充电、通讯、指挥、炊事等系列化产品,这些技术在扑火工作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5、扑火设备的研究
"松鼠"直升飞机吊桶灭火技术、"米八"直升飞机外挂自动灭火装置、"水轰5"飞机航空灭火等技术促进了航空护林防火的发展,提高了航空灭火能力;便携式风力灭火机系列产品,在全国森林防火中得到广泛应用;履带式森林消防车、轮式越野森林消防车提高了地面扑火能力。
6、防火林带研究
防火林带在我国南方林区已发挥了良好的防火效益,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对防火机理的研究要由定性到定量,要改变目前树种单一、结构简单的防火林带状况,向多树种、复层结构发展,同时提倡多元化造林和林业多种经营。
二、科研为森林防火工作带来的效益
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森林防火的科研对森林防火工作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深了人们对林火的认识,由过去的单纯防火转变为林火管理,改变了森林防火工作的战略思想;
2、提高了森林火灾预测预报技术。虽然我国还未建成国家级的森林火险预测预报系统,但一些地区已经开始作这方面的工作,并且由气象火险预报向林火行为预测预报方向发展;
3、林火监测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已经建成的全国林火监测网在森林防火工作中起到巨大作用,飞机红外测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4、火场通讯技术迅速发展,短波网、超短波网、卫星通信技术和海事卫星等技术得到应用,大大改善了火场的指挥通讯系统;
5、林火扑救技术与扑火装备有了明显改进。
三、我国需要开展的林火科学研究
1、林火预测预报研究
林火预测预报是森林火灾预防的前提。世界各国对预测预报比较重视。预报森林火灾发生的概率,可以合理地指导防火工作。我国的林火预测预报是从50年代初开始的,当时主要引进、试用和改进国外火险天气预报的方法,几十年来我国的林火预测预报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目前很多省(自治区)都进行林火预测预报,这也为建立国家火险等级预报系统奠定了基础。我国可燃物分类和火行为研究是林火预测预报的基础,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2、火灾探测技术研究
提高卫星探测林火精度,将遥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把林相图、地形图等信息和由航空、卫星图象和地形数字高程模型所得到的各层信息加到林火数据库,得到包含林分管理、附加信息、特性矫正和环境变化监测的结果。基于空间信息(包括森林植被图和遥感数据)和其他数据库信息,森林防火监测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3、林火信息化指挥系统研究
林火信息传输在森林火灾预防扑救以及安全用火的各个环节中都要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特别是在监测到火情后必须快速地传递到扑火指挥部,以便机构人力和物力迅速赶赴火场进行扑救,以减少森林的损失。所以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必须做到地对地、空对空、地对空,畅通无阻地传递信息。必须尽快完善森林火灾网络通信系统,做到林火信息方便快捷地传递。同时发展火场通信技术,利用短波网或超短波网解决偏远地区火场通讯不畅问题。
4、扑火机具及系列装备研究
科学的理论只有与先进的工具设备相配合、才能达到防止森林火灾的目的,因此防火设施的研究也是森林防火科研不可忽视的一环。我国在防火工具方而进行了不少研究。
5、林火阻隔及可燃物管理技术研究
林火管理不是单纯、被动地防火,而是把阻隔技术、可燃物管理和林火扑救技术相结合,对林火进行管理,由被动防火转变为积极、主动地防火、用火和林火扑救。需要进一步研究防火线开设技术和营林用火技术,提高我国对森林火灾的防御能力。
6、防火人员培训技术、设备的研究
提高对森林防火培训的认识,认真进行森林防火培训是减少森林火灾人员伤亡和提高扑火效率的前提。防火技术培训方法、教材和设备急需开发,森林防火培训制度需要尽快制订,与不同级别培训相配套的多媒体教育软件、培训教学设备和计算机网络培训也需要开发。
7、林火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
森林防火是一项系统工程、量大、面广、技术难度大,它涉及基础设备和工程设施、产品标准、预测预报、防火、扑火通信、消防人员安全防护装备、扑火机具等多方面标准问题。森林防火标准化问题急需解决,要开展标准化工作,搞好标准的规划和制订。
8、林火管理技术研究
增加森林防火宣传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媒体的作用如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建立自己的网站,以分发宣传材料、多媒体教育软件、森林防火知识小册子等形式,提高全民森林防火意识和安全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