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车标准门槛提高 千亿奶酪谁来分
慧聪教育装备网 2012-9-24 14:02:00 关键字:校车,门槛 浏览量:
争议颇多的新校车标准3月份发布实施,按照修订后的标准,主流客车企业大多都能达标。
据教育部数据统计,全国各省接送上下学的车辆共28.5万辆,其中符合标准的校车为2.9万辆,比列仅为10%。同时,按照行业调整数据推算,现在我国共有2800多个县,每个县的校车需求量在200至500辆之间,校车的总需求量在100万辆到150万辆左右。按照目前国外市场的校车保有量比例推算,未来我国校车市场的整体保有量大概为106万辆。我国现有中小学生两亿多人,需要乘坐校车的有几千万人,按照每辆车搭载40人来计算,校车需求高达百万辆,市场价值3000亿元。“这些仅仅是推测。校车对于中国而言,是一个新生事物,不确定因素较多。
校车需求已开始爆发,未来存在超预期可能。按照业界推算,未来校车采购成本有望达到3000亿,而每年的运营成本将达到1000至1500亿元的规模。也就说,未来全国校车市场规模不会低于4000亿。
然而,大部分客车企业都不大看好2012年校车市场,乐观者估计,今年校车市场可达到4万辆,而大部分客车企业认为,受国家政策的制定、标准的变化以及校车资金来源等问题影响,今年校车市场仍难呈现爆发增长,总体销量将在1~2万辆之间。而在众多因素当中,“钱”成为了决定校车市场发展的最关键因素。
由于今年经济形势的不明朗以及很多地方债务到期偿还,因此校车资金来源成为这一市场能否快速兴起的重要决定因素。究竟用什么方式去组织全国校车的运营?财政补贴将以什么方式落实?这些问题甚至会直接决定校车市场哪一部分先兴起高端校车还是中低端。“如果没有政府补贴,需要学校自己掏钱买的话,中低端产品会占大头,但是如有政府补贴,那么像宇通和纳威司达以及艾利逊等外资企业机会更大。”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表示,促进校车发展,五方面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校车采购的资金来源问题,校车采购资金需要纳入到财政预算体系当中;其次,校车采购过程需要进行公开招标,进行透明操作;再次,需要建立校车准入门槛,明确校车制造标准,校车是特殊品,并非所有的企业都有生产制造资质;第四,校车的路权问题,校车应具有优先通行权;最后,明确校车的管理体系,校车管理应该形成以教育部门为主导,交通运输等部门共同参与,齐抓共管,共同促进校车安全进行。
当然,校车产品之争其实很次要,关键还是运营管理。实际上,从企业的角度上看,做好产品很可能只是第一步,校车市场的维护、运营,无疑是一笔更大更长远的生意。而客户服务方案这正是纳威司达以及艾利逊等校车巨头希望带来中国的东西。
校车市场的大蛋糕,或许不止4千亿,问题在于怎么切,切给谁,谁又能接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