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的发展背景
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本条件,中国自古以来把衣食住行列为人们生存的四大要素。而在当今社会,交通运输的发达程度更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明显增长,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生活的联系也越来越密集,使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运输成为经济生活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导致车和路的矛盾、交通和环境的矛盾过早地降临到发展中的中国,以至于中央政府和大城市的政府都不得不对小汽车进入家庭采取慎重的措施。交通是否拥挤,已经成为今天大中城市的居民每天都要关心的问题,因为这影响着人们正常的日常生活;公路是否通畅,高速公路是否因为天气或事故需要绕行,也已近成为注在城市和乡村的人们经常关注的交通信息。
车和路的矛盾已经成了热门话题,人们经常在问:路在何方?一般来说,解决车和路的矛盾,不外乎两种办法,一是控制需求,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限制车辆数目的增加;而是增加供给,也就是修路,提高道路基础设施的数量。但是这种办法都有其局限性,交通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人们出行的增加,因此限制车辆数目的增加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长期以来国外在车与路的矛盾中无一例外地采取了增加供给,即大量修筑道路基础设施的办法。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处于发展中的国家来说,由于基础设施数量的缺口很大,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交通运输增长的需求主要还是靠提供更多的基础设施来满足,特别是建立完善的道路网络和其他基础设施。在基础设施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不得不看到,尽管在全球的许多地方仍将建设更多的基础设施,但随着经济与技术的发展面对越来越拥挤的交通,有限的资源和财力以及环境的压力,建设更多的基础设施将受到限制,大量修筑道路基础设施已不能完全解决交通运输紧张问题,我们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局面。
因此,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资源和环境的重要,也意识到持之以恒且理性地发展公共交通,城市与交通协调发展及有机整合,构建“和谐”与“节约型”交通系统才是改善交通的必由之路。最佳地利用既有交通系统的时空资源被认为是改善交通的另一蹊径。现代高新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为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交通系统资源提供了可能,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其重要性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智能交通的概念
智能交通是一个基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面向交通运输的服务系统。它的突出特点是以信息的收集、处理、发布、交换、分析、利用为主线,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多样性的服务。在该系统中,车辆靠自己的智能在道路上自由行驶,公路靠自身的智能将交通流量调整至最佳状态,借助于这个系统,管理人员对道路、车辆的行踪将掌握得一清二楚。
智能交通在中国的发展
我国的学者是在90年代初开始关注国际上ITS的发展的,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将ITS介绍到中国。其实,中国的ITS前身或基础工作早在70年代末已经开始,当时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与北京市公安局合作首次在中国进行计算机控制交通信号的工程试验,80年代初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津塘疏港公路交通工程研究”,首次在高等级公路上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用于监视和管理系统。在1986年~~1995年期间国家在交通管理系统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科学研究和工程实施,在城市交通管理、高速公路监控系统、收费系统、安全保障系统等方面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并开发生产了车辆检测器、可变情报板、可变限速标志、紧急电话、分车型检测仪、通信控制器、监控地图板等专用设备,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无疑这些工作是我们今天进行ITS研究和开发的基础。
通过多年来中国交通科技界和工程界的不断努力,在中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的带动下,中国在智能交通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方面也取得了相当的进步,为今后智能交通系统的深入开发和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国的学者很早就参加了ITS世界大会的指导委员会,不少院校、研究单位的学者和专家参加了ITS世界大会并发表论文。作为政府主管部门之一的交通部,在制定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长期规划时,就将发展ITS列入计划,从1995年开始交通部即开始组织代表团参加ITS世界大会,并在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成立了智能运输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开展了智能运输系统发展战略研究、GPS定位与导驶系统研究,基于GPS的路政车辆管理系统等项目的研究,鉴于ETC在我国的需求,交通部已联合省厅开始网络环境下不停车收费系统的联合攻关。欧盟与北京市合作,将在北京二、三环试验视频监控和诱导系统。
在开展研究、试验和国际交流的同时,我国还参加了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部分工作,1995年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ISO/TC204在中国的技术归口单位为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已经派人参加了TC204个别工作组的工作。目前正准备于国内有关单位一起加快中国TC204工作组的建立和开展有关工作。
智能交通的未来发展趋势
根据国家未来的发展规划,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方面将继续加大力度发展。首先将在50个左右的大城市推广交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供交通信息查询、交通诱导等服务;在200个以上的城市发展城市智能控制信号系统,形成智能化的交通指挥系统;在100以上的大城市推进大城市公共交通区域调度和相应的系统的建设,加大电子化票务的建设与应用。
随着城市交通问题的日益发展,城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全球定位与车载导航系统、城市公共交通车辆以及出租车的车辆指挥与调度系统、城市综合应急系统都将迎来较大的发展机遇。
总体而言,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趋势将表现为综合化、多部门驱动型的发展模式。由于城市智能交通体系将涉及相关的市民、公安交通管理、交通部门车辆管理、城市建设、通信等相关部门工作,因而未来城市智能交通的发展过程必然是一个涉及以交通与公安为主的多部门驱动的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