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约专访 > 正文
专访厦门立林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安防行业网    2013/11/6 15:49:00    关键字:立林科技 安博会 智能家居      浏览量:

  厦门立林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 杨旭

  中国安防行业网:能否谈谈立林在此次安博会上重点展示哪些产品呢?这些产品的主要技术特点和优势是什么?

  杨旭:2013年,立林发力向更加广阔的天地去发展。本届安博会上,立林除了携最新外观的V-30、17型系列主机、18型主机、15E、15F型主机亮相深圳安博会之外,我们更拓展产品范围,为客户提供更多选择和更优服务。

  在数字家居方面,立林推出基于LeeBUS总线控制技术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LeeBUS家居控制系统,它是一种开放式、模块化系统产品,易于组建、搭配或与其它系统进行融合。通过LeeBUS家居控制系统,用户可以轻松实现对居室中各种设备的综合智能控制,实现多种场景控制模式、程序控制模式;LeeBUS上的温度、湿度、照度等传感器可感知环境变化,自动调节居室的温湿度和明亮度,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高品质智慧家庭。

  LeeBUS搭载的Pampulha系列控制面板由名师团队潜心设计,用创意线条和珠宝材质的光彩,打造出充满人文气息的艺术品。Pampulha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用户可以随心改变控制模块的使用功能,甚至可以自行DIY装配,易于安装、更换和维护。

  在软件方面,立林将推出云社区为用户提供更多便利。通过云社区将物业服务、社区购物、餐饮快送、医疗健康、教育文化等社区服务有机整合,为用户构建一个更为智慧、人性的居家环境。

  与意大利百年企业AVE深入合作扩展的LuxDomo智能家居、酒店智能、开关面板等已经开始推广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LuxDomo在中国必定具有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中国安防行业网:今年4月,经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绿色建筑节能推荐产品专家委员审查、评定,立林突破重围,成为我国首批《绿色建筑节能推荐产品》单位,能否谈谈立林在解决产品输出问题、控制成本、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新技术,以及立林在这些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杨旭:立林在节能降耗方面进行了长期有益的探索,卓有成效,也是立林因此获奖的原因。在产品研发阶段就考虑采用节能环保材料,全面使用无铅零部件进行研发,通过严格的测试标准后才准予下线生产。采购部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考察和筛选,并每年进行考评和更新,要求所有原材料、零部件符合RoSH标准以及其他的性能、环保标准。

  同时公司注重废气污染物的回收,积极发掘有回收处理能力的供应商,所有危险源、电子产品都签订了回收协议。每年聘请权威机构进行工作场所噪声、波峰焊铅烟等环境因素检测,历年来检测结果均符合相关的国家或行业环保法律法规要求,无超标排放、主管部门处罚和相关方投诉事件。

  在产品上立林采用当前国际上效率较高的DCTODC电源方案,节能30%-40%以上,且输出电压稳定可靠、纹波系数小,大大提高产品的可靠性;采用低功耗的处理器,待机状态下系统处于睡眠模式,结合总线唤醒技术,使系统进入工作模式,降低系统功耗;采用自动屏保技术,系统退出工作模式时,自动关闭液晶屏的电源,节能95%以上。

 

  中国安防行业网:我国今年今年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并确定了193个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再加上这几年也是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和实现社会经济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立林怎样看待楼宇对讲及智能家居产品在这个市场环境下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杨旭:“十八大”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重要议题,为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楼宇对讲及智能家居作为智慧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抓住机遇。

  第一个就是网络通信技术与移动计算。

  随着3G技术和移动智能终端的迅猛发展,在集成嵌入式操作系统后,移动智能终端已非常趋近于家用电脑,同时移动智能终端的性价比也不断提高,尤其是2010年以后智能移动终端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移动智能终端是智能家居不可或缺的补充,它的好处在于随心所欲,不受地域的限制,具有便携性、便利性、使用场合广泛的重要优势。

  应当要顺应三网融合趋势。8月17日国务院发布了"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宽带入户已经是一个国家战略高度的事情,在这个基础上,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的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智能家居要利用好这个趋势,拓展应用范围。

  第二个就是物联网。

  物联网技术是智慧城市的主要构成。智能芯片和传感器将会有不可想象的应用空间,实现信息多源实时获取和智能控制的泛在计算阶段,使智能环境和周边计算得到发展。物联网的发展从根本上提高了信息采集能力,也将促进以人为中心的周边环境智能化。

  第三个是大数据和云计算。

  物联网发展和互联网应用带来了多个来源的海量数据,云计算将为这一挑战提供解决方案。同时,也将带来计算资源的集中管理与基础设施化问题,使数字或智慧城市真正成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