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监控联网进程中标准化建设工作
    2015/6/24 15:54:00    关键字:视频监控,联网,标准化      浏览量:
  20多年来,我国安防技术、安防系统工程的建设、应用快速发展,重点要害部门、企事业单位、居民社区的安防系统遍布全国各地,并且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是,这些系统多为建设单位自用,各自独立,彼此互不联通,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制约了技术防范系统在城市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建设中作用的发挥。因此制定统一的视频监控联网建设标准成为必然的选择。
  从2005年“3111”试点工程开展以来,“3111”工程已成为各地的政府工程,在工程建设中能不能做到科学规划、规范建设、稳定运行,将对城乡平安建设活动产生关键而重大的影响。在城市范围内建设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实现城市区域内各种监控报警系统的互联互通,不仅可以综合应用各种报警和监控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而且可以为城市应急系统的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平台,提高城市社会安全的综合防控能力,进而为省内联网和全国联网打下基础。要实现上述目标,亟需制定一系列的视频监控联网技术标准,其中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系列标准作为重要的基础标准之一应运而生。该系列标准为城市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005年10月公安部科技局下发“关于下达2005年度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公科质[2005]第71号),将《城市视频安防监控联网系统技术要求》列入2005年度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2006年2月,公安部科技局下发文件(公科[2006]10号),决定成立城市监控联网系统建设试点工程(以下简称“3111”试点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综合组、技术组和标准组。文件要求将编制“3111”试点工程标准体系和系列标准作为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SAC/TC100)的重要工作之一。
  2006年5月SAC/TC100提交了“标准体系”(草案)和两项标准(草案),广泛征求业内人士意见。2006年9月专家评审委员会通过了《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通用技术要求》(送审稿)。2006年11月,SAC/TC100全面启动了“3111”系列标准的编制工作。
  2006年12月底,《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通用技术要求》报批稿上报公安部科技局获得批准,2007年1月1日,GA/T669-2006《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通用技术要求》正式实施。
  2008年标委会相继完成GA/T《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报警服务运营通用要求》、GA/T《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集成传输平台技术要求》、GA/T《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无线(移动)视音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关键设备通用技术要求》、GA/T《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报警受理与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管理要求》、GA/T《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工程程序BF(补充)/BFQ工程招投标管理要求》等六项标准报批审查工作。同时标委会组建“AVS-S工作组”,积极开展面向安防监控应用的视音频编解码标准研究和制定,开展视频智能分析相关技术标准的研究。截止2008年SAC/TC100组织业内外专家编制了《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试点工程标准体系》(见表格),并制定了14项行业标准和2项国家标准,为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标准化技术支撑。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系列标准主要内容

序号

标准名称

主要内容

1

技术标准通用技术要求(GA/T 669.1-2008)

系统构成与网络构架、系统功能要求、设备性能要求、基础设施与网络带宽要求、信息采集与前端处理技术要求、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视音频信息显示/存储/播放技术求、信息存储策略与数据库构建技术要求、系统集成与监控中心技术要求、无线移动视音频监控技术要求、系统安全性/可维护性/可管理性技术要求等。

2

技术标准 安全技术要求(GA/T 669.2-2008)

安全策略、系统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认证与授权(认证流程、设备管理、用户端认证)等技术要求。

3

技术标准 前端信息采集技术要求
(GA/T 669.3-2008)

公安业务和社会公共安全管理需要监控的场所、部位(如三区、三口)的信息采集要求、图像信息分级分类要求;社会资源视音频信息接入联网系统的接口要求;无线移动视音频信息接入联网系统的接口要求等。

4

技术标准 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
(GA/T 669.4-2008)

摄像机及其附属设备、出入口控制设备、卡口设备、模拟矩阵、DVR、网络服务器、监控中心管理软件等提出基于H.264/MPEG-4视频编解码标准的具体技术要求。

5

技术标准 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A/T 669.5-2008)

对视音频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流程、信息交互过程、联网设备的操作命令集、与已有非标设备的信息交换方式、报警信息传输等提出具体的技术要求。

6

技术标准 视音频显示、存储、播放技术要求
(GA/T 669.6-2008)

对视音频信息显示/存储/播放的图像质量、显示方式、文件存储格式、播放方式等提出具体的技术要求;对数据存储策略、数据库信息分类、编码、数据库构建与应用模式、数据维护与管理等提出具体的技术要求。

7

技术标准 管理平台技术要求
(GA/T 669.7-2008)

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的内部集成技术要求、与三台合一系统及城市其他信息系统集成的技术要求。

8

技术标准 传输平台技术要求
(GA/T 669.8-2008)

根据GA/T669.1-2008,对已有的网络传输基础设施提出带宽、功能、性能、服务保障等方面的要求。

9

技术标准 卡口系统信息识别、比对、监测技术要求(GA/T 669.9-2008)

对机动车目标识别(车型、号牌)、信息比对、车速监测、跟踪控制等提出技术要求。

10

技术标准 无线视音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A/T 669.10-2008)

对无线移动视音频监控系统组网模式、无线视音频(输出)接入方式(通用接口规范)、无线/有线转换方式、图像质量、传输距离等提出技术要求。

11

技术标准 关键设备通用技术要求
(GA/T 669.11-2008)

对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用各类摄像机、服务器、光端机提出基于GA/T6691-2008之上的技术要求。

12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运营服务管理要求

对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服务方式、运营模式、服务质量、从业企业资质、从业人员资质、监督管理等提出基本要求。

13

管理标准 图像信息采集、接入、使用管理要求
(GA/T 792.1-2008)

对接入到联网系统内的公安图像资源/社会图像资源进行定义、分类、分级,并提出图像信息采集/接入/使用的要求。

14

管理标准 系统运行维护与报警响应管理要求
(GA/T 792.2-2008)

对系统运行维护、事故处置、报警响应的流程管理等提出基本要求。

15

管理标准 工程程序与招投标管理要求
(GA/T 792.3-2008)

根据《工程招投标法》和“3111” 试点工程建设的特殊要求提出工程招标、投标的原则、程序、评标方法及管理要求;参照GA/T 75-1994提出工程程序的基本要求。

16

合格评定 系统功能性能检验规范
(GA 793.1-2008)

根据GA/T669.1-2008,提出进行联网系统功能性能测试、检验的项目、要求和方法。

17

合格评定 管理平台软件测试规范
(GA 793.2-2008)

根据国家软件测评的相关要求和GA/T669.1-2008的相关要求,提出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管理软件在通用性、规范性、安全性、实用性、扩展性、易操作性、可维护性、可管理性等方面的测试要求。

18

合格评定 系统验收规范
(GA 793.3-2008)

根据GA/T669.1-2008,引用GB50348GA308等相关内容,针对“3111”试点工程提出相应的竣工验收基本要求。

  2010年,标委会完成视频安防监控领域国家标准GB/T25724-2010《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GB/T16676-2010《银行安全防范报警监控联网系统技术要求》。其中GB/T25724-2010《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创新性地提出了多项针对安防监控应用的视音频编解码特殊要求和实现手段,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合理规避了国外的相关专利,填补了我国社会公共安全领域信源类核心技术标准的空白。同时标委会积极倡导和大力推动成立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SVAC)产业联盟。
  2011年,在视频安防监控系统领域,标委会完成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报批稿3项GB/T《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A/T《视频安防监控视音频光端机技术要求》、GA/T《社会治安视频监控中心工作规范》。
  2012年,SAC/TC100共完成并经国家标准委和公安部批准发布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1项;完成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报批稿16项。其中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标准,完成行业标准报批稿2项为GA/T《视频安防监控视音频光端机技术要求》、GA/T《社会治安视频监控中心工作规范》。
  2013年,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完成并经国家标准委和公安部批准发布的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13项,其中针对视频监控联网建设的国家标准为GB/T30147-2013《安防监控视频实时智能分析设备技术要求》,行业标准为GA/T1127-2013《安全防范视频监控摄像机通用技术要求》,GA/T1128-2013《安全防范视频监控高清晰度摄像机测量方法》。
  在制修订标准的过程中标委会配合各地公安机关,开展各项标准宣贯培训工作,对深入推进全国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提高系统建设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标准的宣贯培训为全国公安机关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