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
合肥市总面积11408.48平方公里,12个区已建设3200多个监控点,随着合肥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合肥城区不断扩大,常住人口不断增加,市区内机动车保有量不断攀升,这与合肥市警力不足形成鲜明的对比,市区原有监控点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为有效提高合肥社会治安管理水平,现需构建一套高效、联动的合肥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在重要地段设立视频监控点,将监控图像实时传输到各级公安机关及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对图像的浏览、记录等方式,使上述单位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监控区域的治安动态。
挑战
合肥平安城市处于统一平台阶段,在向综合城市管理和应急指挥中心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前期多年的建设,各区域初步建立了视频监控和业务系统,但区域之间相对封闭且运维方式不统一,同时已建立的视频监控系统标准多,编码格式不统一,系统之间对接协议不统一,导致各区域部门之间信息互通、协作困难,各系统之间不能联动处理突发事件。
建设情况
基于当前平安城市现状,合肥市在2013年4月份立项分析合肥市天网建设,2013年8月份启动建设,2014年6月份试点推广,2014年8月份正式推广。华为作为此次平安城市建设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从解决信息孤岛、运维统一、系统联动三个方面入手,借助eSDK,将华为IVS平台与业务系统紧密结合起来,构建统一、高效、联动的平安城市解决方案,截止目前合肥市平安城市建设正在应用和进一步优化中,总投资5.37亿人民币,新建1.6万摄像头,同时纳入整合社会监控。
合肥平安城市建设遵循统一标准,统一架构,分级分权,统一认证。可视维护,统一管理,接口开放,共建共享的总体规划原则。统一前端视频监控标准,遵循点、线、面的防控思路,在“点”上,关键节点借助特征识别,高点监控上,运用运动轨迹监控。在线上,通过点位接力,实现封闭监控。在面上,借助20个重点单位,5个街道,40个案件高发地段,借助场景监控实行外围封锁,借助特征识别及轨迹跟踪实现内部穿插。在后端数据处理上,通过一个双万兆核心环网、多个双万兆汇聚环网构建云计算中心,实现公安内部业务与外联单位业务接入,分层管理,安全可控。
在业务应用系统层面共分五大核心业务系统,图像侦查子系统,图像管理子系统,案件管理子系统,警用业务子系统,卡口管理子系统,同时辅助移动监控子系统,运维管理子系统,辅助通信子系统。其中警务子系统集成可自动关联警情附近图像,服务视频取证及现场掌控;提供现场和报警监控点的实时视频及相关信息,帮助指挥人员了解现场动态以辅助决策;支持共享案件视频证据、办案过程等信息给指定的用户,提高办案效率。移动视频子系统借助GIS联动支持在地图上定位摄像机并打开摄像机对应的实时图像;支持对摄像机进行模糊查找并自动打开摄像机对应的视频图像;报警时在地图上显示报警位置,点击报警点图标直接定位到对应的视频图像窗口。
效益
合肥市平安城市建设通过华为视频监控综合解决方案解决了客户现有系统信息孤岛、运维不统一、系统联动效率差等问题,联网接入近两万视频监控,接入全市卡口数据,实现各个单位之间共建共享。并且保证了全市视频监控在线率达到96%,图像有效率80%,多个指挥中心之间数据互通,“面对面”会商和指挥,实现异地协同作战。同时正逐步将平安城市拓展到一个融合、协作、高效的综合城市管理和应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