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领导人峰会是恐怖分子进行破坏活动、制造轰动效应的绝佳机会。峰会主办方如何排除安全威胁、炼成“铜墙铁壁”呢?根据当前国际大型会议活动安保工作实际情况,主办方一般从城市防卫、民众隔离、周界报警和入口安检等四个方面预防可能干扰会议进行的社会治安事故和安全事件、排除会议周边和现场的安全威胁;此外,主办方还要建立“防火机制”,点对点保障领导人的安全。
城市防卫:
海陆空全面封锁
落实各项安保措施,科学部署警力是先决条件。马尼拉APEC峰会,菲律宾安保层级升至最高,让16万名国家警察和12.5万名军警进行全面戒备。
菲律宾空军安排了13架飞机待命;会议举行期间,马尼拉上空被设为“禁飞区”。当地媒体称,仅仅为了保证领导人飞机顺利降落,就有1700个航班被取消。菲律宾海军则在马尼拉湾设立了“禁航区”,并部署了两艘前美国海岸警卫队快艇和十几艘小一些的船脞。此外,菲律宾还在285个出入境检查站派驻大量警力,防范可疑人员入境。
除了政府力量,民众也会被动员参与维护城市秩序。2009年的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丹麦警方就向会展中心附近居民发出3000多封信,通知他们一旦发现可疑人员和行为马上报告。结果,一位律师很快报警,因为他在自家阳台上发现有4名法国人展开一幅反对核武器的标语。
民众隔离:
停工停课清外围
在举办大型会议期间,主办城市通常会选择让民众放假来缓解安保压力。菲律宾政府就宣布,11月17日至20日政府办公室及学校放假,鼓励民众到其他城市度假,或者留在家中关注会议的相关。2014年11月,北京APEC会议期间,在京的事业单位也被放了一个6天的“小长假”。
在放假之外,一些国家会采取更加严厉的方式限制当地居民的行动。2004年,北约峰会在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举行。时值国际恐怖主义猖獗,为了确保峰会安全召开,伊斯坦布尔的居民被“禁足”3天,连去超市购物,市民也要佩戴政府发放的专门证件。
政府勒令商铺停业也屡见不鲜。2012年,哥伦比亚举行美洲国家首脑会议期间,卡塔赫纳市全城戒严,连超市、饭馆也都停业了。峰会举办当天,主要街道上基本空无一人,只有执勤的警察和军人。
周界预警
道路街区重点监控
主办国一般会对会议场地周边的交通和街区实施部分管制。此次马尼拉APEC峰会期间,通往菲律宾国际会议中心的数条主要道路就被关闭,只有挂有“APEC2015PH”限定车牌的车辆才可进入管制区。
2007年悉尼APEC峰会,会议场地周边的街区也被全部关闭,要出入这个区域,需要先经过背景调查,才能拿到官方发的通行证。一位在该区域的万豪酒店打工的民众说,即便佩戴证件,走出饭店后,隔一段距离就有会安保人员过来盘问和查验证件,还要核对证件照片和本人是否一致。另外,除了路面巡逻,空军也会参与执行巡逻任务,几乎每时每刻都有直升机在会场上空盘旋。
安保人员还会动用高科技对道路、街区进行防护和监控。主会场周边都会设置高达3米、连接高压电网的“电子护栏”,企图翻越电子护栏的人会失去知觉。视频监控系统则是安保人员的“第三只眼”,巴黎发生恐怖袭击后,土耳其政府为了保证安塔利亚G20峰会的安全,就在机场到会场的高速公路上设置了350个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摄像头,严防恐怖嫌疑人靠近会场。
入口安检:
机器设备要开机检测
入口安检是会场安保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对所有会议场所进行全面清场和炸弹排查后,主办方会对进入会场的人员及其携带物品需进行最严格的安检。
一般来说,会议的安全前置时间至少在3个小时左右。马尼拉APEC会议的安保前置时间更是从预定的3个小时延长到4个小时。与会的新华社记者表示,他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会场门口先是经历一次机器安检,进场后又经历一次非常仔细的开包手捡,包里的所有机器设备甚至需要经过开机检测。他还注意到,会场内有防爆犬、防爆小组在一旁待命,数条警犬在会场内巡逻。
安塔利亚G20峰会的会场安检也异乎寻常的严密,会场的安检甚至被隔离到会场之外。与会的央视记者称,尽管入驻的酒店离国际媒体中心只有10分钟距离,但他们每天都需要乘坐专车到“安检门”重复安检,再乘坐专车抵达目的地。安检程序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道安检比较简单,只需出示护照和记者证;第二道安检,则是要把随身携带的所有物品通过安检机检测,摄像机和电脑需要打开确定是否运转正常。
领导人保护:
五道防火墙保安全
对于主办国和与会人员来说,保障与会领导人的安全可谓重中之重。根据菲律宾国家警察署的安排,除了领导人下榻的每间酒店会安排100名警察执勤,国家警察署的高速巡逻组派遣842人为各国代表团和领导人的车队保驾护航。除此之外,按照国际惯例,为了保证国家和地区领导人的出行安全,一般有五道防火墙。
最后一道防火墙则是与领导人出行沿途的医院联系,准备好急救措施,准备好与领导人血型相同的血等,一旦领导人出事就可以及时进行抢救。
除了这三个安保圈子之外,还有情报为先和超前准备。即领导人在出行前进行情报信息的搜集和整理,再根据这些情报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这些准备工作包括领导人出行的道路必须进行事先的考察,包括地形地貌以及道路的宽度等。美国还会对经常扬言要杀了总统的人进行基本的定位,对其危险系数进行评估,再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第三层安保是在定点的范围内,检测监控周边任何可能对领导人构成威胁的地点,防止狙击手从远距离对领导人造成伤害。此次菲律宾的安保措施也沿用了这个惯例,即在领导人车队经过期间,附近所有高楼大厦的窗户保持关闭状态。2007年悉尼APEC峰会,有当地居民称,时任美国总统的小布什车队路过城区时,附近的手机网络都遭到屏蔽。
第二层就是让安保人员广泛跟群众密切接触,及时发现有可能对领导人构成的任何风险,对不正常的现象和苗头及时制止。这个层面的安保人员,分布范围更广,与领导人的距离没有固定的标准,身份不易识别,不细心的话,会以为他们也是群众。
五道防火墙中,首先是三层安保的圈子,第一层是领导人的贴身安保圈(即核心安保人员),他们必须随时紧随领导人左右,以防不测。他们的反应迅速,应变能力强,并随时可以牺牲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