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监控在反恐防恐中应用
    2014/6/23 16:18:00    关键字:视频监控,反恐防恐      浏览量:

  3月1日晚,昆明火车站发生严重暴力恐怖案件,10余名暴徒手持长刀,从站前广场到临时候车室、临时售票区、第一售票大厅,一路杀戮而来,惊慌失措的旅客纷纷被砍倒下。当公安民警到场处置时,暴徒仍持刀顽抗。警方在鸣枪示警无效后,果断击毙其中4人,击伤1人并抓获。短短12分钟的杀戮,造成29人死亡143人受伤。这是一起有组织的、严重的暴力恐怖袭击事件。

  传统监控系统面对恐怖袭击时的困境

  监控系统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走入人们的生活,历经模拟监控时代、数字监控时代、网络监控时代三个阶段的发展逐步壮大和完善。但受到经典监控模型的影响,现役的监控系统大多以满足实时监看和录像事后取证为主,而反恐防恐的核心却是"预警防范处置善后",尤其是前两步即预警和防范更是重中之重。这是以被动记录和事后查证为主的传统监控系统无法实现的,与反恐防恐要求的主动防控有着本质的差别。

  在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地昆明火车站,应用的还是原有的模拟系统,其突发事件预警能力和事后监控现场的还原能力已不能满足现代化的刑侦要求。昆明火车站这样人群高度密集的地方,如果安装了具备了高效的智能视频分析联动后端报警平台的完善系统,那么,就可以通过前端摄像机的图像采集,后端智能平台的数据处理,再通过双向语音对讲进行及时预警,或许可以避免更多的伤亡甚至生命。

  从智能视频防控的角度看案件发生的细节

  昆明火车站3.01严重暴力恐怖案件发生后,有媒体用"毫无征兆,昆明火车站被血洗"来描述案件发生时的突然和惨绝人寰。作为一个中国人,在看到这样的消息时愤怒、悲痛的心情无法言表。但作为一个交通安防从业者,却不得不怀疑媒体对实时描述的准确性,让我们来从智能视频防控的角度看看以下经历了这12分钟暴行的幸存者的描述:

  "3月1日,星期六,晚9点,昆明火车站。即将踏上旅途的人们,有的和同伴走在广场上,有的坐在临时候车室,有的在第一售票大厅排队购票,有的则在临时售票厅取票,有的在二楼候车大厅候车……

  旅客王定庚注意到,广场上有两个全身穿黑色衣服、蒙着脸的人,一步步迈向第一售票大厅。

  黑衣人身上藏着长刀。然而,手无寸铁的旅客们,起初并未意识到危险迫近。

  据央视报道,当晚,10多名持刀暴徒,从昆明火车站广场上的铜牛雕像处开始砍人。随后,暴徒进入第一售票大厅继续行凶,之后进入临时售票区杀戮。"

  (1)从幸存者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整个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非正常的人、行为、和现象如:

  人:两个人、全身黑衣、蒙着脸、侦破确定为新疆分裂份子

  行为:砍人、狂奔

  l现象:砍人事件一旦出现,势必伴随着乘客的逃散即人员骤散

  (2)我们再来看看暴徒行凶的过程:

  从昆明火车站广场上的铜牛雕像处开始

  随后,暴徒进入第一售票大厅

  之后,进入临时售票区

  综上,恐怖暴力事件发生前和发生过程并不是某些媒体口中报道的"毫无征兆",而是伴随着各种非正常的事件和现象,若我们有办法实时发现这些不正常现实,及时报送给铁路的安全及运营管理部门,马上启动恐怖事件应急预案,疏导乘客撤离,也许暴徒的罪行将止步在广场上,第一售票大厅、临时售票厅的伤亡将大大减少。亦或在暴徒踩点或黑衣蒙面进入火车站前广场时第一时间发现异常体貌预警,及时调派警力进行处置,也许就能有效的破获一次蓄谋已久的恐怖活动。

  高清智能视频分析能为反恐防恐做哪些事情

  尽管我们不愿意,但我们必须接受恐怖活动将长期存在,恐怖破坏已经常态化,内地反恐压力加大的现实。监控系统需要智能分析技术来提升自身在发生恐怖案件时的预警和防范效能,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当今的高清智能视频技术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1.人脸抓拍

  在满足视频分析条件的视频中锁定场景中出现人脸、完成人脸抓拍。

  2.人脸检测

  通过双目立体视觉技术实现对人体属性特征的提取,如性别、年龄段、身高、是否戴眼镜,是否具有典型民族特征。

  3.人脸比对

  将抓拍到的人脸与关注的人员库进行黑名单人脸比对,如恐怖分子嫌疑人库、在逃人员库等,根据设定的相识度阈值进行实时报警。

  4.单体及群体行为检测

  在满足智能视频分析的视频中自动发现奔跑,人员骤聚、骤散等行为,根据设定的规则进行实时报警。

  5.车辆检测

  在满足智能视频分析的视频中,抓拍车辆图片,并对车辆的特征属性进行提取,如车牌号码、车牌颜色、车身颜色、车型、车标等。

  从目前视频监控系统相关产品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种产品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高清晰的"眼睛"

  恐怖分子选择在晚上作案,并从广场砍杀到售票厅、候车厅,模拟摄像机在夜间的监控效果更加弱化,也让恐怖分子有了可乘之机。智能分析的前提是需要监控画面达到绝对清晰。

  作为整个监控系统的"眼睛",高清网络摄像机及高清智能球机对于人流量密集的公共场所,能够为刑侦人员提供清晰的取证。阵列红外设计,夜视监控距离远至120米,画面清晰自然,还可实现双向语音对讲,在遇到异常情况时及时捕捉画面。

  高清综合管理平台

  高清综合管理平台,从安防角度来说,视频监控也只是安防系统的一部分,而综合管理平台,是将视频监控、报警系统、门禁系统、对讲系统、广播系统、停车场系统等多个子系统进行统一接入管理的大型平台,设置各个系统的协同工作,使监控和管理人员可以更好的掌控整个系统,使整个大系统真正智能化。运用专业的监察设计,能够更好的应用于火车站、机场、码头等公共场所,助于预防暴恐袭击。

  智能分析服务器

  智能分析服务器针对高清、数字监控系统的系统设计,在高清监控系统中,前端视频数据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传输到监控平台。智能视频分析服务器直接连接网络高清摄像机获取实时视频,也可以通过对接监控平台获取前端视频。对人脸检测、事件分析检测、滞留预警,人员行为、入侵、人员流量等进行综合分析预警。

  回到昆明事件的场景,可在系统中对关键信息进行定义,比如,当发现蒙面、挥刀、行为异常等画面时,系统会发出报警,并启动紧急预警装置。

  火车站安保系统数据分析

  1.事前·预警

  实时监测进入车站范围的人员和车辆,发现潜在威胁人员、恐怖嫌疑人员、在逃嫌疑人员、徘徊嫌疑车辆时,及时向指挥中心发出可疑预警信息,供指挥中心出警决策使用,有机会将恐怖事件扼制在萌芽当中。

  2.事发(初始)·报警

  监测车站范围内人员非正常行为(如奔跑、人员骤聚、人员骤散等),及时向指挥中心发出可疑人员及行为报警信息,供指挥中心出警决策使用,将有机会为应对恐怖事件、减少人们的生命财产损失赢得更多宝贵时间。

  火车站智慧视频安保系统解决方案

  1.设计思想

  1)卡进出:对所有与火车站发生人员、车辆交换的点进行卡口监控,一旦发现潜在威胁人员、恐怖嫌疑人员、在逃嫌疑人员、徘徊嫌疑车辆时及时向指挥中心预警。

  2)控事件:对重点部位进行敏感事件监控,一旦发现人员奔跑、人员骤聚集、人员骤散等行为时及时向指挥中心报警。

  3)全监控:完成对火车站的视频全覆盖,对于站前广场采用多相机拼接的模式,实现大场景、高清细节图像在同幅画面中的显示。在发生恐怖事件需要疏散及警力调度指挥时,无需在多个相机间切换。

  4)重疏导:将乘客疏导系统与视频监控系统进行整合,相机可自带LED指向路标,在确认恐怖或灾害事件报警信息后,指挥员在中心的电子地图上划出疏散路线,可联动相机的LED指向路标,配合语音指引人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区域。避免人员因不熟悉火车站地形或方向而导致语音引导失效。

  2.方案设计

  1)根据火车站各场所特点选择可封锁的环境,在出入口和咽喉位置设置人脸抓拍比对系统(潜在威胁人脸检测、恐怖嫌疑比对、在逃嫌疑比对):

  2)在安检口进行人员安全检查过程,可采集旅客正面面部特征图像,以及行李数量和特征图像,实现人脸抓拍、人脸比对、黑名单注册、黑名单报警、人脸查询、搜索、录像关联等功能;

  3)对开放式的站前广场,建议配合物防手段、绿化带设置等方式约束人员进入广场的通道,在通道出入口和咽喉位置设置人脸抓拍检测系统(潜在威胁人脸检测);

  4)在站前广场、候车大厅等开阔区域,改变传统的视频轮巡监控方式,设置多台相机和视频拼接服务器(实现对大场景、高清细节图像在同幅画面中的显示);

  5)在售票大厅、候车大厅、站前广场的部分重要部位,设置全景监控系统、事件及行为检测系统(人员奔跑检测、人员骤聚集检测、人员骤散检测);

  6)在所有进出火车站的道路上设置机非人卡口(车辆徘徊检测、同时也可检测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闯入),在站属停车场设置出入口管理系统和停车场管理系统(停车场车辆、人员监管),实现对车辆的自动抓拍、车牌识别等,并要求能看清辆前排司乘人员面部特征;

  7)安装在火车站室内和室外的摄像机均集成路标指示灯,让摄像机成为人员疏导时的路标;

  8)移动执法人员可配备单兵手持终端,用于远程指挥和移动取证、通信交流。液晶触摸显示屏、3G、4G和Wi-Fi无线通讯模块、GPS模块、蓝牙模块,高清相机,可配备微型摄像头及耳机,实时的视音频信息传输、语音对讲等功能,适合现场取证、远程指挥等业务应用。

  3.具体布防

  1)通过"视频+物防"构造强密闭封锁区域

  其中乘客候车大厅、售票大厅为核心防护区,需要在候车厅大门、售票厅大门、安检入口部署人脸抓拍比对系统;候车大厅外近距离区域、毗邻的商户为重要防护区域,需要在行人通道处部署人脸抓拍检测系统。同时通过隔离护栏规范机动车下客区域和人员进出通道并部署人脸抓拍检测系统。

  2)通过"视频+绿化隔离"构造弱密闭封锁区域

  此类封锁区主要针对站前广场,通过物防设施或绿化带等方式,限制站前广场人员进入通道,在通道处设置人脸抓拍检测系统。

  通过视频、物防、绿化隔离等手段在火车站区域形成3道无形的封锁圈,在不影响人员集散的前提下,利用高清智能视频分析能够对进入内部区域的人员、车辆进行潜在威胁排查,从而提升对火车站视频安保系统在面对恐怖袭击时的预警和防范效能。

  随着安防建设进入深化应用阶段,应对恐怖活动将加速智能化进程。一线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后,遇到了视频数据分析难题,无法高效利用大量视频数据解决城市安全问题,因此,新一轮平安城市建设将更加侧重于软件平台的应用。而应对恐怖活动最有效的方式是事前预警,这就要求安防建设暂落后的其它城市镇乡等在初次投入时就注重智能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