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本概念 > 正文
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
中国安防行业网    2013/4/24 16:57:00    关键字:环境监测      浏览量:

  环境监测是指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现代科学技术方法,间断地或连续地对环境化学污染物及物理和生物等因素进行现场的监视和测定,作出正确的环境质量评价。随着工业和科学的发展,环境监测的内容也由工业污染源的监测,逐步发展到对大环境的监测,即监测对象不仅是影响环境质量的污染因子,还包括对生物、生态变化的监测。对环境污染物的监测往往不只是测定其成分和含量,而且需要进行形态、结构和分布规律的监测。对物理污染因素(如噪声、振动、热、光、电磁辐射和放射性等)和生物污染因素,也应进行监测。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确切地说明环境污染对人群、生物的生存和生态平衡的影响程度,从而作出正确的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监测的发展

  (一)环境监测发展的三个阶段

  1、典型污染事故调查监测发展阶段或被动监测阶段

  2、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发展阶段或主动监测、目的监测阶段

  3、以环境质量监测为主的发展阶段或自动监测阶段

  (二)发展趋势

  1、由经典的化学分析向仪器分析发展;

  2、由手工操作向连续自动化迈进;

  3、微量分析(0.01%~1%)向痕量(<0.01%)、超痕量发展;

  4、由污染物成分分析发展到化学形态分析;

  5、仪器的联合使用和电子计算机化。

  环境监测的目的

  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具体归纳为:

  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

  2、根据污染分布情况,追踪寻找污染源,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3、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和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

  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订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