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需求分析 > 正文
国家政策推动安防市场对RFID需求
中国安防行业网    2014/8/29 15:24:00    关键字:RFID,公共安全      浏览量:

  RFID技术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读写器、标签和其他外围设备。和传统条形码识别技术相比,它具有可一次性读取多个标签、穿透性强、可多次读写、数据的记忆容量大、容易小型化和多样化的形状、耐环境性等特点。同时RFID的发展和应用推广将是自动识别行业的一场技术革命。

  RFID技术作为一项目前最先进的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被公认为21世纪十大重要技术之一,已经开始应用于小额支付、生产制造、物流管理等领域,并取得一定经验和成果。九十年代射频识别使用在门禁系统中首先进入台湾市场,继而进入中国市场,如今RFID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从门禁管理、人员考勤、消费管理、车辆管理、巡更管理、生产管理、物流管理,皆可以见到其踪迹,二代身份证全面选用13.56MHZ的射频IC卡更是对RFID技术的推进,银行卡也开始逐步使用射频卡来代替原来的磁条卡,到今天RFID技术已经彻底融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事实证明,RFID对烟花爆竹和危险易燃品的管理行之有效。这些虽然是公共安全的组成部分,但并不是全部。公共安全涉及的面极为广阔。食品安全、财产安全、生产安全、交通管理等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公共安全,因此可以说,社会安全问题无处不在,而利用RFID来保障相应领域的安全也将无处不在。

  近几年,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公共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无论是各种盗窃、抢劫治安事件,还是食品安全、危险品管理等社会管理问题来看,公共安全问题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因此大力推进RFID在公共安全管理的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RFID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是我国第二代身份证普及和应用。第二代身份证使用了最先进的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身份证内嵌入了RFID逻辑加密芯片,具有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性价比等特点,正是运用这一技术,使得第二代身份证成为一张智能卡,截至目前,基本完成国内IC卡身份证的换发工作。

  另外,2000年后我国开始建立可追溯管理体系,把保障食品安全作为追溯体系实施监管的重点。2002年,国家有关部门启动了条码工程,积极推进食品跟踪与追溯工作。2009年8月,以商务部为主导,在全国范围开始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的试点工作,已进行了3批试点共35个城市,覆盖402个屠宰企业、350个大型批发市场、6390个标准化菜市场、3432个大中型连锁超市及7000多个团体消费单位。目前,首批10个试点城市已全部建成追溯体系并投入试运行,初步实现了追溯功能。食品的跟踪和溯源是RFID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主要应用方面。应用RFID系统可确保食品供应链的高质量数据交流,彻底实施“源头”食品追踪方案和在食品供应链中提供完全透明度的能力。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质量监控和追溯。

  201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移动支付体系建设,全面推广普及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加快其在城市不同交通方式中的应用。加快完善标准体系,逐步实现跨市域公共交通“一卡通”的互联互通。

  2014年交通运输部提出到2015年底,力争基本实现全国ETC联网,建立全国ETC联网运营管理机制。客车ETC使用率不低于25%,非现金支付使用率达到20%;建成较为完善的ETC基础设施网络,主线收费站ETC覆盖率达到100%,ETC专用车道数原则上不少于两入两出;匝道收费站ETC覆盖率不低于90%。初步建立全国收费公路联网数据服务系统,为国家公路网运行管理及政府行业监管提供决策支持。

  目前,国内推广力度最大的无疑是各级政府在公共交通和票证管理方面推广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电子门票、智能门禁系统等,同时还有在安全生产、危险品安全管理等方面也实施了一系列的试点工程。这些工程推动了RFID技术在社会和组织机构公共管理中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公共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提高了基础服务设施的使用效率和整个领域的管理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

  从政府政策来看,国家大力推动RFID在公共安全管理的应用,将会是RFID蓬勃发展的一剂强心针。同时,RFID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公共安全本身就是一个促进,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