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场馆安防工程建设情况及典型案例解析
安防行业网    2014/6/23 15:54:00    关键字:奥运场馆,安防建设      浏览量:

    一、奥运场馆安防工程建设分析
  (一)奥运场馆建设总体情况
  2008年奥运会28个比赛项目使用37个比赛场馆,奥运比赛场馆建设项目分布在北京及青岛、香港、沈阳、秦皇岛、天津、上海7个城市,有26个比赛项目的比赛安排在北京的31个场馆,帆船、马术比赛和足球预赛安排在京外的6个赛场。北京的31个场馆相对集中于北京的4个区域: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西部社区、大学区和北部风景旅游区,总体布局呈"一个主中心加三个区域"的格局;此外,还要改造59个训练场馆及配套建设残奥会专用设施。
  奥林匹克公园是举办奥运会的"主中心区",地处城市中轴线北端,面积1135公顷,包括680公顷的森林公园,405公顷奥运中心区,内有13个场馆,是奥运会比赛项目最集中的地区,奥运会60%的金牌将在这里产生。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赛后将成为一个集体育竞赛、会议展览、文化娱乐和休闲购物于一体,空间开放、绿地环绕、环境优美,能够提供多功能服务的市民公共活动中心。"西部社区"有9个场馆,其中新建五棵松体育中心,赛后将成为市区西南部群众文体活动场所。"大学区"包括首都体育馆等4个场馆,赛后将成为大学及社区文化体育活动的场所。"北部风景旅游区"有水上运动中心等场馆,便于以后发展郊区旅游业。此外,在其他地区,改扩建工人体育场等4个场馆,为相邻地区群众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创造条件。
  (二)奥运场馆安防工程需求特点
  1、“9.11”事件之后,奥运会面临的严重恐怖袭击威胁,对场馆安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人和物的防范要求更高了,甚至需要考虑地面、天空、水下等多方位的危险,安防系统的建设越来越需要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防范。
  2、场馆作为一种特定的智能建筑或智能建筑群,具有大空间/大水体、人员集中聚集等特殊性,JGJ31-2003《体育建筑设计规范》规定了一套分级要求,即根据体育场馆的主要使用要求划分为"特级"、"甲级"、"乙级"和"丙级",相应的对包括安防系统在内的智能化技术系统提出了有关要求。
  3、奥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会一般根据比赛和训练的使用要求将场馆划分为不同功能区域,如:"竞赛区"、"观众区"、"运动员区"、"场馆运营区"、"竞赛管理区"等。对于这些不同的功能分区,应根据其不同的用途和服务对象,合理地确定安防设施的分布、数量和技术规格。
  4、奥运会这类大型赛会毕竟是短期活动,出于赛后运行或投资主体等多方面的原因,大型场馆群里的场馆设施一般分属不同业主;安防系统建设既要保障赛时统一一致的安保要求,又需兼顾赛后独立运行的需求。
  5、高科技的进步使得本次奥运会建设了一些异形建筑,这些建筑使用了不少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相应对安防系统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三)奥运场馆安防工程建设情况
  相比较雅典奥运会而言,北京2008奥运会的场馆安防工程或者说整个奥运安保工程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即整个奥运会安保虽然是多方参与、分层次分工协作的体系,但并不单独依靠一个单一技术系统进行支撑,对应到场馆安防系统也是如此。以奥林匹克中心区为例,安保参与方就包括武警、公安、消防、警卫局等多个单位,每个单位或多或少地建立了自己相应的安防技术系统,这些系统基本上互不统属,建设成本虽然高了一些,但能起到相互补充和监督的作用,安全防范效果更有保障。
  虽然在同一个场馆各安保参与单位的技术系统互不隶属,但并不意味着没有一个整体的紧密联系的安防系统,每家的技术系统内部都是完整而自成体系的,一般从下到上保持与平时编制一致的组织指挥层次,各个点采用同样的技术规格,这样工程实施和管理难度要比综合性的联合体系要低得多、效率可能更高。其中,作为整个安保体系的主体,北京市公安局建设的场馆安防系统技术系统最全、覆盖面最广;它涉及到比赛、训练场馆和新闻中心等重点场所99个;系统组成一般包括视频监控、门禁、巡更、周界入侵监测四个子系统,这些系统按照场馆群聚集情况进行配置,譬如奥林匹克中心区中鸟巢、水立方等场馆的视频监控系统是各自独立的,而周界入侵监测系统和门禁系统是共用的,当然在核心区还有一些门禁系统,不过这就属于特例了;以上所有系统在场馆都有一个指挥中心,然后汇总到仰山桥指挥中心,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公安场馆安防监控指挥体系。
  此次奥运场馆安防系统建设采用了一些比较先进的技术,譬如,部分场馆门票采用了RFID技术,每一颗RFID芯片因为具有一个全球唯一编码,并且还能加密存储人员姓名等信息,因此防伪能力大大增强;对危险物品的探测也使用了一些精密性较高的设备设施,对金属、液体和放射性物质的探测能力更强。
  二、典型案例--青岛国际帆船中心
  (一)总体介绍
  青岛国际帆船中心是青岛市举办2008年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第十三届残奥会帆船比赛的场所,中心位于青岛市浮山湾畔,建筑面积共约12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奥运村、运动员中心、后勤保障中心、媒体中心、行政与管理中心五个单体建筑,另外还包含测量大厅、陆域停船区地下停车场、基地园区辅助设施等其他一些保障比赛正常进行的各类设施。
  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智能建筑集成商之一,有幸承担了奥帆中心包括安防系统在内的弱电系统总集成,这是本届奥运会大型场馆群中少有的由单一厂商总承的弱电工程,因而技术门类较为齐全,系统整体性较强,规模也比较大,具有一定代表性。
  本项目是以电子Electronic、通信Communication、控制Control和软件Software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综合集成,青岛帆船中心弱电系统建设涵盖楼宇自控、安防监控、通讯网络、会议广播、机房工程和集成管理等方面,按专业技术和服务功能分为如下12个子系统或任务:
  1、综合布线系统;
  2、程控交换机通讯系统;
  3、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
  4、卫星接收、有线电视及VOD系统;
  5、停车场自动管理系统;
  6、安全防范系统(含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报警系统、门禁系统及电子巡更系统);
  7、会议室、多功能厅数字会议系统;
  8、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含室外广播系统);
  9、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系统);
  10、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11、楼宇智能化系统集成;
  12、弱电机房工程系统。
  (二)安防系统
  1、系统建设目标
  为保证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第十三届残奥会帆船比赛场地和参赛运动员生活居住场所的安全,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功能强大的安全技术防范体系,满足对各单体建筑安全和管理的需要,配合人员管理,实现人防与技防紧密结合。
  在奥帆中心的智能化建设中,安全防范系统占有很大的比重,这是因为:一、奥帆中心是人员、信息高度密集的场所,奥运安全面对的又是不可挽回和补偿的损失,风险很高,是国际、国内上上下下关心的重点问题;二、整个奥帆中心由五个单体建筑组成,各单体建筑在奥运期间功能不同,安全要求级别不一样;运动员中心、比赛场馆、奥运村作为奥运期间主要的比赛场所和运动员居住中心,对上述地方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将不同于一般的智能建筑。
  安全防范系统是奥帆中心智能化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整个青岛城市安全与保卫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建设一个完整的、集成的、可靠的、易操作的安防系统,使其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对整个奥帆中心进行监控和管理,并接入奥运会安防指挥中心智能化管理系统,是建立安防系统要达到的目标。安防系统既是保证场馆功能正常的重要保障部分,也是一旦紧急情况出现后的应急反应和指挥控制系统,同时,安全防范系统对维护建筑物内VIP、观众、记者、管理人员及外围服务、保卫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赛事的有序进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系统设计要求
  奥帆中心安防系统的设计主要围绕着预警、反应和灵活这三个主要要素进行:
  预警:及时、准确的发现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存在和判断其发展趋势,主要从周界防范系统、电视监视系统和巡更系统进行及时的预警,在危险事件尚未发生时提前告知安全保卫人员,将事件扑灭在萌芽状态,确保中心在奥运会期间的安全。
  反应:快速、有效的消除不安全因素和控制其发展。特别是对突发事件能作到快速、有效的反应。奥帆中心的安全防范系统建立一个主控中心和多个分控中心,并与当地安全单位联网,面对突发事件能快速有效的反应,将突发事件的危害性降低到最小。
  灵活:体育场馆的安防系统与通常的系统不同,它在一段时间内高密度的使用,又会出现长时间的空置,因此,在设计上需考虑设计一些移动的、可临时设置的方案,针对奥帆中心安防系统的设计,建立的分控中心可以在奥运会结束后撤消。
  3、系统特点
  (1)弱电系统一体化集成
  系统设计采用一体化的设计思想,即包括安防系统在内各弱电子系统均作为场馆智能化系统的有机部分整体考虑,集成在统一的网络平台上,而不是将各系统孤立的考虑来设计。这是"科技奥运"设计理念的具体体现,安全防范系统也确实为奥运赛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通过该系统及时发现了一些问题,如赛艇固定不牢导致漂离、证件丢失等。
  (2)赛时运行和赛后利用需求兼顾
  奥帆中心的几个主要建筑在赛后有不同的功能定位,奥运村和运动员中心赛后功能为五星级酒店,后勤保障中心赛后功能为青岛国际帆船中心物业管理中心和商业使用,媒体中心赛后功能为国际游艇俱乐部。本着既满足赛时集中使用又满足赛后分立利用要求的原则,太极公司在设计时重点考虑赛时和赛后的不同应用转换,设计总原则是"分区管理,全局协同"。赛时在各单体内设置分控中心、奥运村内设置主控中心,通过网络将整个智能化系统联成一体,赛后各单体内的分控中心可独立运行,即保证了赛时安全保障的需求,也满足了赛后各单体的运行需求,节约了赛时和赛后的管理和运行成本。
  对上述两个工程特点,太极公司主要是依靠多年从事智能楼宇领域系统集成和产品开发积累的技术和经验,以承担的科技部奥运专项科研课题"奥运场馆中央监控管理系统"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再根据青岛奥帆中心的实际情况进行裁剪而实现的。
  奥运场馆中央监控管理系统采用基于网络的分层集成结构,分为管理层和监控层,对奥帆中心内各场馆建筑中的各种运行支撑系统,如楼宇自控,安全防范、火警消防等进行一体化集成管理,从而规范管理流程、降低管理的复杂度、提高管理效率,节约人力、物力,降低运行成本,使场馆运行环境更加稳定可靠、高效安全。借助该系统,奥帆中心的弱电集成达到了以下功能目标:
  对楼宇自控、安全防范、火灾报警等场馆运行支撑系统集中监控、统一管理其报警事件,各子系统之间可以进行事件联动响应,并进一步对安防、火警等方面的紧急事件提供应急预案;从而降低场馆运行支撑环境的管理复杂度和强度,加强管理力度,保证奥运会期间场馆运行稳定可靠、高效安全。该系统和以往同类系统相比,主要的改进在于真正实现了对各运行支撑子系统的一体化集成而不是子系统的简单堆叠,特别是对各子系统的报警事件实现了统一管理,并提供了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将系统实时监控和设备运行维护相结合,并且通过专家系统提供决策支持,包括故障诊断分析、系统运行和维护的优化方案。在此基础上扩展了对场馆物资和员工的管理,构造一个包含人员、物资设备、技术、流程等各种管理要素的场馆一体化运行管理解决方案。通过该方案,可以精简和规范对场馆运行环境的管理流程,将人为因素的对管理效率的影响降到最低,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能源、人力、设备维护等方面的管理成本。所以,该系统既能服务于奥运赛事,也能供场馆在赛后继续利用。
  针对奥运会的要求,该系统提供了供多级管理层次的级联和信息查询交换接口,以适应场馆群乃至赛区运行和安防保障体系的在管理上的伸缩性。由于该系统是一个通用的可扩展的场馆专用运行管理软件,它一次开发,多馆复用,从而部署了该系统的场馆都将具有统一的对外交互接口,便于奥运会期间各场馆和其他赛事参与或管理部门之间的协同,降低赛事组织管理的复杂度和成本。
  4、建设范围和内容
  青岛国际帆船中心安全防范系统建设范围分为室内和室外两部分。
  (1)室内部分:
  奥运村、运动员中心、后勤保障中心和媒体中心四个单体建筑主要在大楼主要出入口、地下停车库和各楼层进出口、重要设备用房、机房、走廊和电梯轿厢等重要场所。
  (2)室外部分:
  从奥运纪念墙向北延伸到澳门路,向东延伸到澳门8路,向南延伸到燕儿岛山南侧、主防波堤、测量大厅码头。
  安防系统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周界入侵报警系统、电子巡更和门禁系统等,要求各个子系统既可独立运行,又可统一协调管理,形成一个多功能、全方位、立体化安全防范自动化系统,从而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功能强大的技术防范体系,以满足奥帆中心对安全防范的所有要求,配合保安人员的管理,可实现人防与技防的统一与协调。
  (3)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对青岛国际帆船中心内各重要建筑物的主要进出口通道,人行楼梯,主要技术区域、重要非技术区域,电梯前厅、轿箱及中心周界进行电视图像监视,监视图像传送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对整个青岛国际帆船中心进行实时图像的监控和记录,使保安管理人员充分了解青岛国际帆船中心内的情况和动态。授权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浏览监控图像,以及调用历史监控图像资料。
  (4)防盗报警系统:
  主要在园区周界、出入口及重要部门设置防盗及安全报警装置;24小时监控,全面设防,无盲区和死角;并与电视监控系统联动;
  (5)门禁系统:
  对奥运村各办公室设置联网门禁,门禁系统与消防报警系统的实行联动。
  (6)巡更系统:
  在青岛国际帆船中心各单体建筑内和中心周界设置巡更站,监督巡更人员,保卫奥帆中心安全。
  三、小结
  智能建筑技术涉及面广,技术层次也比较深,太极公司在奥帆工程实施中采用了"奥运场馆中央监控管理系统"等一些创新的集成技术手段,这是该公司在大型建筑群弱电集成项目中首次采用这种分级的集中管控集成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相信必将推动智能建筑技术在场馆管理应用上的深入,促进智能建筑技术向集中监控、统一管理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