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场行情 > 正文
世界生物识别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安防行业网    2015/5/21 16:29:00    关键字:世界,生物识别,市场现状      浏览量:

  一、全球生物识别产业总体态势

  生物识别技术发展历史悠久,1900年出现了指印区分系统,1965年实现了近81万人的指印分类系统。1971年,第一篇关于人脸识别的论文发表。上世纪80年代以来,虹膜识别算法及系统得到了实现。生物识别近年来更是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在维护国家安全、个人信息安全、航空安全、救援物资发放和医疗等方面,表现出了重要的作用,许多国家加大了研究生物识别系统的投资力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国际生物识别集团(IBG)最新权威报告《生物识别市场与产业报告2009-2014》显示,2009年全球识别产业收入为34.22亿美元,预计2014年这一数值将达到93.68亿美元(见图1)。作为21世纪的一个朝阳产业,生物识别技术已进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呈现出网络化、非接触、多模态等趋势特征。

  (一)网络化

  可以帮助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实现终极发展目标,即人们可不必携带任何辅助的身份标识物品和信息,仅仅利用个人的生物特征便可以物理访问控制与逻辑访问控制,大大提高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商业前景;

  (二)非接触式

  例如人脸识别、虹膜识别、声音识别等,使用户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留下印痕,可以有效地防止用户泄露个人生物特征信息,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能;

  (三)多模态(multi-modal)

  指综合利用来自同一生物特征的多种识别技术,或者来自不同生物特征的多种识别技术,对个人身份进行判断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为提高系统的高安全性与防伪能力提供了技术保障。

图1:全球生物识别产业收入(2009-2014年)

  二、主要国家和地区生物识别市场现状

  据国际生物识别集团(IBG)最新权威报告显示,目前生物识别产业中,北美占据份额最高,达到33.5%;亚太地区随后,为23.8%;欧洲、中东和印度、中南美洲、非洲依次为16.5%、11.0%、9.1%和6.1%(见图2)。

图2:主要国家和地区生物识别产业市场份额

  (一)美国

  美国是全球最主要的生物识别市场,规模达到10亿美元左右,除了商业用途比较普及之外,政府也是生物识别技术最大的用户。“9·11”事件后,全美115座机场和14个主要港口设立了“美国访客和移民身份显示技术”系统,可以进行指纹识别,及虹膜识别、面部图像扫描以及掌纹识别等。而27个免签证国公民前往美国,必须持生物识别护照。为了加强安保防范,国土安全部投入100亿美元实施了大规模美国访问(US-VISIT)计划,开展生物识别系统的研究。该计划具有生物识别数据的收集和储存功能,并为决策者提供数据分析。目前,每天约有3万名联邦、州和地方政府的授权用户查询US-VISIT的数据。

  (二)欧洲

  欧洲各国政府通过严格的安全标准和特殊规范,使得欧洲地区的生物识别技术市场在近年内取得了快速成长,2010年市场规模超过6亿欧元。除了推行国际民航组织(ICAO)和生物识别应用程序接口联盟(BioAPI)等行业组织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外,欧洲各国在普及生物识别护照、国民身份证计划和第二代申根信息系统的同时,积极推动生物识别技术产业的发展。Frost&Sullivan公司的研究显示,目前欧洲市场关键的增长领域包括非指纹自动识别系统(Non-AFIS)、指纹自动识别系统(AFIS)、面部识别、扫描眼(虹膜和视网膜)、掌形、声音验证和签名验证等。

  (三)印度

  目前,印度生物识别技术市场仍处于萌芽期。国内主要的生物识别解决方案提供商有Bartronics、Bioenable Tech、Jaypeetex和融合(Fusion)生物识别公司等,主要生物识别技术系统集成商有Zicom、Datamatics、Johnson控制等公司。印度政府和私营企业对生物识别技术的高度认可,推动了市场的快速发展。印度生物识别市场现在仍集中在指纹技术,未来有望在虹膜识别技术上有所突破。此外,为解决身份被冒用而阻碍国家发展的问题,印度政府计划从2010年9月起将为全国12亿人口建立国民身份数据库,在全球首开用生物识别系统的先例。

  (四)中国

  我国生物识别产业,尤其是指纹识别技术领域,已进入成熟发展期,2009年国内市场规模约为19亿人民币,技术、产品和应用日渐普及。根据《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与现状》一文显示,2009年我国生物识别产业细分市场分布为:商业应用占84.9%,主要用于门禁、考勤和身份认证;公共和社会安全应用占4.8%,主要用于出入境管理和证照系统,治安管理;公众项目应用占4.5%,主要用于社保、医疗和教育应用;大众消费类应用占4.3%,主要用于指纹识别门锁、箱柜锁、电脑手机开机认证等;司法应用占1.5%,主要用于自动指纹识别系统(AFIS)和自动人脸识别系统(刑侦用途)。相较国外大部分应用都在政府和公共服务领域的重大型项目,国内市场超过90%均是小型商业部门应用,未来仍有巨大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市场相对单一,过于集中在指纹识别技术,今后在面部识别和虹膜识别等领域将大有可为。

  据国际生物识别集团(IBG)最新权威报告《生物识别市场与产业报告2009-2014》显示,在生物识别技术中,自动指纹识别系统(AFIS)和实时扫描占到最大份额,为38.3%;指纹识别占到28.4%;面部识别、中介软件、虹膜识别、语音、静脉和掌形识别各占11.4%、8.0%、5.1%、3.0%、2.4%和1.8%;其他方式占1.6%(见图3)。

图3:各类生物识别技术所占市场份额

  三、生物识别产业的全球发展态势

  (一)亚太区:2016年生物识别市场规模将超9亿美元

  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司的最新分析发现,2011年生物识别技术市场收入达5亿美元,预计到2016年,将以12.6%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达到9.05亿美元。随着亚太地区众多新兴经济体的发展,民族识别和边境安全基础设施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较之于北美、中东和欧洲市场,亚太地区的生物识别技术市场将迎来更快的增长速度。

  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司的研究分析师Susan Sahayan表示:“亚太地区的许多国家已开始实施国民身份证计划,进行居民识别和跟踪武装分子。然而,由于全球金融危机、政府预算紧缩以及实施全面的生物识别系统需要较高的初始投资,许多项目被推迟或搁置。”

  (二)北美:将成生物识别主要战场

  市场研究网站最近发布了其最新报告“下一代生物识别技术市场预测及分析(2012年-2017年)”。这份报告涵盖了各种生物识别验证技术,如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指纹识别、手掌识别、静脉识别、签名识别、DNA识别。而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和虹膜识别常用于大多数应用系统。由于高准确率和低错误拒绝率(0.0001%~0.94%),虹膜识别在不久的将来将显著应用。

  这份报告将生物识别技术市场划分为各种应用领域,如政府、国防、银行及金融、旅游和移民、医疗保健、消费电子、商业安全、家庭安全。由于安全威胁日益增多,如非法移民、ATM非法交易等,都推动着生物识别技术市场不断发展。该市场的主要驱动之一是政府在全球范围内的生物识别技术投资。生物识别技术主要用于政府、旅游、移民、银行和金融及国防等。

  本报告涉及生物识别技术市场的所有驱动因素、限制以及机会,并概况生物识别技术领域的主要企业。这份报告提出了生物识别市场竞争格局,包括关键增长战略,制定了生物识别技术市场的整个价值链,并通过Porter五力模型分析了生物识别技术市场。报告预计,2017年全球生物识别技术市场将达到138.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估计18.7%。北美市场将成为生物识别技术市场的主导。

  (三)欧洲:严格规范助力生物识别市场成长

  欧洲各国政府通过严格的安全标准和特殊规范,使得欧洲地区的生物识别技术市场在近年内取得了快速成长,2010年市场规模超过6亿欧元。除了推行国际民航组织(ICAO)和生物识别应用程序接口联盟(BioAPI)等行业组织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外,欧洲各国在普及生物识别护照、国民身份证计划和第二代申根信息系统的同时,积极推动生物识别技术产业的发展。Frost&Sullivan公司的研究显示,目前欧洲市场关键的增长领域包括非指纹自动识别系统(Non-AFIS)、指纹自动识别系统(AFIS)、面部识别、扫描眼(虹膜和视网膜)、掌形、声音验证和签名验证等。

  四、全球生物识别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一)各国政府和行业组织将对推动产业发展起到巨大作用

  各国政府出于国家安全考虑,实施的生物识别护照、国民身份证计划等政策很大程度上对生物识别技术的研发设计、普及应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国际生物识别和鉴定协会、生物识别联盟、生物识别应用程序接口联盟等行业组织在行业标准制定、交流培训、协调政府与产业界等方面也功不可没。

  (二)自动识别技术相互整合,产品趋于复杂化

  自动识别技术相互整合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一方面,生物识别技术与其他的新兴自动识别技术,如射频卡、智能卡、二维条形码、RFID等未来有进行结合的可能;另一方面,不同的生物识别技术,如指纹识别、虹膜识别、语音识别等互相结合,形成多重生物识别技术,能大大提高识别的准确性。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厂商都把注意力投向了复杂大系统、多重生物识别技术(multi-biometrics)融合的中高端产品及应用。

  (三)行业内并购重组频繁,寡头化发展明显

  近年来,全球的生物识别技术主要企业通过有计划、频繁地进行同行并购、重组,目的在于获得多种技术,用以开发多重生物识别融合产品,并且减少竞争对手,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目前,全球规模以上的生物识别技术企业仅有20家左右。未来行业内并购重组仍将继续,寡头化发展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