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缺乏IT技术沉淀 自主创新能力差
IT即信息技术的简称(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安防虽然是一门跨学科的行业,涉及电子、信息等,尽管与光电、音视频传输、网络、通讯等技术有一定的关联性,或者说是这些技术的延伸,但又不完全等同于这些技术。但却因为一直相对缺乏核心技术,如芯片技术、视频压缩技术等一直受制于人,现在面对新兴的IT技术,更显得力不从心,在行业创新、技术攻关上有待加强。
其实IT技术渗透到安防领域中早已有之,芯片技术、视频压缩算法等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的安防技术领域,安防产品的智能化、网络化更是将安防技术带向了高技术领域,并转向更多、更新的IT、生物智能等高科技范畴。
二、标准不健全 市场秩序不规范
传统的安防行业往往自成格局,标准各不相同,模拟监控也叫高清,网络监控也叫高清、NVR、PDVR哪个是标准化,都是厂商自创而来,完全缺少IT行业里的规范和标准。安防行业要想成熟,并最终实现平台化,走IT之路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安防IT化并不是IT行业将安防行业“并购”而是“合作”。安防借助IT新的技术优势和规范,加快安防行业快速标准化、规模化的诞生。对于安防行业来说,IT行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是必须要转型的方向。
中国的安防行业相对处于较为混乱的状态,由于人脉、用户习惯等诸多因素影响,没有可供比较的通行标准。而市场格局的极度分散和通行标准的长期缺失,不仅使每个细分行业都有着各具特色的用户需求,而且每个服务企业也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企业规范和技术标准。
标准是要为整个产业发展服务的,这项工作的难点就在于如何建立一套合理的、制定标准的方法。如何梳理整个产业的各个细分区域,摸清各应用领域和企业的成熟经验,并总结优化,而后形成共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步。安防行业的服务标准一定是具有“行业示范性”的信息化推进标准,因此服务标准就必须具有公信力。先前的政府主导标准制定的模式在当前的情况下就不太适应了。“应该让企业牵头来做标准,并建立合理的机制,在差异化的业务中提升共性的规则。”但IT给安防带来的更有深远意义的变革或将体现在其一直无法解决的问题上--标准化。
传统安防行业在标准方面非常匮乏,而且使用的是不能与其他产品集成的封闭式的专有解决方案。在今天看,各行各业的诸如视频监控等安防业务均已越来越明显地、普遍呈现出联网需求,业界也一直试图找到适合消费者需求的解决方案。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仅仅创造了基于RS485的使用网络链接模块的第二代系统,这些解决方案更多的是基于模拟摄像机,不具备更大的商业价值。
而安防产品IP化以后,所有的设备都通过标准的互联网协议进行互联,只有相互开放才能进行连接,加上Sony、Axis等行业大厂正在制定网络接口的技术规范,而电信运营商、地方机构也在制定技术标准,这些都将加速网络监控产品的标准化。在用户需求成为最根本的推动力,以及IT化的安防大背景下,安防标准化工作将一改往日踯蹰不前的状况,大步前进,实现真正的标准化。
三、专业人才短缺 IT人才匮乏
安防行业本身就是一个新的技术门类,不是一个独立的技术学科,再加上不是主流技术,因而过去得到的社会的重视度不高,大专院校或科研机构也少有专门的安防技术专业或研究机构,因而安防行业的研发人才多由电子或通讯等行业转行而来,真正的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十分匮乏,安防专业研发队伍的整体水平需亟待提高。
再加上传统安防企业在IT化过程中,伴随着安防子系统间的融合力度越来越大,系统项目集成度越来越高,日益缺乏开发对应产品或解决方案的技术人才。缺乏IT领域的人才储备成为其发展的重要缺陷之一。
四、资金短缺 融资困难
资金问题一直是困扰安防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根据安防行业“十二五”规划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安防企业已达到3万多家,其中民营中小企业占到绝大多数,另外还有一些小微型企业,安防中小企业在解决社会就业、发展地方经济和聚拢一些特色优势产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近两年,国内物价持续上涨,人力成本持续走高,再加上政府为稳定经济,持续收紧货币政策,导致企业贷款利率不断提高,民间资本利率也不断上扬,另外人民币汇率不断走强,企业出口贸易越来越艰难。这些都致使以制造业为主的安防企业举步维艰。再加上安防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高,再加上本身企业底子薄,融资成为一种恶性循环,造成了资金短缺,严重影响了安防企业的发展。
五、思维定性固守 需要打破传统观念
传统安防企业都知道IT化的趋势,也在努力往这个方向去发展,但除了少数的DVR或行业系统方案解决商之外,多数本土企业难以实现向大型产品或系统产品的跨越,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就因为传统安防企业存在天生缺陷。这种天生缺陷,不仅是资金、人才与技术领域的沉淀缺乏,还包括传统安防企业形成的诸多定性思维,例如在制造、产品系统、解决方案等方面的认知上,不少传统安防企业思维陈旧,固步自封。由于这些固步自封的定性思维影响,传统安防企业在营销模式和企业管理架构等方面存在自我市场适应与调节能力欠缺。所以,在安防IT化的进程当中,传统安防企业总显得游离于事件之外,行动上总是慢上半拍,偶有一些企业下定决心进行变革,却又画虎不成反似猫。
六、服务观念差 需要提升服务功能
传统的安防企业,以产品制造和工程安装为主,而随着行业和社会市场需求的发展,安防服务被提上日程。
从国内安防工程市场的发展走势来分析,未来国内安防工程市场将呈现出专业越来越细分的趋势。不同的行业会有不同的安防应用需求,这种个性化的安防需求特征将促使安防工程项目日趋细分,不断走向整合。鉴于这样的原因,那些传统的安防工程企业的生存空间将会越来越狭窄,而那些具有智能建筑集成能力和信息系统集成能力的专业集成商和综合型运营商,将会获得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可以认为,专业集成商和综合型运营商将会是未来安防工程市场的主力军。
安防工程企业除了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之外,选择转型为安防服务商也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安防产业结构存在着诸多环节上的问题,其中安防服务业的滞后已经严重制约了整个安防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从国外的情况来看,安防市场上存在着“二八定率”,其中“八”是安防服务,“二”是安防产品,而在中国的情况恰好相反。放眼国内安防服务市场,专业的安防服务公司少之又少,这表明了安防服务业在我国有着无可限量的发展前景。
在全球经济已经高度融合的今天,应该用产业全球化的思维来调整安防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从完善我国安防产业链的角度来看,一些安防工程企业转型从事安防服务业无疑是一种必然的选择。目前我国安防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其发展空间相当大。除了从事安防工程的设计、施工实施之外,广大安防工程企业还应该大力开发安防工程后续服务市场。安防从本质上来看就是为广大用户提供专业的安防服务,真正的安防工程服务应该是运营加上安装和维护,这也将是安防工程企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安防服务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它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它包括安防咨询服务、报警运营服务、产品销售服务、系统集成服务、系统维保服务、设备维修服务、值机托管服务、远程照护服务和系统租赁服务等。今后,随着我国安防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内安防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程度也将随之提高。广大安防工程企业将会自发地转向安防服务领域,从而更好地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服务。
七、技术门槛提高,传统安防工程商需具备IT知识
转换到网络监控以后,涉及到的技术面更为广泛,需要集成商了解更多的设备和计算机网络知识。原来使用硬盘录像机,只需要请个电工拉条线,安装摄像头后,和硬盘录像机接上系统就能工作。但是采用网络监控,除了摄像机安装和布线外,需要工程人员进行网络设置,比如IP地址、端口、网络协议,还要懂得网络的规划、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选型,网络带宽的计算等等,这些都要具备大量的计算机与网络知识。如果不进行学习,或不招聘新的IT人员,很多传统的安防工程商将无法胜任视频监控系统的组建。由于IP化以后,设备的价格会更透明,市场也更规范,通过用户对安防市场不了解而随意报价,来获得高额利润的传统方法将难以实现。
另外,监控IP化以后,大量的IT系统集成商可以轻易进入传统的安防工程市场,而且他们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综合实力上来说,都比大多数安防工程商强很多,在项目竞争上更有优势,这些都会加剧传统安防工程商的生存危机。
八、IT设备和家电制造商抢食安防蛋糕 面临多方激烈竞争
安防市场以前对于IT厂商,或家电厂商可以说过于狭小,加上产品难以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因此难以吸引这些巨头进入。但是监控IP化以后,安防容量将会越来越大,加上产品标准化、市场规范化,以及更高的毛利率,这些因素会吸引IT、家电巨头进入。这些厂商经过激烈市场竞争的洗礼,在营销、品质、成本控制、研发等各个环节都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加上自身强大的资金和品牌实力,一定会对现有的安防厂商造成强烈冲击。在安防行业,目前的龙头企业每年销售额也不过十几亿,相对动辄几百亿、上千亿销售额的IT、家电大厂商来说,真是小巫见大巫。 而且这些IT厂商加入以后,会反过来用他们原有的运作模式改造安防市场,使安防产品IT化趋势加速,最后使安防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利润率更低,中小企业生存更为困难。
对于传统的安防厂商来说,面对这样的竞争压力,可选的市场策略有:强强联合、走专业化路线、“傍大款”。传统的安防企业可以通过并购与联盟的抱团方式来提高整体实力,对抗IT厂商的竞争。对于不能强强联合的企业来说,可以走专业化路线,在细化市场上拥有独特的竞争力,毕竟安防市场项目化定制需求会比较多,小公司可以谋求在特定的行业做深做实,细致了解客户需求,积累丰富的应用经验,而这些经验大公司光靠资金在短期内是很难获取的。如果前两条路都行不通,还可以“傍大款”,直接被其他大公司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