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导语 > 正文
反恐新形势下安防将发挥更大作用
    2014/6/23 15:00:00    关键字:反恐,安防      浏览量:

  自北京“10·28”暴力恐怖案件(注:指10月28日金水桥汽车冲撞事件)发生以来,东突恐怖组织头目在境外叫嚣,鼓动恐怖分子用自动武器来实施恐怖行为,实际上暗示了用更残酷、更残暴的手段来制造恐怖袭击。而最近发生的昆明火车站“3·1”严重暴力恐怖案、乌鲁木齐“5·22”严重暴力恐怖案件,正表现出了恐怖手段的升级,暴力破坏性的增强,也侧面反映出境外恐怖势力对境内恐怖分子的鼓动和影响。

  严峻的反恐形势和日趋多元化的暴恐活动手法要求我国必须进一步加大专业反恐力度,采取铁腕手段打击极少数极端势力,切实保障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在一系列暴力恐怖事件发生后,中央和各地政府相继采取了各种举措遏制暴力恐怖事件的发生,各地公安机关及武警全面落实反恐防范措施,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犯罪,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地陆续升级安保措施,加强各重点区域的安保工作,警察配枪巡逻,整个社会对公开部署反恐措施拥有了空前的积极性。

  加强人员巡逻等安保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遏制局部重点区域的极端事件,但人防在安全防范方面有巨大的局限性。5月份,山东省委政法委召开全省维稳反恐工作视频会议,会议要求要落实重要目标重点部位安全防范措施,全力消除火车站、汽车站、机场、码头和城市广场、商业区、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漏洞隐患。要充分利用公共安全视频图像系统,及时发现行迹可疑人员和物品,按照1分钟到达事发现场的要求,做出警力和保安力量部署。自5月23日起,乌鲁木齐公交系统安检全面升级,乘坐BRT快速公交的乘客,禁止携带液体和打火机乘车。

  技术防范手段作为人力防范手段和实体防范手段功能的延伸和加强,是对人力防范和实体防范在技术手段上的补充和加强。通过人力防范和实体防范在探测,延迟,反应三个基本要素中间不断增加高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探测能力,延迟能力和反应能力,使防范手段真正达到预期目的。

  多年来,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始终是安防市场最大的采购商。与平安建设有关的项目在最大程度地刺激和带动着安防行业的发展,而反恐,更是直接关系到这其中的一项重大因素。

  5月6日,中国公布了首部《国家安全蓝皮书》,该书由国安领域专家研究完成,对中国国家安全形势进行回顾、评估与分析,并提出对策思考。蓝皮书一经发布即引起舆论高度关注。严峻的反恐形势和日趋多元化的暴恐活动手法,都要求中国必须进一步加大专业反恐力度,采取铁腕手段打击极少数极端势力,切实保障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近年,中国政府正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提升反恐能力,全力打击恐怖势力。

  近期公共安全事件的频发,各地也进入了紧张及全面的防范状态,最显著的一个现象便是从北上广到小县城,街面警察人数在以看得见的方式增长着。武警、民警、特警、民兵,各种混搭;从高清卡口类的技防建设到钢叉、防弹衣等实体防护的混合推进,都在展示反恐对安防建设带来的直接推动。各地在人员密集公共场所开展安全检查成为各级安全部门加强安全监管的的重要手段,其中火车站售票大厅开启安检程序正是受3月1日昆明暴力恐怖事件的影响。

  新形势下的恐怖袭击及其他公共安全事件对国家的反恐行动带来严峻挑战,而所有的应对方案中首当其冲的是必须先发制人,在祸患发生前就加以预防。频繁爆发的恐怖案件对事前安防,事后防暴处置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优秀的安防设施将是保障这种目标实现的重要一环。无论是在防范或是打击犯罪方面,安防手段都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特别是随着城市安全化建设要求的不断推进,人们生命财产受到威胁之时,安防更应发挥其原有本色。

  本专题将梳理我国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针对暴恐事件作出的各种举措,重点介绍分析安防在暴恐事件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在未来反恐新形势下安防产品技术该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