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会议动态 会议概况 会议日程 参会供应商 到会嘉宾 会议现场 贸易洽谈 工厂参观 现场花絮

安防打假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安防 文/刘立峰 [作者]本站编辑  [发表时间]2009-8-6 14:23:00

   

    国内安防行业经过30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已步入全面发展的“大安防时代”。行业的高速发展让人振奋,催人奋发,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其中夹杂着一些不和谐的元素:假冒伪劣产品横行、侵权案件时有发生……,这些不良行为,既损害了被侵权企业的应得利益,同时也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可以说,在安防业内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一、安防业知识产权的现状

    伴随着国内安防行业的发展壮大,业内知识产权侵权的现象也逐渐多了起来。笔者对行业内近几年关于知识产权纠纷的重大案件进行了不完全的搜集和整理,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知识产权所包括的四大类别(专利权、商标权、商号权和著作权)中,关于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的权利纠纷,在安防行业内都已经有案例发生,其中又以专利权的纠纷为最多;可以预见,有关知识产权的另一主要类别,即商号权(又称厂商名称权)的权利纷争,随着安防企业打造企业品牌进程的加快,该类权利纠纷将来可能也会发生。比如说,像名称中带“冠林”字样的安防企业,国内目前就不知道有多少家,这都是未来可能产生权利纠纷的隐患。

    可以说,国内安防行业的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仔细分析,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中国的安防行业发展时间较短,相关法规还不健全,行业内还没有形成尊重知识产权的良好风尚(国内不少行业也是这样);其次,中国大部分的安防企业是从做OEM起步的,且中小企业为数较多,它们对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了解几乎是空白,“无知者无畏”,从而可能会发生侵权的事情;再次,国内的安防产品技术含量普遍不高,且同质化现象严重,这也导致企业误以为其中的技术是“公用”的,从而无意间形成对知识产权的侵犯;最后,国内企业申请的知识产权中,多数属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权,其稳定性相对不高,也给个别不良企业侵权提供了“可乘之机”。

    对知识产权的漠视和不尊重,扰乱了安防行业正常的市场秩序,造成了企业间不公平的竞争,遏制了行业内创新的动力,长此下去,势必会成为制约企业和行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二、知识产权保护的难点分析

    从近年来业内产生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的处理结果来看,不论原告是自然人还是企业法人,彻底取得维权成功的案例都不多,自然人大多败诉,企业法人相对好些;从处理过程来看,大多也是艰辛漫长。由此可见知识产权保护的难度之大。笔者通过对业内多起侵权案件的分析,认为知识产权保护之所以困难,大概有下面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申请的知识产权自身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业内申请的专利多数属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类别的专利权,其中的技术含量相对不高,其稳定性也不高,这类专利权在权利纠纷案件审理时被宣告无效的可能性比商标权被撤消的可能性要大;另一方面是国内安防企业在专利申请时,往往是在一项专利申请中写了很多条权利保护,但如果别人只侵犯了其中的几条,法庭审理是就可能会判定为不算侵权。比如在邱亮南“红外线防盗网”案件中,法庭审理时就以“被控侵权产品的技术特征与涉案专利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必要技术特征不完全
相同或等同,被控侵权产品的技术特征未完全覆盖涉案专利的保护范围,被控侵权产品未落入涉案专利保护范围”为由而判定邱亮南诉称某公司生产的被控侵权产品侵犯其专利权的理由不能成立。

    二是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不够。国内的安防企业大多规模较小,每家企业申请的知识产权数量也较少,这自然难以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导致相应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也大多没有设置,知识产权的申请、保护也没有形成一整套的流程。一旦发生企业的知识产权可能被侵犯的事情时,企业便会惊慌失措,“急病乱投医”,往往会聘请一些缺乏专利知识、专利诉讼技巧和技术背景的代理律师,从而可能在诉讼请求及范围、取证与举证、启动无效程序、使用先用权和自由公知技术抗辩、等同原则适用等方面出现重大失误,造成败诉。

    另外,少数从业者自律性较差、低价的假冒伪劣产品横行、行业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对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较轻以及地方保护主义思想的作祟等不良因素,也都加大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难度。

 

上一篇: 用好商标武器,完善品牌体系 2009-8-6
下一篇: 安防行业需“全民打假” 2009-8-6

展会动态
关于洽谈会
洽谈会特色
作为采购商
作为供应商
参会范围
我要参加
会场示意图
在线预约
展会日程
 
关于我们 | 服务细则 | 服务说明 |站点地图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支持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 主办单位: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
电话:010-6873058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87号国际财经中心C座1401
承办单位:中国安防行业网 电话:010-63326302
版权所有:北京寰岛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577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