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也“震”出了一些“商机”,很多厂家借此炒作“地震警报器”,网上有不少供求帖。在百度上一搜“地震警报器”,居然有78万余条,价格在8元到2300元不等,阿里巴巴还出现了该类销售网店。
这些信息的发布日期都是在汶川大地震以后,地震警报器真的能防地震吗?为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成本10元转让费20万
在网络上许多人自称是地震警报器发明者,并把其成果说得神乎其神,昨天记者就联系了其中的一位——山西晋中的卢强。平时就喜欢研究这个,鼓捣那个的他,目前的专利有卷帘门报警器、防盗门报警器和地震警报器。地震警报器已经研制出三四年了,但一直没有实践的机会,“5·12”大地震时,山西也有震感,从当时的情况看,警报器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
卢强介绍,他研制的警报器的特点是,只要大地轻微晃动,警报器的电路部分就会发生变化,即刻发出刺耳的警报声,而且这个声音一直响,直至电池耗尽,特别是在深夜,人们劳累一天都已入睡,小地震根本惊不醒,大地震排山倒海来时,想避震已为时过晚。连续巨大的报警声足以把在沉睡中的人们惊醒,提醒人们地震来临。
地震警报器只有在地震时才能报警,如果说是压路机、大卡车经过造成的地面震动,警报器不会作出反映,因为他是按照地面左右摇晃而不是简单轻微的上下震动来设计的,
卢强还对记者说,地震警报器的生产成本只要十几元,一个人几把螺丝刀一个电烙铁就能生产,一天八小时至少能出成品100个,尽管卢强承认“从报警声响起到房屋开始遭到破坏,留给人们逃生的时间至少有30秒,”但他仍声称其专利转让费值20万元。
地震警报器不预报地震
在阿里巴巴网站里有许多网店出售“地震警报器”,售价从8元到2300元不等;但许多产品都是在利用“地震”做广告,例如台州一商家把蜂鸣器也贴上了“地震警报器”的名头,该商家老板叶先生告诉记者,他们的JDW245型电动警报器只能发出声音,声响达120分贝,可用作防空警报、地震警报发布用。但并不是地震来了,就能自动鸣响,还是要有人去操控。“把地震警报作为广告词宣传出去,主要也是为了吸引眼球,能够真正预报地震的民用仪器,没有人能够研制出来。”
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许多所谓的地震警报器大都是“挂羊头卖狗肉”,其中汽车警报器、蜂鸣器、压力警报器、电动车尾厢警报器一旦在名字前面加上“地震”二字就身价倍增,这些新商品信息都是发布于“5·12”汶川大地震之后,不得不让人佩服商人们把握机会的能力。
心里不踏实,不如不买
昨天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南京市民,范女士说,“南京不在地震带上,地震发生的概率太小了,可能一辈子都难得碰上一次,前两天句容的地震是小震也没造成危害,要买地震警报器才让人心里不踏实呢,弄得人心惶惶的,不划算。”
“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丁先生用幽默的顺口溜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但市民费先生就表示,只要能起作用就成,如果真的地震这东西就救了命了,买个便宜的防身也未尝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