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作者] 本站编辑 [发表时间] 2010-8-18 16:35:00
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配置必要的防护装置是防止爆炸事件发生的必要环节。危险事故的发生不可预料,但是能够采取措施减少其给我们造成的损失。
一、爆炸物防护技术:
爆炸物防护技术:指为减少或避免爆炸物爆炸时的冲击波和破片对人员造成伤害而采取的一种保护措施,主要有人员防护技术和防止引爆技术两类。前一类主要指在爆炸时通过削弱或减轻爆炸冲击波和爆炸破片的杀伤作用,技术核心在于防护材料和结构,目前已从金属化向非金属化发展,以提高产品的灵活性和舒适性。国内已经掌握了大部分相关技术,已有相关产品面市。后一类主要是通过频率干扰和电子屏蔽技术使得以无线遥控方式起爆的爆炸物不能起爆,达到防护效果。频率干扰技术成熟,国内产品多。
(一)防护技术
原理:主要是通过一些特制的衣物、头盔、网、毯、挡板等形式来减少爆炸物所产生的伤害和破坏。
防护技术产品最基本要求包括抗穿透能力和抗非贯穿性伤害两大部分。如对人员的防护,如防爆服、搜爆服、防爆头盔、防爆靴、防爆挡板等器材,除基本性能外,还要考虑穿戴的便携性、舒适性。另外,防爆毯、防爆罐都是基于通过对爆炸能量的吸收和对破片的阻挡来减少爆炸造成的伤害和破坏。
该类技术的核心在于防护材料和结构的优化。在防护材料方面,如迪尼玛聚乙烯纤维、纳米科技的液体防护技术都在实践中得到应用,明显提高防护设备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国内已经成熟掌握了大部分相关技术,国产器材已广泛使用。
(二)防止引爆技术
相对于使用遥控起爆装置的爆炸物,防止引爆技术最主要的手段是频率干扰和电磁屏蔽。
1、频率干扰原理:通过干扰遥控信号使引爆装置失效而采取的一种技术手段。
干扰频率范围为引爆遥控器使用的频段。
该技术已广泛使用,对遥控类爆炸物效果明显,技术相对成熟,国内产品较多。
2、电磁屏蔽原理:利用屏蔽体,隔离遥控引爆的信号,使引爆装置失效。
性能:屏蔽体对引爆信号隔离的有效性,是这类技术的关键问题,实现方式上可分为涂敷型和结构复合型。
国内已有相关产品,已在一些大型活动场所和重要场合使用。
二、爆炸物防护设备
(一)人员防护设备
1、排(搜)爆服
人体防护装备按用途可分为排爆服和搜爆服。排爆服是一种多功能人体防护装置,用于排除可疑爆炸物时对排爆人员的防护。通常情况下,搜爆服是指其防护等级低于排爆服的一种防护服。
国外排、搜爆服生产商多,规模大。加拿大的MED-ENG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排爆服制造商,约120多个国家装备了其产品。国内的排爆服生产商主要有北京君安泰防护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卫富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重庆盾之王实业有限公司等。
2、防爆球(罐)
国内外均有多种产品。国内地铁、火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已大量装备防爆罐/球。防爆罐/球的应用在于将可疑爆炸物暂存在罐/球内,防止在转运可疑爆炸物时发生爆炸,因而也可列为处置类产品。
3、鼓形防爆筒
鼓形防爆筒是一种上下连通(或单向)并可上下(或单向)泄爆的用于转移危险物品的特种装备,适用于紧急转移爆炸物品和野外作业,不适合安放在室内或室外狭小空间。
4、防爆毯
防爆毯与防爆围栏国内生产较早,行业标准于1994年已制定,并于2007年修订。
5、防爆水墙
防爆水墙国内无产品。目前有“箱体”型、“六边型”、“开口六边型”和“三角型”防爆水墙。
(二)防止引爆产品
1、频率干扰仪
频率干扰仪和屏蔽毯等通常是用于干扰无线遥控的爆炸装置或阻断无线遥控信号的器材。国内频率干扰仪生产商多,从技术指标看与国外差别不大。
2、电磁屏蔽袋
国产此类设备能有效屏蔽各种电磁信号,用于防止依靠遥控电磁信号起爆的爆炸物起爆,如北京君安泰防护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排爆电磁屏蔽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