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开栏语 > 正文

国家科技与基金项目—安防企业发展的新机遇

[来源]  [作者] 本站编辑 [发表时间] 2010-4-15 15:53:00

  在2010年初召开的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四届六次理事(扩大)会议上,柳晓川理事长在报告中提出,“要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多渠道申报科研项目,取得国家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及各地政府部门的支持,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增长方式由外延扩大为主到内涵扩大为主的转变”。为了抓住政府主管部门大力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的难得机遇,中安协本着服务会员、服务企业的宗旨,积极引导安防业界的科技型企业创造条件,申报与自身条件相对应的科技项目,以期获得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提升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正在按照这次理事会的精神,将此项工作列为2010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并且在此之前已经着手进行了基础性准备工作。在2009年11月22日,协会专家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申报企业自主创新科技项目研讨咨询会”。出席研讨会的有科技部和我会专家委的专家,以及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地的33家会员企业的领导、项目研发人员。

  会上,科技部专家向参会企业代表介绍了自主创新理念和申报国家科技与基金项目的政策、程序、案例、技巧等内容。有13家企业的代表在研讨会上发言。他们在发言中对申报自主创新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表示出强烈兴趣。科技部专家针对现场收集的咨询问题答疑解惑,解读相关政策,结合近年来民营企业申报成功的典型案例,鼓励安防科技型企业突出行业特点、找准切入点,积极申报项目。会议开得很热烈。与会企业代表反映,此会的召开是引领行业技术创新、促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安防产业结构调整的“落实之举”。

  会后,有20余家会员单位或行业企业向协会专家委提交30余个项目,请相关专家协助进行申报论证或辅导申报。目前,这项工作正在推进之中。

  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开展这项工作,大背景还是国家的政策导向。2009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加大了对实施企业自主创新等项目的投入力度,决定2009年、2010年两年中央和地方财政集中投入3700亿元,分别用于支持我国科技型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新产品推广应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这些科技项目和配套基金,从根本上解读,这不仅仅是一个立项和资金的问题,这是给我们企业发出了明确的信号,即国家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对于安防行业来说,我们要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理解和用好国家政策。

  第一,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行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杀手锏”。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政府果断采取措施,防止了经济下滑。反思起来,“中国制造”而不是“中国创造”,反映出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尚不足,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安防行业亦是如此,许多安防产品及其相关技术都是引进、吸收、消化,一些核心技术和关键元器件还受制于国外。金融风暴袭来时“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我们已经为此付出了代价。毕竟真正体现一个国家实力的,是科技进步,而自主创新应该是我们的民族魂!

  第二,国家鼓励科技创新,我们安防行业和企业怎么办?企业是我们行业的主体,科技创新要抓住企业这个主体。政府有了导向,协会要引领,企业要内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安防企业要认清国家科技计划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导向与扶持作用。我们安防行业有许多优秀企业,有许多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和技术,如果在国家新一轮的科技创新中跟不上形势,我们的企业就会在整体发展中落伍。

  第三,安防企业自主创新和承担国家主要科技计划项目是调整全行业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全行业都要行动起来,参与研究开发、参与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协会会员企业,特别是安防业界的科技型企业,应当本着积极争取的姿态,向政府主管部门申报与自身条件相对应的科技或基金项目。其重要意义在于促进安防企业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中国安防科技发展的历程之中,不仅有引进,也有很多的创新。例如,IT技术安防化和安防技术IT化方面;又如,安防技术标准化进程中的与国际标准接轨方面,都有许多创新点。就核心技术的创新而言,安防技术的各个领域中也有一些业绩。

  随着安防事业的发展,越到近期,业内科技创新越多,可以说是方兴未艾。但是,从整体上看还缺乏政策、资金扶植,创新萌芽自生自灭也不乏其例。如果在这个阶段,能够得到政府项目的支持,将有利于研发核心技术或创造出新的实用产品。这正是扶植企业科技自主创新的意义所在。

  从总的趋势看,安防行业的创新理念正在形成,知识产权意识正在逐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正在提高。在协会举办研讨会前后,与我们联系的企业有100多家,反映了会员企业的积极意向。我们组织专家初步识别了一下,其中半数以上企业意向的申报材料,有创新内容,也在国家科技鼓励政策的范围内。

  目前,引导申报的试点工作已进入实质性阶段。这是一个关键性的阶段,必须要有关键性的突破,才能取得关键性的成果。柳晓川理事长说得好,这个事情要有点上的突破,形成榜样的力量,在行业中形成了推进科技创新的氛围。

  宣传引导、着重服务、市场运作、以点带面、逐步推开是协会既定的工作思路。我们对政府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以及行业媒体都充满期望。

  对审批科技与基金项目的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希望对安防企业的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扶持。安防作为新兴行业,现在总体规模还比较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还不是支柱性行业,但是,这个行业对社会公共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撑作用,并且在促进科技与经济发展方面很有活力,是传统技术与先进技术等的结合体,符合科技发展的方向,对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都有好处,希望可以像其他支柱性行业一样受到应有的重视。

  对相关企业负责人来说,要进一步转变概念、调整心态、树立信心。有的认为事情本身是好事,但难度大、成本高;也有的是想报不会报,报了担心立不了项,立了项又怕要不到政策、拿不到钱;还有的曾遭遇过“潜规则”,望而却步。这些问题在现实中存在,但也要看到安防业内也确实有许多企业申报成功,并已经得到政府扶持的事实。企业管理者对自己创造的产品和技术都是有感情的,企业家和企业科技人员都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如果有好的产品和技术的萌芽,一定要倍加呵护,让它破土而出,也要让社会一起来关心和扶植它成长,有一线希望就不轻言放弃机会。

  企业科技创新资金来源有许多途径,大部分企业要通过自我积累来实现。申请政府科技与基金项目只是途径之一。既然是申报,就有成功和不成功两种可能。即使申报不成功,企业通过申报也是打牢基础、获得必要资质的持续改进过程,这些都是企业的财富。曾经有这样一个企业,在专业咨询公司的辅助下,获得了环评资质、产品质量认证和高新技术企业等项资质。本来获得这些资质的企业可以享受税收方面的优惠,但企业负责人不清楚这些资质的意义,没有得到很好利用。这件事从反面告诉我们,企业资质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从长远着眼,在规范的市场环境下,资质是企业进入市场的基本资格,企业必须重视这项基础工作,行业发展必须建立在规范的企业管理、质量管理、资质管理的基础之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