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检索: | 文章检索: | ![]() |
2010年,四川省公安厅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技防办”)遵循“科技强警”和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围绕“社会管理创新”,重点落实“天网”建设应用和安防立法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
一、深入开展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和应用
自2008年,按照四川省政府确定的“政府主导、公安推动、企业合作、社会参与”建设思路,在省厅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全省各级公安机关积极行动,努力推动全省“天网工程”建设工作,成绩显著。目前,四川省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工作已经走在全国前列。
(一)加强“天网”建设,织密一张网
2010年,技防办紧紧抓住“推进建设、深化应用”这一主线,深入开展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和应用:
1.积极指导各地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市(州)增加监控点位,提高监控密集度;为各个部门提供技术支持,提出“平安校园”监控、夜间监控、重点目标监控等解决方案,科内人员还多次深入到遂宁、资阳等地参加“天网”工程的设备选型、验收等工作。截至2010年6月底,全省21个市(州)和各个区(县)以及大部分基层派出所已经建成图像监控中心,由公安机关建设和管理使用的监控点位8.4万个,覆盖全省大部份县级以上城市的重点单位(部位)、人口密集地段、案件高发地段、商贸繁华地段等重点区域,基本形成以街面治安监控系统建设为主、社会监控点为辅助的城市监控综合管理系统。据统计,2010年全省已建监控系统为各类案件提供破案证据和线索共8763条,其中重特大案件21起,治安、刑事案件3221起,民事纠纷987起,交通事故4520起,帮助民警维护正当权利35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985名,有效地提高了公安机关的打、防、控、管能力和水平。
2.大力推进技防设施的社会普及和社会治安的群防群治,积极整合社会资源,鼓励和引导全省各重点单位、行业场所、商场超市等参与系统建设,鼓励有条件的报警服务公司建立二级报警服务平台,使社会监控资源为我所用,实现了监控报警网络的迅速扩张。目前,成都市“保安安全服务联网报警系统”报警联网达1819户;德阳市报警服务公司共建立二级平台9个,联网报警达7506户,全省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正呈现出“谁需求、谁投资、谁受益”的良性递增态势。
(二)开展政法视频图像共享平台建设工作
为进一步提高政法系统图像综合应用能力、增强政法系统整体战斗力,根据省委政法委和厅党委的要求,技防办以“高共享、高智能”为目标,以建设使用图像信息省级综合共享平台为契机,积极推动省、市、县(区)三级监控报警共享应用体系建设。现阶段,省政法图像共享应用平台建设已经进入建设阶段。通过视频监控共享平台的建设,全省“天网”将逐步实现视频资源的互联互通及与其他警务信息系统之间的协同工作,进一步提高四川省“天网”智能化水平和视频资源的深度应用。
二、全面推进《四川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条例》的贯彻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搞好协调配合
2010年1月1日《四川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条例》正式生效施行。为配合《条例》的实施,加强对公共安全技术防范工作的领导,技防办于2010年3月下发了《四川省公安厅关于成立安全技术防范领导小组的通知》,要求各地按照要求及时成立“技防领导小组”和“技防办”,将技防办的建设纳入到日常考评工作中,进一步督促各地成立管理机构,指导各地抓好《条例》的具体实施工作。现阶段,全省各市、州、县以及专业公安机关已按照要求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一把手”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负责,各业务部门积极参与,形成相关警种齐抓共管、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
(二)加强立法工作,抓好贯彻落实
为将《条例》的贯彻落到实处,技防办先后参与了《〈四川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四川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从业单位登记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和《四川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专家管理办法(试行)》的编制工作。并按照公安厅相关要求,编制行政执法规范手册,着手建立全省安防专家库,进一步规范、落实《条例》的实施。
(三)加强行政审批,实现规范管理
在行政审批工作中,技防办按照“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要求,既对企业严格要求,又积极为其提供技术服务。2010年内共核发产品批准书33本,抽样34次。同时,由于《条例》的正式实施,技防办开始着手安防工程设计方案的审核以及工程验收工作,指导攀枝花、德阳等市的安防视频监控系统方案制定工作。
(四)加强学习培训,提升管理水平
技防办积极参与《条例》宣贯大会的前期准备工作以及在绵阳对全省所有基层科技干部的培训工作。
(资料提供:四川省公安厅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