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检索: | 文章检索: | ![]() |
一、校园安防建设工作
2010年3月以来,个别地方发生了针对小学生、幼儿园儿童的恶性案件,造成严重后果,社会影响恶劣。对此,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要求切实加强校园安全防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010年8月,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公安部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建立健全维护校园安全长效工作机制,从根本上预防涉校、涉园重大恶性案件事故的发生,确保校园及周边良好的治安秩序;并要求加快学校、幼儿园技防设施建设;城市所有学校和幼儿园、农村中心小学以及其他规模以上学校和幼儿园,要在2010年秋季开学前配齐重点部位视频监控和报警设施;公安机关要加强对校园技防系统的指导及检查验收,督促技防从业单位定期对校园技防设施进行维护保养。
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根据公安部科信局的统一部署,在认真分析研究北京、上海、浙江和广东等地制定的相应地方标准后,分别起草《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和《高等院校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两项国家标准,两项标准在2010年均已完成征求意见稿,预计于2011年上半年出台。国家标准的出台将有利的规范和促进校园安防系统的设计水平和建设质量。
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各地都陆续出台了有关加强校园安防建设的相关法规文件与地方建设标准,落实校园安全保卫工作责任制,强化校园安全防范工作,以“平安校园”建设为载体,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多管齐下、综合施策,进一步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各地技防管理部门采取各种措施对“平安校园”安防设施建设工程进行了检查和督导,有效地促进和加强了当地校园安防建设,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广大学生、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例如:北京市公安局内部单位保卫局保安和技术防范管理处为贯彻落实中央、北京市委和市政府、公安部关于加强校园安全防范工作的相关部署要求,进一步推进北京市中小学、幼儿园的安防工作,北京市根据《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规范》加强对各中小学、幼儿园技防设施建设、运用、维保、实战等方面的指导、监督、整改,并组织联合大检查,指导校园安全防范系统建设,以有效防范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创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天津市公安局科技处为进一步加强天津市校园安全保卫工作,于2010年5月先后下发了《关于集中开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监督检查情况报送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分局全面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技防系统监督检查工作,开展学校、幼儿园及其周边地区技防建设工作,保证校园技防系统的完好使用。并起草了天津市《中小学和幼儿园安全防范技术规范》,并积极推进《规范》的颁布和实施,有效提升了天津市校园技防系统的使用效能,进一步加强了中小学、幼儿园及周边地区安全技术防范工作。
浙江省各地技防理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的部署要求,切实加强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浙江省公安厅技术防范管理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的通知》和《学校安防建设技术方案介绍》、《校园技防建设方案》。全省各级技防部门高度重视,把维护校园安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主动配合治安、内保部门,加强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并结合当地实际认真做好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的宣传、指导和服务工作。
2010年广东《高等院校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我国首部关于校园安防技术的地方标准正式实施,全省100多所高校近300个校区不断加强技防系统建设,校园治安环境日趋改善。并且广东《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已于2010年12月31日正式颁布,并将于2011年4月1日正式施行,该规范的颁布实施将进一步提高广东省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安防工程建设质量,促进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安防体系的构建工作。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263所、普通中学及职业中学79035所、普通小学300854所、学前教育133722所。校园安全防范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信息化、社会化水平的全面提升,全国范围的“平安校园”建设及校园内部人防、物防、技防设施建设全面展开,在2010年乃至今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成为全国安防行业重点建设工作之一,对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和扩大行业的市场规模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工作
自2004年以来,为充分利用安全防范技术提高公安机关预防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效能,提高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进一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公安部组织开展了以社会面、重要卡口、人员密集地等公共场所为重点的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和应用工作,全国性的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迅速开展起来,并逐步成为各地平安建设的重点工程。
目前,全国已建成报警与监控系统27万余个,安装摄像机达300万余台;477个试点单位(其中包括26个部级试点单位)已基本完成了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任务。在试点工作的带动下,各地也大力推进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和应用工作,全国的报警与监控系统已初具规模,并且形成了全天候、全方位的立体防控体系。下一阶段,要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为着力点,不断拓宽安全技术防范建设与应用的领域与范围,深入推进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的应用工作,力争到2013年末基本构建起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安工作需要相适应的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应用体系:全国城市地区基本完成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实现对重点区域的全覆盖;省级、市级和有条件的县(区)级公安机关完成监控报警共享平台及数据库建设,实现跨地区、跨部门的信息共享;有序推进社会化报警运营服务工作,加强对社会报警和视频资源的管理;加强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报警与监控系统的管、控、用等水平。
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各地公安机关在当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下,适应构建“和谐社会”、“平安社会”的需要,积极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大力推进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的建设,规范建设、注重质量、讲求实效,坚持边建设、边应用、边完善的原则;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成为治安防范、打击犯罪、社会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支撑。
例如:北京市2010年在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区域新增摄像机6000多个,超额完成首都技防工作部署的任务指标;加快了视频信息管理三级平台建设进度,年底完成既定三级平台的建设任务。根据统计数据,治安管辖乱点系统已整合到公安监控平台的摄像头1800余个;公交地铁系统整合3700余个;内保单位整合近万个;文保系统整合1.3万余个;全市社区、村镇整合6千余个。
北京市公安局研究制定了《北京市公安局关于做好相关单位2010年技防工作的意见》,组织相关单位和各分县局,按照各自管辖分工,组织发动列管企事业单位加大技防工程的投入,实现年内新增4.75万个探头的任务。截止2010年底,各单位任务已超额落实完成,全市企事业单位内保实际新增探头49636个。另外,经努力推进,全市2352个重点单位2010年80%以上实现技防建设全覆盖。
2010年广东省公安机关技防管理部门深入推进“大视频”建设工作,实现了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和应用成效的双丰收。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已完成或基本完成市级监控中心建设,省级监控中心已完成立项准备工作;广东省各地公安机关技防管理部门继续在深化建设、优化布局、资源整合等方面下功夫,扩大监控覆盖率,编织视频监控网络,全省共建成治安视频监控镜头105.4万个,8.48万个一类监控点已全部接入公安视频专网,同时各地积极推进二、三类监控点的联网工作,逐步把金融、公交、校园、网吧、出租屋等重点单位、区域视频监控资源接入公安视频专网,为更好地发挥视频监控网络在联防联动方面的作用打下坚实基础;建立三级联动监控平台,提高集约监控效能。
为实现“平安亚运”,构建以视频监控为核心的可视化立体化平安亚运防控体系。广州、佛山、东莞、汕尾等四个“广州亚运会”赛区市公安机关技防管理部门积极推进亚运场所技防设施建设。如广州市在涉亚场所、比赛场馆及其周边总共建设11416个摄像头,由亚运场馆视频监控系统、亚运场馆数字视频专网、广州城市视频专网和广州公安视频专网搭建广州亚运安保视频监控系统架构,资金总投入达15,000万元。同时,为服务“平安亚运”,各级公安机关在“补点、联线和控面”上下功夫,构建以视频监控系统为核心的可视化电子防控网络。结合“平安亚运十大行动”专项行动,加强对治安整治重点地域的视频监控补点工作,并围绕亚运安保圈,强力推进公安检查站视频监控镜头建设,各地借助亚运安保的有利契机,积极推进重点区域视频点联网,提高对社会面管控能力。
2010年3月2日,安徽省公安厅召开了全省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应用经验交流暨蚌埠现场会,全面部署在全省开展“天网工程”建设,2010年7月,安徽省公安厅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办公室对安徽省“天网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出分三类点进行建设的要求。2010年8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综治办、省公安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下发后,安徽省公安厅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办公室又根据安徽省实际,提出了今后三年建设的具体目标:到2012年底,实现全省监控总量达到70万,其中公安监控点6万个。截至2010年底,全省累计由政府财政或公安机关自筹经费投入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经费达4.9亿余元;全省已建设各类治安防范监控摄像机总量51万余台。其中公安机关管理和使用的监控点4.1万多个;全省共建各类联网报警中心176个,联网报警用户数量10634户。全省8932个重点要害单位全部安装使用了技防设施,实现联网报警7521户。目前,安徽省已全面完成了“天网工程”部署的建设任务。
三、农村技防建设工作
自从2009年8月公安部科信局召开了全国农村技防工作会议以来,按照从推进安全防范技术应用、探索技防工作机制、研发推广适用产品三个方面积极主动地开展农村地区技防工作,加强对农村技防工作的组织领导,推广适合农村和农民治安需求的安全防范技术和产品,建设和完善农村技防体系,推进形成以技防为支撑,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农村治安防控新体系的要求,全国各地公安技防管理部门贯彻落实公安部会议精神,通过调研、试点、扶持、推广等工作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本地区的农村技防建设。
例如:2010年北京市为贯彻市委、市政府《首都技防三年规划(2009-2011)》的精神,落实市局有关技防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技防工作,提高技防设施的应用水平和效能,充分发挥技防设施在农村安全防范工作中的作用,北京市公安局科技处撰写《关于加强农村技防建设的指导意见》,从整体规划、资金模式、技术要求等几方面对农村地区技防建设给出工作意见;目前已发布指导区县农村地区的技防工作。
河北省各地共确定21个技防示范县(市、区)和34个技防重点县(市、区)。按照要求,深入推进技防建设,使这些技防示范县(市、区)技防建设走在了全省前列,公安技防管理部门着力抓好分类指导,整体推进。以无线报警器、电子绳索报警器、电子警铃报警器等“小技防”和平安互助网建设为主要形式,推广经济实用、适度超前、防范效果好的技防设施。目前农村技的防设施安装率已达到73%,下一步,将认真总结这些技防建设示范县和重点(市、区)的经验做法,加以推广,带动和辐射全省技防建设。在抓好农村“小技防”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平安互助网建设,扩大技防覆盖面,为维护农村治安秩序、推进平安河北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河南省公安厅2010年3月召开了全省技防工作专题会,对以视频监控网络建设为主体的技防年度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党政搭台、综治牵头、公安主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技防建设机制不断得到加强,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党委政府对技防建设工作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各级政法、综治、公安通力合作,城乡技防体系建设迅猛发展。农村技防体系不断完善,全省农村共安装各类技防设施864万多套,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7.8%,自然村覆盖率达到91%,其中建监控系统10386个,727个农村派出所建设了三级监控平台。同时,农村技防体系结构不断优化,电话虚拟网、多户联网报警、视频监控的覆盖率逐渐扩大,城乡技防体系逐步得到完善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