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安保工作
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以下简称“西安世园会”)于2011年4月28日至10月22日在中国西安成功举办,历时178天,累计接待游客1572.8万人,是一届跨越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多元化、综合性、世界级的博览盛会。西安世园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所举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会期最长、客流最多的一次世界性园艺博览盛会。西安世园会总面积418公顷,其中水域面积188公顷,各种场馆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是历届世园会中面积最大、水域最多的一届,此次安保工作任务之重前所未有。
西安世园会安保队伍拼搏300多个日日夜夜,坚守和护卫178天,创历届世园会安全之最。西安世园会期间单日游客最高突破30.8万人,平均每天出动6000多名警力,正是靠着安保队伍的辛苦付出才确保了西安世园会安全保卫工作的全面胜利。
一、加强世园会安保领导
西安世园会安保领导机构——安全保卫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世园会安全保卫工作。指挥部多次组织召开各成员单位负责人会议,听取安保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安保工作,并针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研究应对措施。指挥部及时组建了“八组一办”的工作机构,并于全市安保动员大会后全部挂牌办公。
指挥部相关负责人在开园和闭幕式、节假日等的超大客流时段,亲临一线组织指挥协调解决安保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亲自带队深入车站、超市、博物馆等人群密集场所和重要目标,检查安保、群防群治、巡逻防范和消防安全等工作;先后60余次组织武警、消防、信访、维稳以及办公室工作人员会议,分析、研究、部署、督促安保工作,深入园区各部位检查安防措施落实情况。
二、落实世园会安保方案
指挥部制定了详细的安保总体方案,包括机构设置、任务分工、警力配置、应急机制等。按照总体方案的要求,完善百余个各类子方案,其中包括了突发性治安事件处置预案、开园仪式安保方案、园区消防安全保卫方案、安全警卫工作常备方案、园区及周边道路交通保障工作方案等。
指挥部为了保证这些方案落实到位,搭建了科学明晰的组织架构。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开展对世园会安保工作责任制和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等。同时还设立了园区安保组、情报信息组、治安防控组、综合治理组、交通管理组、反恐工作组、维稳信访组、应急工作组等8个小组,各工作机构分工协作、密切配合。
指挥部在此次世园会安保部署中,将园内安保被称作“小安保”,即世园内及世园周围的安保工作,而全市范围的日常安保与维稳工作被称作“大安保”。“小安保”与“大安保”紧密结合是本次西安世园会安保任务的总体思路。
指挥部开园前开展包括严打整治,缉枪制爆,治安乱点整治,“四小”场所整治,治安巡逻防控,群防群治,交通拥堵治理,社会矛盾大排查大化解,安全大检查,大整治和重点人员排查管控等的“十大专项活动”。并进行包括紧急疏散演练,反恐演练,消防演练,交通紧急疏导演练等在内的“十大安保演练”的部署。
三、部署世园会安保防线
指挥部紧紧围绕“环陕西安保圈、环西安安保圈、环会场安保圈”战略部署,协调调动全警参与,全力以赴,以“三道防线”构建世园会安全屏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园区为中心,实施三条“护城河”工程,共建立治安检查站60个,对世园会期间进入西安的人员、车辆进行治安检查,严防非法危险物品和不法分子流入西安,形成“全省保西安,西安保世园”的工作局面;充分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组建了31万人的“红袖章”义务巡逻队伍,新增专职群防队员3500人,全市专职群防队伍突破1万人。
指挥部在园区周边设立“疏导区、控制区、核心区”。疏导区指对从周边进入园区的主要干道上的车流、人流实施远端疏导,防止出现大面积的交通拥堵;控制区指对环园区道路实施交通管制,禁止社会车辆通行;核心区指园区,实施全方位、立体化的治安控制,由警航大队出动直升机进行空中监控。
指挥部对园区入口、园区内部、重点部位进行治安控制。园区入口治安控制实行大安检,在入园口设置安检门和安保人员,对所有入园人员、车辆严格开展防爆、防危险物品安全检查,严防危险物品流入园区。园区内部治安控制,依托园区封闭围栏和安防控制系统,在园区设立报警服务点,园区内以便衣巡逻为主,实施24小时治安控制和巡逻力度,确保广大游客人身财产安全。重点部位治安控制,即对在园区陆路周界、水岸沿线和长安塔、温室馆、物流仓库、行政中心等重点区域及各类重点目标、要害部位,部署安保力量实行全天候巡逻警戒和定点守护。
指挥部以园区为重点,实施立体布控,每天投入安保力量6018人,其中,安检人员1955人,指挥部将园区划分为6个安保责任区域,每个区域每日部署警力45名。世园会期间公安民警共出动警力17.6万人次,武警部队共出动兵力123万人次。
在西安世园会安保防线的部署和相关执法工作中,做到了“三个结合”:一是保安全与保民生的结合。既确保世园安全,又尽可能考虑群众及游客的需要;二是抓整体与抓细节相结合。既保证整体部署周密全面,又确保安保服务措施精细到位;三是严格执法和文明执勤的结合。
四、构建世园会安保技术防控体系
为了保障世园会安保万无一失,对园区实施立体布控,投入安保力量包括公安、武警和消防官兵等,成立了水面救援队、空中巡查队和排爆应急队,配备警用直升机、巡逻艇、警用装甲车、消防坦克、搜爆犬等,进行全天候、立体化巡逻防控,消防部门积极构建世园会“水、陆、空”立体防御体系。
(一)安检防控
园区的出入口安保是园区安保的关键,加强出入口的安检设备的配置是确保安全的重要措施。世园会安检措施经过试运营暴露出一些薄弱环节,针对这些薄弱环节,指挥部及时采取解决措施:一是为解决入园难问题,增加入园通道,积极主动与园区协调,增强安检力量和设备,增加X射线安检设备,将39个安检单元增加为55个,安检门由105个增加为137个;二是开辟无行李游客快速安检通道,还在园区门外设立安检缓冲区,疏导分流游客有序进入安检区,确保了世园会安检工作的有效性。
(二)警犬防控
为了增强世园会的安保力量,公安部专门从南昌、昆明、南京及沈阳抽调了40条警犬,与西安的警犬组成了一支有50条警犬的搜爆队,并从各处抽调38名带犬民警。在公安部派来的2名警犬训练专家的指导下,搜爆队担负搜索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和巡逻任务。这50条警犬在世园会期间一直执行安保任务,对园区内进行地毯式的安全排查,具体到花盆、花丛、车辆、房间,是一支特殊的安保防控力量。
(三)视频防控
指挥部在园区部署了近千个视频监控点位,实行全方位、全天候实时的无缝监控,并利用3G大带宽、高速率的技术优势,构成3G和有线传输网络,对整个园区进行了无缝覆盖,有效传输音视频信息,这为应急处理突发事件提供图像传输技术支持,为世园会提供了高科技含量的安全技术保障。指挥部通过视频传输的清晰画面进行指挥部署,采用视频跟踪技术手段,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对于已发现的可疑情况,立即调取视频截图,转发到园区内的执勤人员的移动终端上,并采取相应措施。上述3G系统除了能为世园会提供强大的安保功能外,还能为游客提供诸多便捷的服务,诸如园内游客手机导航功能等服务。
西安世园会安保核心园区由警航大队出动直升机进行空中监控。警用直升机携带的视频监控系统,根据安保工作的需求,从空中获取相应区位的实时图像,并及时传输到指挥部,构成了空地一体的视频监控体系。
五、确保世园会文物安全
西安是我国著名古都,有着众多古迹文物,大量国宝级文物安保任务繁重。世园会的长安塔、四宝馆等也是吸引游客的看点。世园会期间,秦陵一号铜车马、五耳龙纹鼎等十大国宝级文物在长安塔展出。长安塔、创意馆等重点部位也是游客最向往的地带,但超负荷的人流量随时会给园区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指挥部对园内109个展园以及长安塔、自然馆、创意馆、四宝馆及行政中心、桥梁、水岸等重点区域、重点目标实行全天候巡逻守护,并在人流量较大的场馆门前设立蛇形硬隔离,安排足够警力维持秩序。
世园会期间,指挥部部署了武警担负长安塔、创意馆、自然馆等重要场馆安全守卫、园区周边封控警戒、园区外围卡点警戒盘查等任务,并在长安塔增设多个哨位,为国宝的贴身“保镖”。另外针对客流高峰时期创意馆和长安塔游客拥堵问题,决定在原部署的基础上,增派武警部队负责长安塔、自然馆紧急事件的应对处置,确保了守卫目标和游客的安全。
六、应对世园会超大客流
世园会跨度时间长,历时178天,其中还经历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小长假,在7月、9月、10月又连续多日出现超大客流。对此,指挥部全员上岗,各级领导靠前指挥,多次召开应急处突专题会议,安排专人监测人流变化及停车场车流情况,根据实际及时提出应急处置方案。
10月份入园游客暴增,出现了每天30万的超大客流量,指挥部紧急协调武警部队增援,部署于摆渡车站、出入口、公交站等客流密集区域,疏导人流,维持秩序,确保了世园会运行的安全平稳。
七、疏导世园会交通
西安世园会日均客流量超过7万人次,由此引发了交通拥堵问题。交警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了3道防线疏导交通。其中,第一道防线为管制区域,第二道防线为管控区域,第三道防线为疏导区域,对车辆进行有效疏导,保证道路的畅通。交警部门还在全市设置800多块标志牌,引导车辆进入园区;取消了3000个占道停车位,设立了公交专线,以缓解交通压力;在园区周边设置了4个大型停车场,规范车辆停放。
交警部门通过广播电台,定时通报发布世园会园区周边道路交通信息,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及时了解世园会的交通状况,择路通行。在交管部门的努力和交通参与者配合下,世园会园区周边及全市交通基本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