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仍可能是2010年客车市场增长的主体,销量增幅可能在10~20%左右,总量在6000~65000辆左右。
①2010年新能源公交客车以及大容量公交将会有一定的增幅。新能源客车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国家大力提倡发展新能源汽车,燃油供应紧张,价格不断上涨,新能源车辆使用成本的比较优势明显。覆盖全国的新能源网络逐渐形成,这样为发展新能源车辆提供了保障。随着新能源客车技术的进步及完善,政策的大力扶持,社会的广泛参与,2010年新能源公交客车会有一定的增加,市场需求量估计在6000辆左右。
公交车继续向大型化趋势发展:2010年公交车的增长速度可能比2010年快,大型公交客车的增长率要高于中型客车的增长率。具体长度是11~12米段的车辆需求是最大的,其次是10~11米。BTR的增长可能比09年有所上升,而且需求量可能在1500~2000辆。
②6~7米城乡公交车可能是2010年农村客运市场的另一个增长点。2010年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还将进一步促使6~7米城乡客运市场的高速增长。大城市的支线路,相对客流量比较小,没有必要用8米以上的公交车,太小又不能满足客流量的需求,因此,6~7米城乡客运车显得比较合适。
③公交车出口方面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冲击。2010年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仍然不会太好,世界经济面临衰退的可能性仍然存在。由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以及世界经济的拖累效应仍不可能完全消除,国外公交市场的购买力仍然不会太强,因此对公交车的出口必然还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二)国家对公交客车的安全标准越来越关注
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公交车辆的安全性,有关专家就公交客车安全技术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从技术、标准两个方面进一步提高公交客车安全性,并将其落实到公交优先的发展战略上来。具体为:
①健全公交客车应急安全标准体系
公交客车与公路客车相比,不存在高速道路路况与疲劳驾驶等引发事故的因素,但由于复杂的城市道路条件,车辆承载乘客多,因此应急安全问题尤其突出。现有的客车标准“GB/T13094客车结构安全要求”、“GB/T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虽然已经对客车应急安全要求进行了规定,但对于公交客车而言,标准的要求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尤其在公交客车防火、公交客车应急出口、安全锤等方面急需将标准进一步规范。同时,在制订或修改相应标准时应该考虑公交客车与公路客车的不同,在标准上应有所区别,例如发动机前置客车与发动机后置客车在车身结构布置上有差别;一线城市公交客车与二线、三线乃至县城、乡村公交客车应该有不同的分类标准。
②应从多方面提高公交客车的防火意识
公交车上人员复杂、乘客集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做到预防火灾发生成为重中之重。公交客车防火首先要在源头上采取措施,保证新生产的客车产品严格执行GB13094等国家标准对电线、电路的规定,在内饰材料上采用阻燃的材料。另外,电线插接件老化、磨损也是导致客车火灾的一个潜在因素,因此在相关的零部件上也应该制定标准,强化关键零部件的质量。
对于自动灭火装置,建议对公交客车至少装2~3处自动灭火装置,尤其在发动机舱等关键区域,这是杜绝火灾隐患的有力措施之一。
此外,车辆驾驶员和乘务员要及时对车厢内的杂物和易燃物进行清理,平时加强对车辆的安全检查,防止电器线路故障及漏油、漏气,市民乘坐公交车要避免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③完善应急出口
客车应急出口主要分为应急门、应急窗、应急顶窗等几类,由于公交车乘客集中,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如何能在最短时间内从车内脱离是至关重要的。在乘客门拥挤,无法发挥最大效用时,应急出口就显得尤为关键了。现有的公交客车由于有相当数量的客车为空调车,车窗为密封窗,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很有可能无法及时找到安全锤击碎玻璃,从而危及乘客生命。因此,与会专家建议,对新生产的公交客车采用推拉式车窗与外翻式车窗等非固定形式的车窗,对现在投入运营的客车应急窗应有明显标识,增加车厢内安全锤的数量,由标配的两个安全锤增加至4~6个,同时,严格保证安全锤质量,出台相应的标准进行严格规定。
④公交客车车内通用标识应该统一
由于公交客车为区域性交通运载工具,因此不同城市有各不相同的车内标识,甚至应急出口等安全标识也没有统一标志,在出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能无法及时按照警示提示脱离乘客舱。因此,需要统一公交车各类提示、警示标识,具体包括文字、图形、颜色等方面内容,以标准或法规形式进行规范。
⑤生产一致性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
生产一致性是产品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生产一致性首先是企业的责任,生产企业要有生产一致性的管理制度,要严格保证生产的产品与批准公告相符,尤其是在安全性方面一定要达到政府主管部门的要求。目前,企业对生产一致性不够重视,特别是在客车安全方面存在一些漏洞,这有可能给车的安全带来重大隐患。有关专家呼吁,客车生产企业要认识生产一致性的重要性,明确责任,严格按照生产一致性的要求生产产品。另外,对生产一致性的检查也是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要责任,要多依靠行业组织的力量,对一些客车生产企业进行经常性检查,以确保车型数据能够与公告一致。
从现状来看,提高公交客车的安全性是2010年客车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