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解决方案 > 正文
卡口式电子警察系统在智能交通中的解决方案
    2012-9-24 14:17:00    关键字:电子警察系统,智能交通      浏览量:
  信息存储要求

  外场卡口式电子警察前端处理器对采集的每辆车的交通数据和图片信息要求保存时间不少于30天;中心平台数据在线存储容量要求图片数据保存不少于30天,流量数据保存不少于90天,报表数据保存3年;中心平台离线存储容量的要求:考虑对在线存储信息内容的十年完整备份容量;每个入口的全景图像接入现有公安视频专网(图像存储系统)集中存储和管理,要求硬盘录像机能保存14天以上的图像。

  系统架构

  为实现交通违法自动记录及处罚管理,根据项目的要求,系统设计从结构上划分,可由入口匝道卡口式电子警察设备、通讯网络及中心数据管理系统(位于控制管理中心)以及交通违法处罚系统(位于违法处罚中心)组成,外部与其相关联的系统为车管和驾管系统,向上接入交警总队控制中心的总平台,如图1所示。

  按照项目的需求,在快速路各入口匝道安装卡口式电子警察主机设备以及与其配套的摄像设备、立杆、线圈等。设备通过点对点光端机将视频信息与闯红灯违法信息、早晚高峰外地车违法信息、牌照识别信息上传至控制管理中心,同时实时全景视频图像与控制管理中心通过通讯线路相连,可以在控制管理中心查阅路口实时交通状况和历史交通信息,以便迅速反应,保持路网的畅通。

  该系统满足原来需要三套系统实现的三大业务需求,与其它业务系统互相配合,能够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

  ·实时上传牌照识别信息,为车辆号牌识别应用系统提供基础数据,使得分类车辆流量统计、行程时间计算和预测、单车和小区OD(起讫点)统计计算、区域集散统计计算等功能成为可能;

  ·自动检测匝道开放/关闭状态,因主线拥挤或突发事件而关闭匝道时,按闯红灯要求抓拍并识别违章闯红灯车辆,并实时上传违法信息,使匝道控制系统运作更高效;

  ·工作日早晚高峰期间,按高架闯禁令要求抓拍并识别违禁驶入匝道的外省市车辆,并实时上传违法信息,能够在不影响交通的前提下,对高架闯禁令车辆实施纠违,逐步达到均衡高架和地面车流量的目的。

  项目特点

  该项目建设包括对原30套入口匝道闯红灯电子警察设备的改造和47套入口匝道卡口式电子警察的新建,其中63套布署闯禁令功能。原电子警察设备只具有违法抓拍功能,年代较为久远:前端处理器为普通型工控机,采用Window98操作系统,CPU主频和内存容量都偏低;采用早期的LED补光灯产品,仅对交通违法车辆补光;线圈检测板无法满足车辆捕获率的要求;下位抓拍软件不适用于车牌识别,前端设备无车牌识别软件。为满足系统要求,原电子警察的前端处理器、补光设备、车检设备和抓拍设备均进行了更换,与新建设备保持一致。

[1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