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现状 > 正文
共享经济国内发展状况
中国安防行业网    2016/8/25 10:53:00    关键字:共享经济,国内,状况      浏览量:

    在国内,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进,共享模式成为众多创业者的重要选择,从在线创意设计、营销策划到餐饮住宿、物流快递、资金借贷、交通出行、生活服务、医疗保健、知识技能、科研实验,共享经济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的领域。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和中国互联网协会分享经济工作委员会联合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显示,2015年中国分享经济市场规模约为19560亿元(其中交易额18100亿元,融资额1460亿元),主要集中在金融、生活服务、交通出行、生产能力、知识技能、房屋短租等六大领域;分享经济领域参与提供服务者约为5000万人(其中平台型企业员工数约500万人),约占劳动人口总数的5.5%,参与分享经济活动的总人数保守估计也有超过5亿人;预计未来五年分享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在40%左右,到2020年市场规模占GDP比重将达到10%以上,未来十年中国分享经济领域有望出现5~10家巨无霸平台型企业。腾讯研究院于2016年3月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全景解读报告》也指出,2014到2015年共享经济企业出现井喷式爆发,新增共享经济企业数量同比增长3倍,席卷十大主流行业,超过30个子领域,2015年中国分享经济规模约占GDP的1.59%,共享经济领域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企业有46家,覆盖八大行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共享模式创新也风生水起。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出现了能够让用户分享自己WiFi网络的WiFi万能钥匙平台,其用户已遍及223个国家和地区。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沈阳机床厂开发了“i5智能化数控系统”,打造了i5云制造平台,实现机床闲置时间的共享。新能源领域,能源互联网和分布式能源的发展有力推进了新能源产业的共享创新,如全球运营总部在上海的阳光动力能源互联网股份公司(SPI),提出让人人都能成为太阳能的生产者与收获者。新能源汽车领域,涌现出了北京一度用车、上海EVCARD、深圳金钱潮、杭州车纷享等电动汽车分时租赁企业。
  一、共享经济国内发展现状
  目前共享经济在国内的势头不错,出行领域渐成规模,预测今后发展的方向主要以车、房等高价值的闲置资源和相对标准化且基于人的服务两个方向为主。整体上看,共享经济未来在国内的很多领域都有可能被实践。
  阿里淘宝旗下的富二代二手交易平台“闲鱼”,旨在让用户重新找到在跳蚤市场上淘旧货的那种乐趣,结果却催生出了一个灵活且年轻化的二手交易平台。
  新兴的陌生人互助社交社区--有我,旨在解决用户解决朋友圈求助无果的痛点,迅速帮用户找到附近的人解决困难。
  总的来说,国内共享经济所渗透的垂直领域都在以极快的速度和想象力迅速铺开。不少新产品都杀出了一条血路。
  二、安防产品和技术在共享经济中的应用与体现
  安防产品人脸识别加快共享经济信任体系建设。
  2016年4月底,全球移动出行平台Uber上线人脸识别司机认证功能;继Uber之后,滴滴出行7月初上线“人像认证”,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对司机的身份信息进行确认,司机在接单前都需要刷脸,认证通过后才能开始接单。同时,滴滴强制要求司机及车主进行“三证验真”以保证司机和车主本人与身份证、驾驶证、车辆行驶证信息真实有效。Uber、滴滴成功借助先进的技术树立用户对平台的信任,据悉,两家共享租车平台采用的人脸识别身份认证技术由人工智能企业旷视科技(Face++)提供,后者同时也为蚂蚁金服、平安银行等金融产品用户身份认证服务。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突破,人脸识别已经足够成熟并走向产业化。当今,人们生活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已经使用了人脸识别技术,未来人脸识别将成为互联网信用体系的基础,人脸也会成为SmartID的符号,尤其是在共享经济领域,目前,共享出行平台中除了Uber和滴滴,FaceID远程身份验证也在帮助易到用车解决用户核身问题。”
  互联网以及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势必将会促进实名制落实,甚至更加严苛,也许随着市场的成熟,人们将渐渐学会信任没有见过面的人、物品和企业,但是人们的戒心一旦放松变会使图谋不轨之人趁虚而入。所以,设立实名准入门槛一定是共享经济的前提,平台可以依靠成熟的新技术来分担信任风险降低引用成本,未来人脸识别身份认证成为维持共享经济秩序的增量和重要的手段。
  如果把共享平台当做一个超级宴会,进场需要摘掉面具,而人脸识别技术就是守卫在宴会门口最中立客观的保镖。出于隐私保护,供需双方可以彼此有所掩饰,但是对于平台和这个“保镖”必须绝对诚实。人脸识别的技术和手段比以前的ID验证方式更安全,处在安全和便捷之间的平衡点,
  而对于平台来说,供需双方都是用户,既要保障双方用户的良好体验感,也要对供需方身份和资源可靠性进行多方验证。当然,除了身份认证技术,平台还需要通过评价机制、用户推荐、实名举报等多个维度来维持共享信任环境,与此同时,创新科技企业和用户也要和平台共同努力才能使这种新兴的经济模式健康良性发展,不要让信任问题成为共享经济的阿克琉斯之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