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造挑战“空心上海”
    2015/6/24 14:53:00    关键字:中国,智造,空心上海      浏览量:
  截止2014年底,中国制造业年产出占全球20%,装备制造年产出占全球1/3,高科技制造占全球年产出1/6强。透过以上三组数据,全世界均已直观感受到当下的中国制造业,正处于由大向强的历史转折关口。
  《中国制造2025》涵盖九大战略任务和重点方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个产业被锁定为重点突破领域。
  在上述十大产业领域中,“互联网+”是实现重点突破的主要手段。中国智造的实际成色是十年后考核《中国制造2025》实现程度的狭义衡量标尺。若改用“人文标尺”,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的实际结合程度,乃广义衡量标尺。
  从区域经济板块的变化与重塑着眼,十年后,中国各省、各大区域性经济板块的产出排名及所占分量,都将因《中国制造2025》在各地的实施效果而重新排序。简言之,十年后各省市在中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将以实效论英雄,历史形成的、带有强烈“照顾因素”的传统排序,将基本淡出历史舞台。这意味着,如果机遇把握失当,在全新的挑战面前无所作为或作为不够,甚至继续“吃老本”,现有经济中心城市将被“挤”出中心位置,甚至进一步被边缘化。
  把思考与论述的视野定格于上海,在《中国制造2025》重点锁定的十大制造领域内,上海在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新能源汽车、大功率大容量电力装备等三大领域,虽有一定现成优势,却也面临国内其它经济区块的激烈竞争。这三大领域,原本乃上海制造的传统优势板块,但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却在一路下滑。而且,若以产业链视角重新审视,以上三大上海制造传统优势板块内部,配套性严重不足和缺乏,缺胳膊少腿现象十分突出。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高性能医疗器械等产业,上海目前处于要么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要不单打独斗无法形成产业集群的尴尬状态,所占国内份额已很难启齿。
  新材料与生物医药,上海目前处于“开花有限结果更少”状态,科研与生产长期严重脱节系问题症结之所在。
  眼下上海传统制造业已不复存在,这意味着上海已永久丧失了利用“互联网+”改造升级传统制造业的可能性。而上海尚存的高端制造业,由于其分量在国内占比十分有限,就算在未来十年能向“上海智造”转换,其市场份额也很难“硬撑”上海作为国内经济中心之地位。十年后,上海若想确保经济中心之颜面,必须以《中国制造2025》为引领,大力发展生产型现代服务业。其中,除了着力推进“生产型金融创新”外,现代通用制造技术研发尤其是实用技术研发、生产工艺研发与创新、现代工业设计等三大方面,务必作为主要突破方向。就此上海务必要心中有谱。
  这就意味着,围绕《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要之实施,上海主要不是硬当主角而要甘当配角。从历史经验和当代国际特大城市的转型实践看,上海若能心甘情愿地当好为“中国智造”提供“生产服务”之配角,其实际收益将比从事中国智造的其它城市更为丰厚。
  可上海目前面临的真实困惑是,新一轮中国智造不再以城市政府为主体,而是以生产企业为主体。而绝大多数的生产企业均分布在“上海之外”。这就不可避免出现另一种新“挑战”,即上海围绕中国智造的一系列研发与设计成果,如何与“上海之外”的各类生产企业进行有效(机)嫁接。
  这中间,涉及到一整套“产学研”的有效对接,以往,国内包括上海的“产学研”对接长期乏善可陈,其最大障碍就在未能破解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这一核心难题。去年起,上海已将建成全球科创中心作为城市转型升级新目标,但这个新目标的核心内涵,不能光拿上海能出多少科研与技术创新成果作为评价标准,而必须始终以创新成果的实际嫁接作为评价指标。如果科研创新与生产仍是“两张皮”,科创中心的建设就难以为继。创新上海研发与“外地智造”的利益分配机制,是破解该“世纪难题”的一把主要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