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分析 > 正文
机场安防系统三大集成技术发展趋势
中国安防展览网    2012-8-14 20:32:00    关键字:机场安防系统,集成技术      浏览量:
  二、传感与视频集成

  单纯视频监控和报警不能满足监控、遥测和防入侵等机场安防需求,也无法实现对重要机房(如变电站)的无人值守监控。当下机场安防系统中采用物联网传感设备、机房动力环境监测设备、入侵监测传感设备是必须选择,它们与视频监控系统集成在一起共同构建机场安防屏障。

  机场周边总降压站、多个变电站大部分无人看守,当前主要采用定期巡检的方式。此种方式带来安防监控问题:变电站应急措施机场面积大,重要负荷多,周边变电所和配电室多,不好定位故障点不能及时反应。电力机房需要监视、遥控、防盗、消防功能有机结合;既远程监视、遥控和图像的传输又具备环境的整体监控,从而保证机场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2009年成都机场8.11大面积停电原因就在于电力机房缺乏有效监控。

  在机房中通过视频监控系统与环境变量传感系统相集成,统一在监控平台输出信息,可获得机房动环远程监控的效果,信息集成采用TCP/IP与开关量相集成的方法实现。

  周界入侵报警系统是机场安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翻越入侵和破坏周界的行为及时发出预警,从而有效确保机场周界范围的安全。作为机场安全防范的第一道防线,周界防范入侵报警系统在机场的安全防范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机场周界入侵报警产品涉及到光学、电子学、机械结构、材料科学等学科,目前市场上的对射主要有:激光对射、微波对射、红外对射等,其中,红外对射产品以其优良的性价比占据周界防范产品的大半壁江山,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市场应用。周界入侵系统往往是多种监测传感设备并用,共同构建机场安防第一道屏障。而物联网传感器产品已率先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防入侵系统中得到应用。机场防入侵系统铺设了3万多个传感节点,覆盖了地面、栅栏和低空探测。

  周界入侵防范报警与视频监控系统通过IP网络和集成平台联系在一起共同完成告警联动等动作。

  集成系统支持前端报警输入报警,来自红外探测器、门禁系统、烟感探头、温感探头等开关量报警信号,输入到前端网络视频服务器的报警输入端口,再由前端服务器向系统平台发起报警。

  集成系统支持前端联动,通过前端服务器的报警输出端口触发警灯、警号、语音广播、门禁等设备报警,并完成现场预先录像、图片抓拍、文字叠加、和上传等联动。

  集成系统支持平台联动,方式也可以设置平台通过联动策略,用短信、彩信提示等方式通知责任人,并完成录像的平台存储和视频流分发。

  集成系统支持客户端联动,在客户端通过声光电设备,自动切换到报警画面、语音提示、放大显示等方式通知操作员接警。

  三、有线与无线集成

  现有的机场有线安防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系统联网复杂,集成难度大,传输带宽不足,监控范围广并且管理困难等。在地理环境复杂、不便采用有线方式连接的地方,可采用无线方式实现视频监控和环境量监控。

  目前3G网络已经全面铺开,这为建设3G无线监控系统提供了条件。

  通过3G监控设备对机场进行大范围全方位地监控来保障民航的安全运营。前端3G设备根据用户网络选择,可以采用无线DVS加视频摄像头,还可以接入其它传感设备等,通过不同运营商3G无线网络,承载经过压缩编码后的视频信号等数据。视频等信号传输到运营商机房网络设备,通过Internet或者VPN传输至机场管理使用的安防管理平台。

  用户考虑系统安全可在通信管理单元与视频监控管理平台之间通过防火墙等安全设备进行安全信息过滤。

  也可以选择通过WiFi技术构建机场无线局域网,选择支持WiFi无线技术的监控传感设备构建安防系统。

  在应急情况下,应急车和单兵设备可通过无线系统快速连接安防平台,第一时间取证现场数据,为机场指挥应急调度提供有力支撑。

  无线设备也支持监控中心、客户端和监控点之间的双向语音对讲,提供对多个监控点的音频广播。

  结束语

  机场安防集成涉及系统面广、监控对象多样、业务场景复杂,这些特点决定机场安防技术集成的复杂性和必然性。只有集成才能统一解决机场安防的难题,未来机场安防系统走向整体化、集成化趋势愈发明显。传统的孤立缺少联动的子系统将被集成的安防平台所取代,各子系统将紧密连接在一起,系统之间通过集成技术互相联动共同组成了“大安防平台”系统。这个系统将以视频监控子系统为主线,其它系统与之相连接集成,是个智能化、自动化的平台。而传感设备大量引入机场安防系统,也使它从互联网架构向物联网架构方向进化。安防集成技术将向深入集成、全面集成、无缝集成的方向发展,未来的机场安防集成系统将更加智能,更加强大。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