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1工程概述

[来源]  [作者]本站编辑  [发表时间]2007/7/31 12:20:00  

    3111工程的含义

    3——在省、地市、县3级开展试点工作;
    1——在有条件的省选择一个市(地市);
    1——在有条件的市选择一个县(或区);
    1——在有条件的县(或区)选择一个街道(或镇):

    2004年,公安部在杭州、苏州、北京、济南四个城市先期试点的基础上,又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天津大港区公安分局、河北省廊坊市公安局、山西省大同市公安局、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公安局、新疆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公安局等21个城市公安局作为试点单位,以进一步推进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进程。

    2007年,全国22个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试点城市(部级试点)平安建设将进入建设中期,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确定的400多个“3111”工程试点县、市、区平安建设也开始进入高潮。

    3111工程的建设运行模式
 
     3111工程涉及的范围广、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各种有形的无形的差异很大,所以严格意义上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可以按一种固定的模式进行建设,但根据我们实际工作经验下列模式是较为理想一种:
 
     公安+电信+报警服务运行商+工程商;
 
     1. 公安,作为系统主要用户(主要的工作是推广、作为本系统业务员)
     2. 电信/或网通,作为投资商,除提供网络外,负责平台的投资(包括后3、台服务器、存储设备等);
     3. 报警服务商:负责系统日常维护、前端设备(包括报警设备)维护、报警甄别(预处理)、报警设备恢复、110报警转发处理、出警处理等等;
 
     工程商:负责各监控点的安装(按不同安装点的工作量收取工程安装费);
 
     3111工程的赢利模式
 
     1. 在公安的推动下要求相关单位(例如娱乐行业)安装监控点。
 
     2. 由电信(或网通)承办安装手续(交初装费),每月定期向电信(网通)交网络费(或服务费)。
 
     3. 专业报警服务公司从电信(网通)的服务费中按一定比例(如30%)作为日常服务的收入。
 
     所具备的条件和原因:
 
     1. 公安现有的三级专网(或称金盾网)无法满足3111工程的大规模联网要求,网通(或电信)也在为已投入巨资的宽带网资源的利用率低而伤脑筋,所以双方的合作自然是一拍即合。再说公安要为3111投入专网建设将耗资巨大,而且日后每年维护、管理、更新等需要投入很大财力,所以说公安要投资建专网肯定是得不偿失的事。举一个简单例子:公安和军队原有的电话系统多是自有的,到后来设备更新日新月异,公安和军队要不断投资、维护这样的电话通信系统比租用电信的系统要高上数十倍,再说现有技术已完全能够解决公安和军方的安全保密问题,所以后来的大多数系统均不需要建设专用系统。
 
     2. 其次,政府和公安在投入此类系统时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百万(或数千万)的投入对于一个地市级的电信(或网通、更不用说移动了)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
 
     3. 电信(或网通)虽说是企业了,但事实上电信必竞还是公有体制的企业,所以政府和公安的事(特别是创造和谐社会的重要责任)电信的领导有这样的觉悟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
 
     4. 对于电信(网通)来说3111工程的设备初装费和日后的月租费是一笔很大的收入,以1万个点为例,若每个点采用“高速球机+视频服务器”,营业额接近1个亿,以每个点每月150宽带费计算,每年的宽带费约1800万元。
 
     5. 按照我们说的“公安+电信(网通)+报警服务商”的模式,物色一个对公安和电信(网通)均有利益关系的报警服务商也不是一件难事,万事具备又有东风,这样的事自然就好做了。当然这里说起来可能显得轻松了点,实际操作时其他不确的因素可能还很多,但工作就是解决问题,所以有点困难也是正常的。

     3111工程的难点

     3111工程本身就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系统,我们说这个工作的难度大,主要是指要真正制定出适合目前状况的系统标准,又要考虑未来技术发展;既要考虑现有系统投入不能浪费,又要考虑如何实现这些系统的互联互通问题......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系列标准”从标题上理解是要解决“视频监控联网”和“报警联网”2个联网问题,为了规范相关工程建设系列标准还包括管理、工程建设、系统检测、系统验收及相关产品等内容,可以说这样一个标准化体系称得上是安防产业的大集成,相信对促进安防产业的健康发展、规范安防项目的建设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为此,由公安部科技局领导,tc100组织、公安部一所相关领导等参与成立了一个技术组,专门负责制定“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系列标准”,要为3111工程制定相关管理、建设、验收、运营维护、互联互通等相关内容一系列约20多个标准,其复杂难度、规模之大可称得上“中国标准史上之最”。 

 

上一篇: 全球监控规模50亿美元 安防呈现IT化 2007/7/31
下一篇: 3111工程进度 2007/7/31

关于我们 | 服务细则 | 服务说明 |站点地图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支持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 主办单位: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
电话:010-6873058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87号国际财经中心C座1401
承办单位:中国安防行业网 电话:010-63326302
版权所有:北京寰岛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577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