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车设备行业欲解利润难题 |
[来源]中国工业报 经晓萃
[作者]本站编辑 [发表时间]2008/12/23 17:36:00
|
|
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与停车位短缺矛盾日益加剧再度成为城市智能停车国际论坛的热门议题。专家普遍认为,虽然国内停车设备制造业从无到有,近年有了长足发展,但国内配套政策的缺失依然使这个行业的发展步履维艰。
立足高端和海外
近两年机械式立体停车库有了很大的发展,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停车设备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龚建平说,北京是我国采用机械式停车库最早,目前数量最多的城市,2006年末已超过10万个泊位。其次是上海,有36000多个泊位,超过1万个泊位的城市还有南京、杭州和太原。到目前还没有机械式停车库的省市只有西藏、宁夏、内蒙古,而像浙江、江苏、山西等省,采用机械式停车库的地市级城市已经超过60%。目前,中国从事设计、制造机械式停车设备的企业已有110多家,配套企业60多家,年产值超过20亿元。
量的增长是一个方面,我国机械式停车设备技术和制造能力的提高,也使中国企业的出口能力迅速增强。去年,机械式停车设备出口额增长70%以上。
国内停车设备出口始于1998年,但初期主要是停车设备配套加工产品和较低端产品,如载车板、升降横移设备等。从2005年开始转向以整机出口为主,出口国家和出口量大幅增加。去年,中国机械停车设备已出口到美国、澳大利亚等14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设备包括垂直升降式、巷道堆垛式、平面移动式等高端产品类型。
龚建平说:“从出口情况看,国际市场对机械式停车库的需求在逐渐增大,这为我国停车设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前景。”与此同时,更多的企业将提升产品技术放到首位,并不断增强海外市场的开拓力度。
莱钢泰达车库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何于江表示,今后泰达的产品将定位在高端,目标市场也将转向海外,并逐渐放弃与国内低端客户的合作。
配套政策缺失
据记者了解,与停车行业相关的政策已经有20年没有调整过,如今行业沿用的依然是20年前的老规矩,“这显然跟不上行业发展的步伐”业内专家说。
9月中旬,广州市规划局完成了《广州市停车配建指标实施检讨》并开始公示,预计未来三年市辖十区将新增配建停车泊位15万个。该《检讨》认为,2005年广州市机动车保有量达177.4万辆,车辆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小客车数量年均增长率超过20%,城市面临的停车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给广州整体交通环境的改善带来很大压力。而广州市建设厅认为,要增加停车泊位,建设机械停车设备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做这样规划的应该远不止广州一个城市,很多地区的政府部门之前对汽车飞速增长带来的停车问题没有充分认识,因而相关的配套政策未能及时出台。
就拿北京来说,受机动车增长速度过快,增建、补建停车设施的数量难以弥补历史欠账,市民利用小汽车出行频率过高等因素的影响,停车设施总量不足,泊位缺口加大,成了目前静态交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而监管部门不明晰和相关政策的缺乏更加重了解决此问题的难度。北京停车协会秘书长王殿东指出,在北京,停车管理工作要涉及到很多部门,包括运输局、交管局等十几个单位,其中难免发生推诿扯皮的情况,以致一些问题一拖再拖。
另外,立体停车设备在建设当中定位不清,通常都等同于地产项目,所以到现在,机械式停车库依然和没有什么建设成本的路边停车位进行竞争,价格不占优势,投资高、资金回收周期长,使大部分立体停车设备在建成后很难赢利。
北京停车协会对王府井地区停车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一边是有3844个车位的公共停车楼平均日空置1700个,其中尤以智能机械式停车库为甚;另一边则是路侧、路面的707个地面泊位“供不应求”。北京站等繁华地段也有类似的现象存在。“北京站附近投资7000万元的智能机械式停车库,建了7年亏损1500万元。”王殿东透露。
赚钱依然是个难题
据交通部统计,目前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约3300万辆。到201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500万辆左右,其中轿车占53%。业内人士认为,这其中应有不低于1500万个轿车泊位需要通过建立立体停车库来解决。
都说停车设备行业是一个朝阳产业,立体停车设备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但在当前市场诚信环境欠佳的情况下,一些企业和单位往往以种种理由拖欠车库生产商的货款或工程款,致使厂家资金周转困难,杭州西子石川岛停车设备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就曾对记者坦言,直到前年,企业才从亏损的困境中摆脱,而西子石川岛一直是行业内数一数二的好企业。
针对这种情况,泰达的“车库经济”悄悄向“车库地产”转型了。用泰达董事长郭守锦的话说,“车库地产”之道是逼出来的。从2005年初开始,泰达逐步从传统的营销方式中走出来,不再有什么卖什么,而是转向与各级政府及风险投资商合作,共同搞“车库地产”,即合作开发停车库,并共同销售和运作,“携手为供应商的利润和口袋而奋斗”。
由于“车库地产”既能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又能促进就业,收到了为政府排忧解难的效果,这种运作方式目前已得到大连市政府的鼎力支持。业内分析,今后立体车库生产商将看好这一产业的发展方向,生产商不仅要做车库生产商、售后服务商,而且要做车库的运营商、投资商。
何于江表示,泰达已经在国内建设了4个车库地产项目,而且都运行良好,他估计未来会有良好的收益。
|
|
|
|
上一篇:
中国立体停车设备出口增长迅猛 2008/12/23
下一篇:
不停车收费可能引发高速闯关 推广前还需完善 2008/12/2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