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刚总经理
——北京明望格鲁勃福智能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刚“见证中国安防”专访
董刚,明望科远的创始人,明望格鲁勃福的当家人,多家明望公司的股权持有者。带着对董刚的好奇,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迎着朝霞,走向大海般蔚蓝的商务楼,走进明望,去聆听董刚“始于一所”的“安防之旅”。
初入一所:九年磨练安防真功夫
1984年出身军人家庭的董刚总经理(以下称董总)北京邮电学院(现北京邮电大学)无线工程专业毕业。毕业后,董总被分配到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以下简称“一所”)刚成立不久的安防研究室即十三研究室,成为安防行业的一名“新兵”。
虽然已经离开一所将近16年了,但是董总还是很怀念那段时光。当时还是初涉茅庐的小伙子,没有什么压力,也没有特别想赚钱的欲望,虽然工资比较低,又没有奖金,但在董总看来一切都是那么平静与安稳,下班之后经常和同事踢足球,业余时间参与各个研究室之间组织的足球联赛,羽毛球联赛。
1985年,国家机关开始向落后贫困地区派遣支教的“讲师团”,赴地处滇东南中越边境、有“老少边山战穷”(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山区、战区和贫困地区)。由北京“一所”选拔四名、上海“三所”选拔三名优秀人才组成“讲师团”代表公安部赴云南思茅师专支教,董总有幸被选上参加第一届“讲师团”。提及当时支教的情况,董总至今仍是回味无穷。当时董总被分配到思茅师专主讲高等数学,可那时候董总已经离校一年多,而且大学时的电子专业跟数学关系也不大,董总也只是在大一的时候学过一个学期的数学,主讲高等数学对董总的挑战是可想而知的,但是董总并没有气馁与放弃,而是克服了重重困难重拾了高等数学的课程,并且很好的教授给了当地的学生,顺利的完成了一年的支教工作。一年支教的工作经验给董总的不仅仅是如何做一个好老师,更重要的是董总从中学到了搞研究所需要的“韧劲”。
支教一年,重新回到一所后,董总更加珍视这份工作,愿意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安防研究室的工作中去。当时社会上没有什么项目,安防研究室的研究工作主要是为公安部和机关服务的。中南海、钓鱼台、新华社大楼的监控设备大部分是由董总所在的安防研究室参与设计并投入安装的,“这些都是指定的任务,当然也很愿意干,毕竟是学这一行的,就要干这一行的事,当时参与这些设计也挺自豪”,董总说,当时主要的精力是放在技术钻研上,市场意识比较弱,竞争也少。
当笔者问及在“一所”时的工作情况,董总会心一笑。他这意味深长的微笑把我们带进了那个年代,感受了一下那个年代的工作状态。那时“一所”几乎没有工人,设计、调试,安装都是由自己动手,亲自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