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一所研究员李仲男“见证中国安防”专访
李仲男,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研究员。当听说“见证中国安防”这个专题采访时,李仲男老师首先给安防行业下了这样一个概念:“安防起源于入侵探测,发展于电视监控,完善于出入口控制”,短短三句话,概括出了我国安防行业的发展历史及未来发展方向。下面,就让我们一同和李仲男老师来见证我国安防行业历史发展渊源。
安防起源于入侵探测
早期安防主要表现在防入侵和防盗两个方面。那时候主要是一种社会需求,个别单位如:故宫、博物馆、金融系统等部门的需要,主要的功能还是防盗。当相关单位提出来有这方面的需求,就购买了一些国外的防入侵系统,包括防盗探测仪器等。
拿故宫来说,当时北京市要做一个故宫报警器系统,因为故宫条件比较好,我们当时一直和故宫合作,他们有一个独立的研发部门,还有公安部二局和北京市公安局,安防协会,经济保卫和文物保卫等单位也参与这方面工作。当时具体的实施办法是,主要从一些单位的局部防盗、防入侵做起。由入侵探测开始,报警、电视监控是一个辅助手段。当时也在考虑一些所谓就是现在门禁方面的研究,在当时基本上都是锁,也可以有一些档次很高的密码锁。所以从技术层面来讲,安防的概念是从入侵探测开始的。当时我们介入这一块以后,购买了各式各样的报警器做实验,看什么样的报警效果最好。在这一个过程中,做了最早的报警器雏形,从道理上讲是“喇叭”,也就是声控报警。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报警器,在当时还破了一起案件。
发展于电视监控
安防行业的监控发展是应用电视的一种。应用电视包括很多,比如:医学用的电视,工业生产用的电视等,在安防行业里应用电视和别的行业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根据现在社会的发展,在当前环境下,电视技术应用到安防行业里,就有了自身特殊的意义。
最早在安防行业应用电视监控是很贵,寿命也不是很长。前端设备一个摄像机使用一、两年时间,却要花费几千块钱。当时电视监控在安防行业应用里就是报警复合手段,主要是在非常重要的地方、需要花这个钱的地方,在报警器旁边装备一个摄像机,有了情况以后查看图像。大部分地方都不能采用,一个是因为造价很贵。再有一个就是当初摄像机技术的情况,对摄像机照度要求很高。拿故宫来说,基本上不能用,一是晚上故宫的地方光线很弱;再一个是为了防火,到晚上把电源都关了,这就是当时的主要情况。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电视监控的应用比重越来越大,这主要归功于在个世纪八十年代有两个大的突破:一方面是CCD摄像技术的出现;它的出现一下子改变了摄像机的设计。原来的摄像机是很贵的,是因为里面器件有一个玻璃管是很容易坏并且寿命很短。而CCD的出现直接降低了摄像机的生产成本,原来非常昂贵的摄像机一下变的非常大众化了,所以很多低档摄像机的成本和高档的报警器价钱差不多,所以促成了电视监控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这是得益于电视技术的发展,和安防本身关系不大。第二是光纤传输的出现,原来用的都是电缆传输,以前在用电缆做传输连接设备的时候,能做几百米就很不错了,再远就很困难了。当时天安门安装监控的时候是第一次用光纤的传输。为了几公里,也是耗费了很大力量。
视频报警一开始是入侵报警的辅助手段,变成现在安防的主要发展行业。视频技术探测能力逐步表现出来,所以视频技术发展的很快。之所以发展迅速是电视技术本身发展出现的两个条件,1、CCD技术的出现,2、数字视频带来的网络传输作用。为安防扩大应用领域特别是构成广域上的概念提供了条件。由于以上两方面原因,导致了应用电视监控在安防行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普及率很高,电视监控是以报警器的辅助设备发展起来的,电视监控也有探测的作用,是变成一种主动探测,可以看到图像了。发展成为安防行业发展的主角。现在你去看安防展,其实你就是去看电视的发展史。
安防的核心还是探测,电视也是一种探测,现在电视探测是具有主动性、是可以观察的探测方式。以后视频技术就可能成为安防的重要手段,可以设置摄像机内部图像的分析,可以进行判断,不用再让专职人员看守。
90年代左右,这两次革命性变化基本完成了。从那以后,传统电视技术基本上就到了这个状态了,是因为电视制式没有必要再往上提高了,在安防监控领域就没有必要发展了,当然现在又出现了高清电视,在以后可能又会有进一步发展。
完善于出入口控制
2000年左右,又出现了数字视频发展阶段,数字视频在国际上发展很快,是作为高清电视为拉动市场,在受到网络多媒体的影响。数字电视一直在研究如何把标准电视在质量上有更大的提高,这就是数字视频一直做的努力。应该说是按照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方向是实现网络多媒体的服务,强调网络的交互性和利用网络条件的广域传播,可以很快的得到想要的信息;再一个就是实现高清技术。
再往下发展是完善的安防视频监控,就是出入口控制技术的发展。我们现阶段讲的视频技术主要是电视监控这一阶段,包括图像查看。视频技术的未来发展是视频信号的分析、识别,真正实现这种探测能力和真实报警能力,比别的报警器探测“真实”,不仅“人”可以使他报警,别的也可以使他报警。所以视频对真正目标识别报警,确定了是入侵目标以后才可以真实报警;以后视频监控还可以通过目前没有掌握的技术,要实现一种预警功能,因为没有预警功能,系统是不完善的。那么传统入侵报警是等事情发生以后才报警,等危险发生以后才会发生报警,但是今后的入侵报警是要等还没有发生之前就要有预警功能。
现在出入口系统最核心的技术是个人识别,以后可能会产生视频图像,从这点上来看,图像视频技术以后在实践中成为安防最真实的探测,会起到他本身的作用。
质量检测、认证和标准化工作在安防行业中的重要性
质量检测和认证工作在安防行业发展中也是很重要的环节。安防行业有一个特点,他不像别的行业一定要按照市场经济去运作,安防从最早的专业型行业转移到市场运作以后,工程商和供应商,直接去面对用户,市场经济环境下要保证它正常的运行,所谓的正常运行就是大家都要守规则。在这一过程中,供应方要得到一种公平,这种结果就需要一种中介机构的出现。中介机构和第三方在市场运作过程中他们既不是供方也不是需方,而是为双方之间建立一种关系,是一种润滑作用。他们的存在可以保证或者说是监督双方是不是按照一个平等的原则或者是合法的有序的去运作。第三方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所以在安防行业中第三方最重要的是检测和认证工作,这就是第三方的作用。
标准不是第三方也不是中介机构,但是在我们国家,第三方和中介结构去执行的原则如何制定,与国外是不一样的,国外的第三方是自己规定的,像美国UL就是这样运作的。标准的作用是很大的,是真正实现市场经济运作的一个必要的机制。中介机构和第三方机构真正的作用就是为双方合作提供服务。
客观、公证、科学是第三方运作非常重要的基本保障,是安防行业发展非常重要的依据,要让第三方有一个好的运作方式正常运行,就要有一个标准体系。他的职能是第三只手在调节供、需双方,以达到一个平衡的作用。检测认证工作要有公证性、准确性,标准工作要注重它的技术要求;他们都是不以赢利为目的的组织机构。
安防行业发展到现如今,已经逐步把体系、制度全部形成了,应该说从行业机构来说已经健全了,各部门也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更应该要注重客观性培养。
关于安防行业职业培训的问题
行业要健康发展,整体的素质有两个概念,长期的行业管理是对企业支持管理,这个是国际上现在的通常管理办法。真正的管理应该是对从业人员的资格管理。在国内正好相反,这个事情是由建筑师引发的,像我们国家建设一个大桥或是大坝水电站等,都需要一个甲级设计单位。后来我们开放了,奥运会工程建设的时候,国外施工设计单位都对相关建筑进行竞标,可是我们国内没有这样资格的单位。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这就引发了不公平竞争,最后就做出一个折中的办法,就是所有由国外设计的建筑必须要和国内设计院合作,像奥运会鸟巢、水立方以及国家大剧院、中央电视台新址都是由国内外联合设计的。
国家建设部提出要逐步取消工程商的资质,从业人员资格认证的要求。国外所有的公司他没有企业的资质,但是从业人员都有资格证书,这就是强调文件的合法性。设计人员有设计资格,相关设计人员都有职业资格证书,所以国家首先做了一个建造师职业资格证书培训,
现在安防行业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工作,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将为以后安防工程建设起到重要作用,也为提升整个安防行业的水平做出努力。
安防行业职业培训鉴定工作的建立,是安防行业发展的一件大事,对规范整个行业的发展、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可以说是加强整个行业的各个环节方面的建设,对安防行业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建立一个健康的行业文化,有利于各方面的人才进入到安防这个行业,为安防行业发展的后继人才培养形成一个良好的硬性环境。要形成一个产业链条,为行业健康发展走出一条有利途径。以后扩大安防在社会面的教育,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所以要真正把这件事情做好,是对安防行业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安防企业有什么机遇
奥运会是大型的活动,确实在一定作用下可以拉动安防行业的发展,不仅对安防行业扩大市场提出了要求,更是给安防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但是依照目前形式来看,并没有给我们安防企业带来很好的机会。这就暴露出了一个问题,安防行业发展了这么多年,没有形成自己行业内一些有实力的大企业,没有真正可以做到整体集成系统的大企业,在这方面我们还需要尽快的发展一批大型集成化企业。
李仲男老师在采访结束时,他希望在利用目前社会发展对安防行业市场需求日益增加的同时,我国安防企业要及时抓住这个很好的发展机遇,利用政府职能、中介组织的导向作用,尽快的组建中国安防行业的旗舰企业,创造一流的安防民族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