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检索: 文章检索:
第四节 行业组织、机构的服务工作

  一、协会工作
  在公安部和地方公安机关的领导下,在广大会员单位的积极支持和共同努力下,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和各地安防协会遵循“自律”、“维权”、“服务”的宗旨,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积极服务于公安技防工作,深入推进安防行业自律管理体系建设,大力加强安防行业的组织建设,扩大对外交流,为我国安防行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2011年山东、甘肃、新疆为适应当地安防行业的发展,也陆续成立了地方安防协会,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共有各级安防协会30多家。
  (一)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工作
  各级安防协会在协会内部组织建设、完善日常工作的组织架构,加强规范化管理、主动接受管理监督、保障协会健康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2011年12月8日,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回顾了第四届理事会的工作,认真总结经验,研究部署了今后的工作;通过新的协会章程,选举新一届理事会。王彦吉当选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经选举后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已达到了62家,形成了一个包括各领域领头企业参与的决策层,有效地发挥了企业在协会中的主导作用;协会常务理事单位达到116家,理事单位达到122家,会员单位900多家,在质和量上都有了比较大的提升;按照协会章程规定建立会议制度,每年定期召开一次理事长工作会议、一次常务理事会议和一次理事大会,重大决策事项都要通过会议讨论。
  会议同期还召开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换届暨第二届专家委员会会议,通过了《第一届专家委员会工作报告》、《专家委员会章程》等文件以及增补副主任委员的事项。为了充分发挥行业专家作用,为行业管理决策发挥参谋作用,为企业做好服务,协会专家委员会下设战略、标准、技术、防爆安检、实体防护等专业专家组。王彦吉主任委员代表第二届领导班子对新一届专家委员会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服务作用
  1.制定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正确引领行业发展
  规划是引领行业快速健康发展以及开展协会工作十分重要的纲领性文件。2010年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中国安防行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年在行业内组织开展了“十二五”规划的宣贯工作。《中国安防行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更加紧密地结合国家在“十二五”时期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关指导思想,在产业、技术、市场、国际发展等方面提出了适合行业情况的发展方向、任务及措施建议,尤其在转变发展思路、行业自律管理以及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改革思路和目标。
  北京安全防范行业协会也组织专门人员,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宏观规划,结合北京安防行业发展新趋势及各方面需求,从行业现状、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措施建议等方面,向社会发布了《北京安防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努力为政府管理部门和行业企业提供信息服务。
  2.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拓展协会职能
  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积极宣传公安部等政府部门有关行业管理、产业指导方面的政策,积极配合并组织引导企业参与“科技强警”、“平安城市建设”、“农村技防建设”、“开门评警大走访”等专项活动,并为政府项目需求推荐安防优秀产品及工程企业;配合行业立法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召开各种类型座谈会,认真听取企业意见,积极向政府部门反映有关问题和行业、会员诉求;组织企业参与制定修订行业标准及准入条件,促进行业规范发展;利用展会,做好政府论坛的各项组织与服务工作。
  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为加强地方协会间的合作,召开各地协会工作会议,研讨协会工作发展方向,总结推广为政府和企业服务的经验和做法。
  北京安全防范行业协会发起的首届七省市区安防协会合作交流工作研讨会于2011年9月20日在北京召开。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方安防协会的主要领导就建立区域间技术交流、信息共享、协调配合等议题进行协商研讨。
  (三)构建行业自律管理体系
  开展行业自律管理,是完善市场监管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行业协会的重要职责。经过不懈的努力,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安防行业自律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并在规范市场秩序、更好地服务企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开展安防工程企业资质评定试点,推动建立企业资质科学评价机制
  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资质管理中心对评价体系文件进行了换版修订,于2011年9月5日正式颁布实施。修订后的体系文件包括五个规范性文件(安防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办法、安防工程企业资质评定标准、安防工程企业资质评审员管理办法等)、三个公开性文件(安防工程企业资质评定准则、安防工程企业委托资质评定须知、安防企业诚信公约)、十二个管理程序(组织结构和职责、安防工程企业资质评定机构资格认定实施程序、安防工程企业资质评定实施程序等)。并陆续在北京、湖北等7个省、市、区先行开展安防工程企业资质评定试点工作,并在江苏、上海、四川、河北等四个地方尝试性地开展直接评定工作。
  2011年新增获证企业 469家,1171 家企业通过资质年审。资质评价结果得到了政府采购部门、建设单位和招标代理机构的广泛认可和采信,在业内也引起了广大安防工程企业的普遍关注和支持。资质评定试点工作对于遏制安防工程市场无序竞争、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支持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今后全面推广资质评定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北京市安全防范行业协会在2011年新审批核发《安防工程企业资质证书》87家,其中一级资质企业21家,二级27家,三级39家;受理企业资质年审申报320家。全年无一起对服务质量及审核把关不严的投诉。同时,对条件不达标、不按时年审、多次通知未果的56家企业予以撤消资质处理,保证北京安防工程资质的严肃性。
  湖北省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评价机构自接受委托以来,认真开展各项工作,2011年全年共评定资质证75家。其中一级6家,二级30家,三级39家。年审企业资质177家,其中一级50家,二级65家,三级62家。
  2.创建安防职业认证条件,推动建立职业认证制度和职业培训体系
  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积极创建安防职业认证条件,努力推动建立职业认证制度和职业培训体系。安全防范设计评估师和安全防范系统安装维护员正式列入了国家的职业目录后,还制定了职业国家标准,完成了“安全防范设计评估师”和“安全防范系统安装维护员”职业培训教程编制和出版工作,编写完成了职业鉴定题库,并举办了两期授课教师的培训班,初步建立了一支专业的职业培训教师队伍。
  在此基础上,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经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管部门沟通,于2011年4月底组织召开了安全防范系统安装维护员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电话会议。来自全国9省区地方行业协会领导参加了本次会议。靳秀凤秘书长主持并传达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安全防范系统安装维护员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的指导意见,通报了培训工作筹备情况及相关事项。
  北京市安全防范行业协会安防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全年累计开班三期,培训初、中、高级安防系统安装维护员近百人,为行业职业教育作出了积极的探索。湖南省安全技术防范协会也分4期培训了中级安防系统安装维护员400人。
  安徽省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先后分两批选派11名同志参加教师师资培训,取得教师资格。并于2011年4 月筹备成立了合肥安防技术职业培训学校,取得合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颁发的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目前培训工作筹备已就绪。
  3.开展安防行业评优创先活动,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为贯彻落实公安部《关于深入开展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应用工作的意见》,积极配合各地开展的“平安城市”建设工作,有效发挥协会在政府、企业、用户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在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领导下,地方行业协会的支持和广大安防工程企业的积极参与下,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于2011年6月至10月在全国范围内继续开展了推荐优秀安防工程企业的工作。本次推荐工作共收到申请企业资料505份,经过对企业资料的分析、整理、核实、计算和专家认真评议,共评选出216家企业。
  2011年北京市安全防范行业协会开展了“北京安防优秀企业家,优秀项目经理”评比活动。共评选出2011年度安防优秀企业家10名,优秀项目经理9名,最具发展潜力企业10家。2011年北京市安全防范行业协会还组织开展安防优质工程评选。最终评出2011年度北京安防优质工程9项。
  (四)提升服务能力
  1.发挥专家委员会作用,为政府和行业提供专业技术服务
  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围绕协会全年的重点工作,凝聚广大专家的智慧能量,发挥专家组织的专业技术服务功能,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是推动行业科技创新、协调军地合作研发,结合公安安检防爆业务的需求,举办合作项目专题协调会,推动防“核、化、生”项目的研发工作,包括“便携式离子迁移谱化学毒剂探测设备”、“核、化、生物质防护、探测、洗消多功能球罐” 的研制项目等;二是举办应急防范与安检防爆专业活动,2011年4月在北京安博会期间举办了“应急安全防范与安检防爆专业活动”,有14家单位参与,采取讲座和现场演示的方式,为专业厂商和用户提供了交流平台;2011年8月在内蒙古安博会期间,举办安检防爆技术推广展示活动,为专业用户展示了涉及维稳、处突相关专业器材;三是编辑出版《服务安防“十二五”建言献策论文集》,2011年初开展“为安防行业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征文活动的基础上,编撰了《论文集》,分为“行业发展”、“技术研究”、“领域应用”三部分,7月底出版,还制作了部分光盘版,赠送给行业领导、专家和企业人士;四是继续完善专家委员会网页,改进网上服务工作,将对已有网页功能进行改进,对日常工作动态信息更新,设置内部公共邮箱,供专家查询内部工作信息使用;五是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修订了《专家委员会章程》和《专家管理办法》等制度性公开文件的工作,制定了《推荐专家服务流程》,使专家委的制度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和高度;六是2011年12月7日在北京召开了“实体防护专家组成立会议暨安防实体防护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实体防护专家、部分地方安防协会领导以及企业代表等近60余人参加了会议。
  2.办好博览会,搭建贸易交流平台、促进安防国际化发展
  搭建展会服务平台不仅是有效建立用户与企业交流与沟通的平台,也是充分体现协会服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协会每年重点工作之一。随着安防行业的快速发展,安防企业和用户对各地所举办展会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从展会影响力、参展企业规模、展会同期论坛、观众组织、展区布置、会场服务等方面均提出更高要求。
  2011年全国范围内除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公共安全博览会(深圳)外,地方展会就有20多个,各地协会强化服务意识,努力开拓进取,通过地方展会和配套活动,为安防行业企业提供了宣传和展示平台,有效地促进了当地安防行业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
  另外由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和广东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协会联合主办,北京佳安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2011年第四届中外安防产品(广东)采购洽谈会(SSC 2011)也是2011年安防行业对外贸易服务的一大亮点。第四届中外安防产品(广东)采购洽谈会的成功举办,为我们国内安防厂家与国际买家的交流和贸易往来提供了新的平台,进一步拓宽了出口渠道,增加了出口业务量。
  (五)积极推进行业文化建设
  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2011年开展了活动主题为“弘扬行业文化,促进企业发展,服务平安城市,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的第三届中国安防行业 “和谐杯”歌唱比赛。经与各地安防协会和重点企业沟通,总结前两届的活动经验,第三届歌唱比赛分为各地6个分赛区举办的选拔赛和全国总决赛两个阶段进行。共有来自各地安防协会、会员单位的30支代表队精心准备的30支歌曲参加了总决赛。
  在各地方安防协会和安防企业的积极支持和热情参与下,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已连续成功举办了3届中国安防行业 “和谐杯”歌唱比赛,使“和谐杯”歌唱比赛成为品牌性的行业文化活动。
  二、标准化工作
  2011年,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国家标准委和公安部科信局的领导下,在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的支持下,通过广大委员、顾问、专家、通信委员和秘书处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完成了各项工作,标准化工作在多个方面工作中实现了创新突破;北京、上海等多个省市根据各地安防发展情况也陆续组织编制和发布了10余个地方标准;安防行业的标准化工作有力地保证和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编制《安防标准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我国安全技术防范标准体系表》
  为保证我国安防标准化工作科学、有序地可持续开展,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依托国家标准委工业标准二部下达的《我国安全技术防范标准体系研究》项目,组织编制完成了《我国安全技术防范标准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我国安全技术防范标准体系表》。
  《我国安全技术防范标准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安全技术防范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思想、7项主要任务、50余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具体目标和4项保障措施,是指导未来五年我国安全技术防范标准化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我国安全技术防范标准体系表》提出了我国安全技术防范标准体系结构框图,给出了包含近400项标准元素的标准明细表。该体系表将成为今后编制我国安全技术防范标准制定修订规划和计划的基本依据。
  (二)标准制修订工作
  2010-2011年,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完成的经国家标准委和公安部批准发布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4项;完成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报批稿14项;正在制修订过程中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62项(其中,包括2011年刚批准立项的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23项);已申报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11项。
  (三) 标准制修订重点项目
  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紧密结合“平安城市”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开展了《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普通高校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医院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范系统要求》等多项重要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四)标准化项目研究
  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积极申报和承担安防标准化研究项目,集中委员会的主要技术力量,完成了国家标准委下达的《我国安全技术防范标准体系研究》项目;申报了2012年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社会治安重要场所安全技术防范标准研究》;承担了国家文物局委托的行业标准GA27-2002《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修订预研项目。
  (五)国际标准化工作
  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国际标准化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成功举办了2011年IEC/TC79年会和WG12工作组会议;牵头制定1项国际标准,参与制定5项国际标准。实现了安防标准化工作由“面向国际”到“走向国际”的质的提升。
  (六)加大标准的实施力度
  1.开展《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系列标准》宣贯培训工作
  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积极配合各地公安机关开展《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系列标准》的宣贯培训工作。在全国举办培训班30余期,培训学员7000余人,收到了良好效果。系列标准的宣贯培训对深入推进全国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提高系统建设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2.开展强制性国家工程建设标准的宣贯培训工作
  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积极配合各地安全防范行业协会开展GB5034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等强制性国家工程建设标准的宣贯培训工作,共培训学员1700余人。
  3.组织专家编制国家标准宣贯培训教材
  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编写了3项国家标准的宣贯培训教材,分别为:GB25287-2010《周界防范高压电网装置》、B/T16676-2010《银行安全防范报警监控联网系统技术要求》、GB/T 28181-2011《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宣贯培训教材。
  4.成立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SVAC)产业联盟
  在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积极倡导和推动下,在公安部、工信部、国家标准委等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SVAC)产业联盟。目前联盟成员已有40多家,正在积极研制生产基于SVAC标准的产品和设备,并初步具备了试点和示范应用的条件。
  (七)地方安防协会积极配合开展地方标准化工作
  1.北京市安防协会配合政府开展标准建设工作
  2011年配合地方政府出台了《安全防范工程监理规范》、《大中型商场、超市治安防范规范》以及《安全防范系统运行检验规范》安防地方标准3个;审查了《安全防范系统维护通用技术标准》、《变电站安全防范技术要求》、《报警服务通用技术要求》安防地方标准3项;协助申报安防监理方面的标准1项。
  2.上海市安防协会配合政府部门开展安防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制定工作
  组织专家先后完成了《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上海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离行式现金自助服务设备安防系统远程控制联网技术要求(试行)》、《本市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用彩色显示终端技术规范(试行)》、《本市专业型数字录像设备补充技术要求(试行)》等一系列技术规范。
  3.浙江省安防协会组织专家参与视频监控联网标准化课题工作
  协助制定了《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技术规范》等多项浙江省安防地方标准。同时,还积极参与公安部相关标准的制定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其他各省市安防协会也积极配合了政府主管部门开展安防地方标准的建设工作,为各地安防建设工作作出了贡献。
  三、认证工作
  2011年,中国安全技术防范认证中心(以下简称认证中心)在政府主管部门和中心理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实现了认证工作规范运作、业务发展稳中有升的良性循环的局面。
  (一)保持了产品认证业务的稳定开展
  2011年,认证中心加强和完善了对认证业务流程的质量控制,顺利通过了国家认监委强制性产品认证年度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和国家认可委认可复评工作。活体指纹(掌纹)采集设备产品认证业务范围获得国家认可委的能力认可。2011年认证中心保持强制性认证有效证书1215张(增长了3%),保持自愿性认证有效证书126张(增长了33%)。
  2011年以来,认证中心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管理手册》(C版)和程序文件以修改和换页方式进行了修定,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了内部审核,顺利通过了国家认监委强制性产品认证专项监督现场年度检查工作和国家认可委年度认可评审工作。认证中心继续加强后续的改进工作和内部监督工作以及对分包检测机构质量控制评价与通报工作。
  (二)推进社会公共安全产品自愿性认证(GA认证)
  经过几年的努力,认证中心大力推进社会公共安全产品自愿性认证,为公安工作服务,为公安一线提供认证技术服务,受到使用方和委托方的好评,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认证中心上报的《公安无线通信设备自愿性认证实施规则公安350兆模拟无线通信设备》等相关文件得到了公安部主管部门的正式批复,向全国各地公安机关下发了《关于开展公安350兆无线通信设备认证工作的通知》,授权认证中心为认证的执行机构,并在各分包实验室的共同努力下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至2011年底共受理了5家企业8个单元的产品认证申请,已经颁发4张认证证书。
  (三)完成国家认监委强制性产品认证质量分析重点工作
  认证中心按照国家认监委的要求对入侵探测器和防盗报警控制器、汽车防盗报警系统、防盗保险柜(箱)、汽车行驶记录仪、车身反光标志5类CCC认证产品开展了认证质量研究分析,形成了专项强制性产品认证质量分析报告。2011年认证中心配合国家认监委完成了对承担CCC检测任务的国家安全防范报警系统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上海)2家安全技术防范产品指定实验室的专项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了实验室的关键检测设备、人员的实际检测能力和实验室CCC检测相关制度与质量控制体系建设情况,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CCC检测要求,加强了CCC认证的有效性,并根据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向国家认监委提出了对安全技术防范产品CCC认证指定实验室的管理建议。
  四、检测工作
  2011年,国家安全防范报警系统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上海)(以下简称北京检测中心,上海检测中心)在公安部及相关业务局的领导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持续加强安防及相关产品和安防工程的检测工作,为安防行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北京检测中心工作
  2011年,北京检测中心在公安部相关业务局及所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三个服务”为工作指导思想,以绩效考核和强化服务为手段,在技术服务、科研开发、对外交流等方面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常规业务
  (1)2011年共完成检测报告(项目)总量10145项,其中包括电子产品检测2303项,实体防护检测1160项,警用装备检测388项,软件项目170项,认证检测516项,安防工程检测249项,行业监督抽查50项,计量类检测1234项,以及其他类119项。
  (2)承担并完成公安部、各省公安厅、地方政府招标的委托检测,行业监督抽查,中国安防协会安防工程公司资质评定和产品评定,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和中国安全技术防范认证中心委托工厂检查工作。
  2.实验室能力建设
  (1)新增计量(校准\检定)业务分支,在公安行业内新建立起长度、热工、力学、电磁学、光学、声学、无线电、时间频率、工程检测等领域计量标准,为设备仪器及计量器具的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提供有力支持和溯源保障。经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的计量校准能力为136项。
  (2)2011年,新增加检验能力13项,通过国家实验室检查机构评审认可实验室能力共计316项。
  (3)北京检测中心的5米法、3米法电磁兼容实验室建设及配套设备采购项目顺利通过评审验收,正式投入使用。
  (4)秦城靶场实验室改建工程启动,设计面积在现有基础上将扩大一倍以上,达到1500平方米的使用规模。原有的1个实弹射击靶道将扩充到3个靶道,其中1个还将具备恒温恒湿环境。
  3.科研工作
  (1)积极申报“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新一代警用GIS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公共安全物联网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中SVAC系列设备研制与应用示范及评价体系建设子课题,申报国家发改委《城市社会公共安全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项目》,申报国家信息安全专项服务类项目、工信部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等。
  (2)自主研发A08014《全国警用地理信息基础平台技术体系研究》等8个项目。
  (3)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全国警用地理信息基础平台应用技术研究与规模应用示范》课题五A09028等项目结项。
  (4)参加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公安部特种警用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公安部社会公共安全应用基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起草、制定修订工作50余项。
  4.国际化合作
  (1)2011年1月24日,与UL签订《本地化服务协议》,达成针对在本地化开展合作的具体服务范围,提供服务的标准和保证及双方的责权义务。
  (2)2011年,紧密结合工作重点和业务实际,积极扩展国际合作领域,在扩大原有UL标准检测能力基础上,积极筹措推进CE认证。
  5.参与重、特大社会事件安保工作
  (1)参与2011年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63个体育场馆及与大运会相关的场所安保科技系统建设项目技防工程的检测验收,得到了大运办和深圳市公安局的肯定。
  (2)受国家宗教事务局委托,北京检测中心专家组一行赴缅甸执行紧固佛牙舍利金塔任务,确保佛牙舍利在缅甸供奉活动安全顺利。
  (二)上海检测中心工作
  2011年,上海检测中心在以切实提高中心的检测效率、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为宗旨,全体员工齐心协力,顽强奋进,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有效地推动了中心各项工作的发展。
  1.拓展检验范围
  上海检测中心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和突破口,不断拓展检验范围,安防电子、安防工程、非传统安防和等级测评等领域取得全面进展,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密切加强与公安部相关业务局联系,拓展相关产品检测业务。
  (2)发挥地域优势,拓展安防电子检测业务。上海检测中心与上海技防办密切互动,参与并推进上海市安防地方标准的制定和宣传工作。随着上海安防地方标准的相继发布和实施,促进了中心安防电子检测业务的拓展。
  (3)扩大合作范围,拓展平安城市建设工程检测业务。上海检测中心得到了各地公安科技部门的支持。自6月以来,相继承担并陆续完成了平安金阳·数字城管(一期)安防系统工程、贵州省白云监狱建设工程监控系统项目、无锡惠山区社会治安监控系统、苏州吴江平安盛泽道路卡口监控系统项目和浦东新区高清视频卡口等平安城市系统工程的检测验收。
  (4)开拓新的检测项目,上海检测中心在本市微剂量X射线安检设备系统泄漏辐射剂量率的检验工作中,与上海申通地铁签订了为期5年的年检制协议,是中心在业务模式上的首次突破。2011年10月底完成了上海地铁1~11号线全部站点的545台安检设备的X射线泄漏首年检测。
  2.树立行业权威形象
  为保障安防产品质量安全,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提高安防产品质量水平,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2011年上海检测中心积极承担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任务。
  (1)积极争取地抽任务。上海检测中心多次与上海市质监局和相关主管部门争取,承担了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的2011年第三季度防盗安全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任务。这是上海检测中心积极参与地方政府部门组织实施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提高社会公共安全产品质量的新突破。
  (2)积极承担行抽任务。为更好地为公安业务工作服务,上海检测中心继年初完成了防警控制器等3项产品的行业监督抽查任务后,又承担了汽车防盗报警系统等3项产品的行业监督抽查任务。
  2011年上海检测中心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任务取得了圆满成效,为规范和促进安防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
  

版权所有:www.21csp.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