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检索: 文章检索:
地方性的法规、规范性文件(一)

北京市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办法

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185号)


  《北京市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办法》已经2006年12月4日市人民政府第5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4月1日起施行。


市长 王岐山       
二〇〇六年十二月十五日


  第一条 为了规范本市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是指利用图像采集设备和其他相关设备对涉及公共安全的区域进行信息记录的视频系统。
  第四条 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区、县人民政府负责本行业、本系统、本地区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建设的组织实施,并协助做好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使用、维护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工作。市和区、县公安机关负责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建设、使用、维护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下列单位和区域,应当安装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
  (一)党政机关、国家机关所在地,广播电台、电视台,电信、邮政、金融、服务单位,博物馆、档案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危险物品生产、销售、存放场所等重要单位;
  (二)宾馆、饭店、商场、医院、学校、幼儿园、文化娱乐场所,举办体育赛事的场馆、场地,住宅区、停车场等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
  (三)重点道路、路段和主要交通路口,地下通道、过街天桥,机场、火车站、地铁和城铁车站,公共电汽车的重要交通枢纽等;
  (四)城市供排水、电力、燃气、热力设施,城市河湖及其他重要水务工程等重要城市基础设施;
  (五)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地点和区域。
  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建设的市级主管部门可以根据需要确定其他应当安装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的区域,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六条 单位按照本办法规定自建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应当符合政府的统一规划和要求,不得采集本单位范围以外的公共区域的图像信息。
  第七条 交通道路、广场等公共场所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的建设由政府负责,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该区域设置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
  第八条 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的建设,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市质量技术监督、信息化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共同制定本市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公共图像信息系统应当具有采集、录像、传输等功能。
  第九条 设置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不得侵犯公民个人隐私;对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图像信息,应当采取保密措施;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的建设,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应当安装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的,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应当与项目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时投入使用。
  第十一条 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的使用单位,应当自系统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30日内,将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的建设情况按照保卫隶属关系向市或者区、县公安机关备案;没有保卫隶属关系的,向本单位所在地的区、县公安机关备案。
  本办法施行前已经建成的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的使用单位应当自本办法施行之日起30日内,将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的建设情况按照前款规定向公安机关备案。
  第十二条 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的使用单位,应当采取下列措施,保证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安全运行:
  (一)对与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和保密知识的培训;
  (二)建立安全检查、运行维护、应急处理等制度;
  (三)保持图像信息画面清晰,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四)不得擅自改变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的用途和摄像设备的位置。
  使用单位委托其他单位运营、维护、管理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的,双方应当明确保证系统安全运行的责任。
  第十三条 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的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图像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遵守下列规定:
  (一)建立值班监看制度,发现涉及公共安全的可疑信息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二)建立图像信息使用登记制度,对图像信息的录制人员、调取时间、调取用途等事项进行登记;
  (三)按照规定期限留存图像信息,不得擅自删改、破坏留存期限内图像信息的原始数据记录。
  第十四条 负责图像信息监看的工作人员,应当遵守各项图像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坚守岗位,爱护仪器设备,保守秘密。与图像信息监看工作无关的人员不得擅自进入监看场所。留存的图像信息除按照本办法的规定使用外,任何人不得擅自查阅、复制、提供、传播。
  第十五条 在公共场所设置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应当设置标识。
  第十六条 发生社会治安、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等突发公共事件时,具有突发公共事件调查、处置权的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有权查看、调取、复制图像信息,有关单位应当予以配合。
  第十七条 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工作人员查看、调取、复制图像信息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工作人员不得少于二人;
  (二)出示工作证件和证明文件;
  (三)填写查看、调取、复制图像信息情况登记表;
  (四)遵守图像信息的使用、保密制度,不得擅自提供、传播图像信息,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公民个人隐私的图像信息予以保密。
  第十八条 公安机关应当对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的日常使用、维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督促相关单位及时整改;必要时,质量技术监督、信息化主管部门在技术检测等方面应当予以协助。
  第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的规定,应当建设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而不建设或者不按照规范和标准建设的,由公安机关责令限期整改并予以警告;逾期不整改或者整改不合格的,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员分别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条 违反本办法第六条的规定,单位设置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擅自采集本单位范围以外的公共区域的图像信息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并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员分别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的规定,擅自在公共场所设置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由公安机关责令拆除;单位设置的,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员分别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个人设置的,对个人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不遵守备案制度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并对单位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员分别处5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的规定,未采取保障图像信息系统运行安全管理措施,影响系统安全运行的,由公安机关责令限期整改,可以对单位并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员分别处500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整改或者整改不合格的,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员分别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的规定,未建立、健全或者违反图像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以及擅自查阅、复制、提供、传播图像信息的,由公安机关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员分别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拒不提供图像信息的,由公安机关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员分别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的规定,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查看、调取、复制图像信息时违反相关管理制度,由主管部门追究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7年4月1日起施行。

 

北京市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备案管理规定(试行)

 

    第一条 为加强对本市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建设、使用、维护的日常监督管理,规范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备案工作,根据《北京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使用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的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定,将本单位建设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的情况向公安机关备案。
  第三条 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使用单位有保卫隶属关系的,由其保卫隶属关系所属的市或者区、县公安机关主管部门负责备案。
  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使用单位无保卫隶属关系的,由其所在地的区、县公安机关内保部门负责备案。
  第四条 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的使用单位,应当自系统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30日内,持下列材料向公安机关备案:
  (一)北京市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备案表(一式两份);
  (二)单位位置示意图(一份);
  (三)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布防图(复印件一份)。
  第五条 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使用单位提交的备案表内容应当完整无缺项,单位位置示意图中应当标明单位所在位置及周边情况,布防图中应当标明摄像机安装的具体位置。
  备案材料应当使用A4纸打印并按照备案表、单位位置示意图、布防图的顺序进行装订。
  第六条 公安机关应当指派两名工作人员受理备案。工作人员收到备案材料后,应当认真进行审查。
  备案材料齐全,符合备案要求的,工作人员应当当场予以备案,并开具《北京市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备案回执单》;
  备案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备案要求的,工作人员应当告知其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备案人申请人可以当场予以补正,备案人申请人无法当场补正的,工作人员开具《北京市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备案材料补正通知单》。备案单位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补正有关材料后向公安机关备案。
  第七条 已经向公安机关备案的内容发生变更时,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使用单位应当依照本规定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的有关规定重新向公安机关备案。
  第八条 公安机关对备案工作中形成的有关材料应当及时立卷归档,档案材料应当齐全、完整。
  公安机关应妥善保管备案材料,不得泄露备案材料和内容。
  第九条 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使用单位不遵守备案制度的,由公安机关应按照《北京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的有关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第十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公安机关受理备案单位列表

编号

单位

主管部门

受理备案单位范围

01

东城公安分局

内保处

直管单位及辖区内无保卫隶属关系单位

02

西城公安分局

内保处

03

崇文公安分局

内保处

04

宣武公安分局

内保处

05

朝阳公安分局

内保处

06

海淀公安分局

内保处

07

丰台公安分局

内保处

08

石景山公安分局

内保处

09

门头沟公安分局

内保处

10

房山公安分局

内保处

11

通州公安分局

内保处

12

顺义公安分局

内保处

13

昌平公安分局

内保处

14

大兴公安分局

内保处

15

平谷公安分局

内保处

16

怀柔公安分局

内保处

17

密云县公安局

内保科

18

延庆县公安局

内保科

19

燕山公安分局

内保科

20

开发区公安分局

内保科

21

清河公安分局

治安大队

22

西站公安分局

治安大队

23

治安总队

行业场所管理处

直管单位

24

公交总队

内保支队

直管单位

25

内部单位保卫局

保安和技术防范管理处

直管单位

26

文保处

科技信息通信处

直管单位

27

机场公安分局

直管单位

28

铁路公安处

 

直管单位

 
 
 
上海市社会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办法
 
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93号
(2001年1月9日
)


  第一条 (目的依据)
  为了加强本市社会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保障公私财产和公民人身安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概念)
  本办法所称社会公共安全技术防范(以下简称技术防范)是指:运用科学技术手段,预防、制止、延缓盗窃、抢劫、非法入侵、破坏、爆炸等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活动。
  本办法所称社会公共安全技术防范产品(以下简称技术防范产品)是指:用于技术防范活动,具有入侵探测、防盗报警、出入口控制、安全检查等功能的专用设备。
  本办法所称社会公共安全技术防范工程(以下简称技术防范工程)是指:运用技术防范产品和其他相关产品所组成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第三条 (适用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技术防范产品的安装、维修、使用,技术防范工程的设计、施工、维修、使用及其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主管与协管)
  上海市公安局(以下简称市公安局)是本市技术防范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区、县公安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辖区内的技术防范管理工作。
  工商、建设、质量技术监督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技术防范管理工作。
  第五条 (配建技术防范工程范围)
  下列场所和部位应当采取技术防范措施:
  (一)枪支弹药、爆炸物品的生产、存放场所;
  (二)广播、电视、电信单位的要害场所或者部位;
  (三)集中存放重要档案资料的馆、库;
  (四)存放重要计算机数据库的场所;
  (五)金银等贵重金属、珠宝的加工、储存、经销场所;
  (六)货币、有价证券的制造、存放场所和金融营业以及金融信息运行、存储等场所;
  (七)博物馆、展览馆、文物店等集中陈列、存放、经销文物、珍宝和贵重物品的场所;
  (八)剧毒物品、放射性物品和致病性细菌、病毒的集中存放场所;
  (九)星级饭店、高级商务楼及大型活动场所的重要部位;
  (十)国家和市人民政府规定应当采取技术防范措施的其他场所和部位。
  第六条 (技术防范产品管理)
  本市产品的质量监督由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市质量技监局)负责。本市技术防范产品的质量监督管理由市公安局在市质量技监局的指导下实施。
  从事安装、维修技术防范产品的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应当事先报经市公安局核准。
  第七条 (技术防范工程产品的标准)
  技术防范工程中使用的技术防范产品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由市质量技监局会同市公安局制定地方标准;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企业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不得安装使用。
  第八条 (技术防范工程的标准和规范)
  技术防范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修,应当按照国家标淮、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有关规范执行。
  第九条 (技术防范工程的建筑设计)
  本市技术防范工程建筑设计规范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公安局制定,并纳入本市建设工程设计规范。设计部门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当遵守技术防范工程建筑设计规范。
  第十条 (技术防范工程的使用)
  使用技术防范工程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技术防范工程的使用和维护保养制度,确保技术防范工程的正常、有效运行,并接受公安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第十一条 (技术防范工程从业和使用单位的要求)
  技术防范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维修和使用单位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执行国家和本市保密规定;
  (二)加强对涉密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制订安全保密制度;
  (三)严格限制技术防范工程知密人员的范围,并登记注册;
  (四)妥善保管技术防范工程的设计图纸以及有关资料;
  (五)设计、施工、维修和使用人员经过技术防范安全培训,持证上岗;
  (六)不使用曾被追究刑事责任或者被劳动教养、受到治安拘留处罚的人员。
  第十二条 (禁止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技术防范工程使用规定,禁止下列行为:
  (一)毁坏技术防范工程的设备、设施;
  (二)擅自改变技术防范工程的用途;
  (三)泄露技术防范工程的秘密;
  (四)影响技术防范工程使用的其他行为。
  第十三条 (法律责任)
  违反本办法的,由公安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按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违反第五条、第七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的,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第六条第二款、第八条规定的,对单位处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其中对非经营性行为的,罚款幅度最高不得超过1000元。
  违反本办法规定,应当给予治安处罚的,由公安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 (执法保障)
  公安人员应当遵纪守法、秉公执法。对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索贿受贿、枉法执行者,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的规定)
  建筑项目中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国家和本市另有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应用解释部门)
  市公安局可以对本办法的具体应用问题进行解释。
  第十七条 (施行日期)
  本办法自2001年4月1日起施行。

 

上海市公安局技术防范办公室关于印发《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安全技术防范工程专用硬盘录像机技术要求》的通知

 

各公安分局、崇明县公安局、市局各有关单位、各公安处(局)技防办,各硬盘录像机生产、销售企业,各技防工程从业单位:

    为了适应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安全技术防范工作需要,根据《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园区临时展览场馆及周边配套设施安全技术防范工程基本要求和办事程序》的规定,市局技防办对上海世博会安防工程中所使用的硬盘录像机(以下简称“世博专用机”)制定了《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安全技术防范工程专用硬盘录像机技术要求》(以下简称《世博专用机技术要求》,详见附件),是世博专用机检测、世博会安防工程评审验收的主要依据之一。与世博会相关的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居民小区可参照执行。
  即日起,凡在本市生产、销售的世博专用机,应持有法定检测机构按照《世博专用机技术要求》检测合格的型式检验报告;国内生产的还应持有《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生产登记批准书》。

  特此通知。


上海市公安局技术防范办公室
二〇〇九年十月二十一日
  

 

版权所有:www.21csp.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