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设标准 > 正文
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2012-9-24 11:20:00    关键字: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      浏览量:
  1.3 电磁抗扰度性能

  受试系统在静电、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浪涌和电压短时中断等电磁骚扰环境下不应出现电气故障,试验结果评定应符合GB/T 17626.2、GB/T 17626.4、 GB/T 17626.5、GB/T 17626.11中2级要求,即允许其基本功能暂时降低或丧失,但在试验结束后应能自行恢复正常,系统内已贮存的图像、数据不应丢失。

  1.4 气候环境适应性

  所有安装在室外的设备应能承受高温、低温、恒温恒湿各项气候环境试验,试验中及试验后受试系统应无任何电气故障,机壳、插接器等不应有严重变形,功能应保持正常。

  在承受雨淋试验中及试验后,室外机箱和含图像采集单元主体的防护罩均应正常,并无渗水或积水现象。

  在承受粉尘试验中及试验后,室外机箱和含图像采集单元主体的防护罩内无大量积尘。

  1.5 机械环境适应性

  在承受各项机械环境试验后,受试系统应无永久性结构变形;零部件应无损坏;应无电气故障;紧固部件应无松脱现象,插头、通信接口等接插件不应有脱落或接触不良现象;受试系统功能应保持正常。

  2 检验方法

  2.1 检验条件

  如未标明特殊要求,所有试验均在下述条件下进行:

  环境温度:0℃ ~+40℃;环境相对湿度:45% ~ 90%;系统供电电源:AC 220V、50Hz。

  2.2 一般要求检查

  目视检查组成、外观、铭牌及标识。

  2.3 电气部件检查

  利用万用表检查额定电源。

  目视检查电气保护装置、接地端子和导线。

  2.4 功能测试

  2.4.1 闯红灯行为记录测试

  2.4.1.1 测试条件

  在天气晴朗无雾,号牌无遮挡、无污损的条件下进行测试,白天测试时的环境光照度应不低于200lux,晚上测试时辅助照明光照度应不高于50lux。

  试验时,测试方向车道数、测试方向停止线与信号灯距离等试验参数按照其标注的适用条件确定。

  2.4.1.2 测试方法

  采用单车试验,行驶轨迹应分别在相应车道的左侧、中间、右侧,车身不应超出试验车道,试验步骤如下:

  (1)绿灯相位误触发试验,试验车在对应的绿灯相位时开始通过系统监测路口;

  (2)黄灯相位误触发试验,试验车在对应的黄灯相位时开始通过系统监测路口;

  (3)单车闯红灯试验,试验车在对应的红灯相位时开始通过系统监测路口;

  (4)干扰性试验,试验车在对应的红灯相位时停在监测路口,同时模拟相邻车道阴影、行人通行和逆行等干扰;

  (5)当通过特写图片信息反映机动车号牌信息时,人工辨别号牌号码;并验证特写图片与该位置图片信息的对应性。

  上述各试验的测试次数不少于10次。

  型式试验采取枚举法,当测试中出现不符合项时,则判定系统的闯红灯行为记录功能不符合要求。

  验收检验可以采取试验车辆现场检验和历史数据检验相结合的方法。

  2.4.2 图片记录要求测试

  用计算机和相关绘图软件检查图片记录的格式和防篡改功能。

  目视检查图片的数量、内容和图片效果。

  2.4.3 信息记录要求测试

  用计算机和相关数据库软件检查信息记录格式、内容等。

  2.4.4 闯红灯捕获率和记录有效率测试

  2.4.4.1 测试条件

  在天气晴朗无雾,号牌无遮挡、无污损的条件下进行测试,白天测试时的环境光照度应不低于200lux,晚上测试时辅助照明光照度应不高于50lux。

  试验时,测试方向车道数、测试方向停止线与信号灯距离等试验参数按照其标注的适用条件确定。

  2.4.4.2 测试方法

  试验时,在交通信号控制的交叉路口,试验车在白天和夜间分别以5km/h、20km/h、40km/h、60km/h和80km/h的速度进行闯红灯测试,上述各速度点测试次数不少于20次。

  采用单车试验,行驶轨迹应分别在相应车道的左侧、中间、右侧,车身不应超出试验车道。

  根据试验记录的信息计算闯红灯捕获率、记录有效率。

  2.4.5 计时误差试验

  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连续工作24h,将系统计时与标准计时比对,计算计时误差。

  2.4.6 数据传输测试

  2.4.6.1 联网数据传输测试

  用计算机模拟指定数据中心,并通过网络与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连接,测试联网数据传输功能。测试中可模拟网络中断故障。

[1] [2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