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64,又称MPEG-4part10,也称AVC(AdvancedVideoCoding),是一个数字视频压缩标准,由VCEG(ITU-TVideoCodingExpertsGroup)和MPEG(ISO/IECMovingPictureExpertsGroup)联合组成的JVT(JointVideoTeam)于2003年3月正式发布[1,2]。H.264标准的主要目标就是在同等保真条件下,提高编码效率。这是一对矛盾,既然要求图像不失真,...
SVAC标准,即GB/T25724-2010《安全防范视频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英文全称为Surveillance Videoand Audio Coding。由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制定,自2011年5月1日正式施行,是我国第一个适用于国家安全领域的基础信息技术——信源类国家标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能够满足视频监控领域的安全防范需求。基于这...
MPEG4于1998年11月公布,原预计1999年1月投入使用的国际标准MPEG4不仅是针对一定比特率下的视频、音频编码,更加注重多媒体系统的交互性和灵活性。MPEG专家组的专家们正在为MPEG-4的制定努力工作。MPEG-4标准主要应用于视像电话(VideoPhone),视像电子邮件(VideoEmail)和电子新闻(ElectronicNews)等,其传输速率要求较低,...
MJPEG是一种视频编码格式,中文名称翻译为“技术即运动静止图像(或逐帧)压缩技术”。MJPEG广泛应用于非线性编辑领域可精确到帧编辑和多层图像处理,把运动的视频序列作为连续的静止图像来处理,这种压缩方式单独完整地压缩每一帧,在编辑过程中可随机存储每一帧,可进行精确到帧的编辑,此外M-JPEG的压缩和解压缩是对称的,...
H.265在前端,可带来更多的高清布点。更高清的普及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进入稳定发展期,但并不表示H.265在当下就没有用武之地了。以现今平安城市中炙手可热的1080p全高清监控为例,采用当前视频压缩标准普遍需要4M以上码率才能保证图像质量,这也导致了很...
H.265在后端,可带来更小的存储容量。分辨率从CIF→D1→720p→1080p,最头疼的就是数据量增加带来的存储问题。但是,如果采用H.265来降低码流,一个本来只能容纳1000个摄像机的存储池,现在可以装2000个,甚至更多,而不用增加存储的成本。反之,如果摄像机清...
H.265在传输,可带来更快的处理效率。说到高清系统的联网,带宽资源和网络稳定性十分宝贵。如何更快的提高处理效率,现有压缩标准又遇到了难题。比如日益增长的1080p高清点位,造成安防网络的拥堵和存储数据的急剧膨胀。H.265又拯救了这个带宽资源有限的世界...
在大联网的趋势下,跨区域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变得尤为重要。当前各个业务部门的信息都有各自的情报来源,于是也就出现了,在一个路口安装了多台摄像机的情况,如此势必造成庞大的冗余数据,信息共享无从谈起。H.265不仅减轻了视频情报的负重,更提升了视频情报...
效率更高的H.265视频编码标准(HEVC)即将通过,可用于下一代更高分辨率和更精巧的数字视频产品设计中。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可能阻碍采用HEVC的一个因素无疑与专利使用权费有关。与H.264一样,许多对HEVC有贡献的技术为专利技术,而专利其持有者欲得到使用其知识产...
但是在实际的推广中还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H.265算法的编码复杂度较高。如果使用DSP、x86等通用处理器进行软件编码并希望获得明显超过H.264的性能,需要选择较为高端的产品平台,其成本与功耗对于嵌入式监控产品如IPCamera来说还算不上有竞争力的方案。只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