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产品的互联网化,是互联网+安防的又一重要体现。自从安防进入网络化时代后,与IT的边界变得日渐模糊。传统的安防产品主要包括视频监控、防盗报警、出入口控制等8大类,每类产品系统也是相对独立的,但是伴随网络科技的发展,移动互联的兴起,一些互联网+类安防产品应运而生。
安防与互联网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当从2013年10月底,海康威视发布其微视频业务品牌“萤石EZVIZ”算起,该品牌主要用于基于互联网的民用安防产品、平台和服务。随后不到一年的时间,不仅有大华股份、东方网力、高新兴、华平股份等上市安防企业积极跟进,百度、360、小米等IT大拿也推出面向家庭的摄像机,并且这一期间安防企业与IT巨头的多起联姻事件成为2014年安防市场的重要注脚。
而今,海康威视已经推出下一代萤石云视频APP3.0和萤石云平台3.0,并已拟新建海康威视互联网安防产业基地项目,项目预计总投资不超过16亿元。项目预计在2018年投入使用,供研发办公和民用互联网业务使用,预计2018年研发办公及民用互联网业务人员数量将超过1万人。
2015年伊始,安防产业内的第一、二梯队品牌多已经或准备在互联网安防方面落子。或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和大型运营商的合作,抢占视频互联网服务的入口,加快在互联网业务方面的布局,以期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
一、视频监控报警产品先行一步
毫无疑问,社交化网络媒体时代让每一个独立体的思想表达和情感交流达到最大便捷化,也让沟通变得更加顺畅和多元化,在经历技术的革新之后,社交开始从图文进入视频时代。包括Facebook、Twitter以及微信都相继推出了视频分享功能,编码技术的发展让视频分享变得更快,同时面对面的视频让人与人之间,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时间和空间上所产生的不信任感,网络社交在某种程度上越来越真实化了。
作为视频领域的领军行业,安防企业近年也把新市场的目光投放到民用安防这一开放的区域,包括海康、大华等龙头企业通过跨界合作的方式率先布局民用市场。因为有小米这类企业的搅局,目前市场的竞争价格趋于白热化,基本上是处于赔本赚吆喝的状态。纵观市场上推出的一系列产品,虽然样貌不一,但功能的优势都大同小异。
在民用安防产品中除了视频监控类产品借助互联网拓展新的应用外,防盗报警类的产品也正逐步融入到智能家居产品中,借助移动互联网,实现报警运营服务向智能家居一体化安全服务、向安全服务整体解决方案转型,提供诸如异常情况应急处置、管家服务、老幼看护等更多全新的服务,最终实现一站式安全服务新模式。
二、移动网络家用设备日益受关注
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交织影响下,创业者、投资者、互联网巨头、家电企业等纷纷涉足智能家居,智能家居关注度持续火热。近年,在智能家居领域,创新智能硬件、软件更是层出不穷,为智能家居产品创新带来新思潮。在众多智能家居产品中,智能家居安防产品绝对是重头戏,安防类智能家居产品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这些产品主要从家庭安全、环境监测、家电控制、照明控制、个人健康医疗、家庭影音娱乐这几大细分领域切入,结合最新技术开发出微型化、功能简单的智能家居消费单品。因此,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求,购买自己觉得最实用的单品,同时,多个单品也可以组成多功能的系统。
可以预测创新智能家居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点发展趋势:
(一)搭上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顺风车
随着移动互联网与电商、金融、支付、媒介等融合创新,无论处于哪个行业,正在做哪样产品,都无法回避移动互联网带来巨大冲击和影响。移动互联网时间碎片、产品微型化,应用傻瓜式的特征给智能家居产品设计思路、功能设置等带来巨大冲击。尤其是智能手机开放生态系统,让智能家居软件开发、硬件开发搭上移动互联网快车。如智能家居APP软件开发、基于微信API开发智能家居体验,智能插座嵌入wifi器件等。
(二)大量传感器运用
由于传感技术不断提高,传感器呈现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特点。因此,传感器被大量应用在智能硬件中,如小小NestProtect智能烟雾探测器这款产品就拥有6个传感器——烟雾、一氧化碳、温度、光线、动作和超声波。通过大量传感器应用,智能硬件具有感知功能,可能感应周围环境,从而智能响应用户。
(三)具有开放性
除了安防、家电、智能家居系统等厂商,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布局智能家居领域。百度围绕云做开放生态系统,除了自有品牌数款硬件外,还服务于健康云**fe智能硬件、咕咚手环、boomband手环等,今年更是推出BaiduInside平台;小米围绕MIUI做应用,为布局小米生态圈,小米先后推出智能电视、智能电视盒子、智能路由、米wifi、米健等产品,且致力于推动智能路由做成智能家居中心,环绕MIUI形成一个软硬件结合的生态,以提供人们智能生活。
此外,奇虎360、腾讯、京东等也都已经以自己现有资源延伸智能硬件领域。不仅仅巨头牵头以开放性精神布局智能硬件、智能家居平台,而且创新智能家居产品自身就具有开发性。如小米智能路由,海尔u+智慧生活操作系统就可以让设备跨品牌互联。
互联网巨头跨界整合、软硬结合智能硬件野蛮生长,以新潮思想、创新技术推动智能家居新态势发展,使得针对智能家居及生活的智能硬件、软件应用更加贴近用户、贴近实际应用。在此涉及方方面面智能化产品冲击下,相信不久的将来美好智能居家生活会梦想照进现实。
三、穿戴式智能设备兴起
“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
而广义的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用户需求的变迁,可穿戴式智能设备的形态与应用热点也在不断的变化。
穿戴式技术在国际计算机学术界和工业界一直都备受关注,只不过由于造价成本高和技术复杂,很多相关设备仅仅停留在概念领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技术进步和高性能低功耗处理芯片的推出等,部分穿戴式设备已经从概念化走向商用化,新式穿戴式设备不断传出,谷歌、苹果、微软、索尼、奥林巴斯、摩托罗拉等诸多科技公司也都开始在这个全新的领域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