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十一五”科技发展攻关项目背景
我国安防科技首次列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我国“十一五”科技发展目标将增强社会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提高社会公共安全的技术水平的科技攻关和科学研究列为首要。其重点放在为打击犯罪关键技术、破获重大案件、应对突发事件的科技能力以及社会公共安全保障体系重点技术,提高治安管理和预防治安事故等提供强大动力和有力的技术支撑方面,在国家有利政策的支持下,基本上形成以政府部门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科研体系,为公共安全科技事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对我国未来15年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是未来15年指导我国科技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外开放,全球化经济与文化的广泛交流,整个社会进入各项改革的关键历史时期,社会呈现出复杂的利益关系和不同价值观念之间的矛盾,社会中人、财与物资的广泛流动,地域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信息传播的便捷等,给这个社会的安全维护和社会稳定增加了难度。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环境的发展目标,这就需要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基础作保障。社会的安全稳定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级政府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整合社会资源,协调多方的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使社会公共安全管理建设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从提高抗风险的可靠性和适应城市管理的最基本要求出发,构建一个社会公共安全体系,从而实现和谐社会环境。
国家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党和政府要求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提高处置突发性事件能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继续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为此,公安部积极推进创建“平安城市”示范工作,大力开展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以银行、文物、军工等重点单位、要害部门为主,集合全社会报警监控资源,形成高度密集的防控网络,使整个社会安全技术防范工程建设在对维护治安、预防犯罪方面发挥出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科学技术发生了许多的重大突破,以信息科学、生命科学为标志的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不仅给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推动,而且也给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造成了深刻影响,推动着社会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所有这些都将对社会公共安全防范的科技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当今社会公共安全防范技术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要真正赢得动态化社会治安防控的主动权,必须依靠科技;要切实控制刑事犯罪的高发态势,必须依靠科技;要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和非传统安全的威胁,还是要依靠科技。根据我国“十一五”科技发展目标任务,公安部全面制定“十一五”公共安全科技发展战略纲要(简称纲要),它是公安科技纲领性的实施文件,它强调以建设国家公共安全保障体系为目标,构建公共安全科学理论框架及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高度精度和准确定位的公共安全立体检测监控体系、支撑公共安全科技体系和研究测试基地、学科体系及信息平台,形成公共安全技术开发及产业链。
新世纪、新阶段是我国安全防范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按照政府提出的“充分运用社会资源维护治安,推进公共安全服务产业化”的新要求,我国安全防范行业在未来几年的发展中,主动适应形势、与时俱进 ,及时更新思想观念,调整工作思路,明确目标,深化改革,科学布局,突出发展重点,培养社会人才。找准竞争优势,要利用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创建第一流的安全防范大国、强国。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好产业规模,引导企业形成巩固有效的联合,打造中国安全防范产业“航母”,强大中国安全防范民族产业。加强安全防范技术与管理的基础研究和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攻关,促进科研技术成果转化生产力,推动安全防范行业向着产业化的形成迈进。
安全技术防范设施的应用是反映城市维护安全手段是否进入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必须看到过去长期以来依赖的“人海战术”,难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特点以及受其影响不断增长的国内危害社会安全的各种刑事、治安案件,更难以保证像北京这样一个正在迈向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的安全与稳定,安全是举办奥运会的需求,也是整个社会稳定的需求,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需要。安全防范产业发展和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实现小康目标起着特殊的作用,不仅仅是经济指标可衡量的。安全防范技术是确保社会治安良好环境的最有力的技术保障,国家非常重视我国安全防范技术的发展,《纲要》将社会公共安全和反恐防恐放在重要发展领域,并将其安全防范基础理论、社会治安防控预警及风险评估体系研究、安防工程建设的系统安全评估、评价体系研究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关键技术列入国家“十一五”公共安全科技发展立项计划。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面临诸多安全隐患,当前确保社会安全的准备并不充分,从而加大了风险威胁。安全防范科技在国家“十一五”以较大的项目规模立项,标明我国对社会公共安全建设和支撑技术的发展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不仅为提高我国社会治安防控管理和技术水平提供强有力保障,对我国经济的稳固发展,增强国力和创建平安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安全防范科技发展国家立项,将有利于解决目前我国安防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也将为行业内企业发展积极争取科技发展基金或扶持政策,推进我国安防企业在产业化发展和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提高我国安全防范科技的发展水平。安防科技发展国家立项对我国安全防范行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安防科技在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的申报基本状况
为配合公安部“十一五”公共安全科技项目立项工作,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按照公安部科技发展工作部署,根据《纲要》中公共安全项目规划的重点任务,结合安全防范行业内企业、社会科研力量和市场建设的资源与需求,于2005年4月开始积极配合公安部科技局筹备项目立项起草及相关的准备工作,由协会领导亲临挂帅,在北京组织第一次工作会议,全面动员,整合优化资源,分析确定任务和安全防范科技攻关目标。先期积极参与筹备起草立项相关文件的单位有:北京蓝盾世安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上海道肯奇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科进天龙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深圳洪迪实业有限公司、北京中安保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洛达电子工程公司、北京艾克赛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圳赛格导航科技发展公司、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申报的项目涉及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基础理论及预警、风险评估、城市报警平台建设以及与其相关的关键技术等,整个项目体现了开拓创新的理念,反映出我国安全防范行业中的企业具有良好的科技实力和资源,也充分发挥了中国安防行业协会在行业市场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2005年5月17日由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靳秀凤秘书长主持召开了公安科技“十一五”发展规划有关中国安全防范科技攻关立项申报小组的第二次工作会议,会议介绍了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参与公安部向国家申报公安科技“十一五”科技攻关立项的第一阶段实施进展情况,此阶段已完成项目建议书和公安部科技局项目申报评议程序,并已列入国家初选公安若干项目之一,这表明安全防范技术的应用以及安全防范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地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重视,本次安全防范科技攻关立项工作对于安全防范行业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也给其企业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市场拓展机会。
2005年7月8日公安部科技局组织成立了安全防范科技攻关立项课题小组,由公安部科技局和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共同组织召开了中国安防科技攻关立项申报第三次工作会议,本次会议确定了申报第二阶段的可行性报告编写工作。在此后的20多天里课题小组连续工作,日夜奋战,组织专家多次对申报课题的内容进行论证研讨,最终完成第一稿可行性报告初审稿,报送公安部,致使申报工作初级阶段任务完成。
在公安部公共安全科技“十一五”发展纲要的指导下,2005年7月12日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抓紧有力时机,趁热打铁,全面组织实施规划中国安全防范行业“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在协会理事会议上讨论通过了中国安防行业“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框架,并于2005年8月完成广东、北京、天津、浙江、上海等地区的调研,于2006年2月完成规划的制定。
2005年12月公安部再次组织课题小组召开项目立项可行性报告评审会,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参与加入全面深入论证,扩大专家组的成员,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的加入,为课题研究注入了更多的资源平台。在后面的后续申报工作中,多次广泛征询各方意见,重新调整项目结构,再次进入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