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开栏语  |  时代先锋  |  酝酿·萌芽·产生  |  初始·摸索·进步  |  发展·成熟·壮大  |  崛起·品牌·辉煌

 
 

文物无“小”事 安防立“大”功

 
 
 

[来源] 本站原创 [作者] 刘 萍  [发表时间] 2009-10-19 14:12:43



  第三阶段是规范完善提高阶段。自1990年至今,技术防范同其它行业一样,得到迅猛发展,多种高新技术进入安全防范领域,计算机已广泛普遍应用于报警领域。

  虽然技术防范普及发展较快,但全国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987年,公安部成立了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以下简称标委会),负责起草、修订安全防范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988年12月16日,我国第一部安全技术防范的国家标准《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GB10408.1-1989)发布,并于1989年9月1日实施。随后,具有指导意义的技防标准逐步制定。专门针对文物系统陆续制订了《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GA27-1992以下简称)《风险等级》,后修订为GA27-2002)、《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GB/T16571-1996,以下简称《设计规范》)和《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文物部分,GB50348-2004,以下简称《技术规范》)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标准对文博单位风险等级分类、防护级别要求、报警系统功能要求、组织措施、风险等级审定、设计方案审批及工程验收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规范要求。

  安全技术防范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订和实施,标志着技术防范行业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同时为技术防范提供了依法管理的依据。


  服务文物保护  打击违法犯罪

  故宫博物院利用第一台声控报警系统后,1962年4月16日,自恃武功高强的案犯孙国范(男,36岁,河南人),窜入故宫珍宝馆养性殿,盗窃了金质“皇后之宝”和“广运之宝”印2枚,各种金质酒杯7件,重达24.25公斤。盗窃分子盗得珍宝后,报警器报警。孙犯携带赃物越墙逃跑时,被公安人员当场抓获,人赃具全。1962年11月3日,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孙国范犯反革命罪和惯盗罪,判处死刑。此案也是报警系统在我国文物系统首次发挥作用的案例。

  以后,故宫通过报警器报警几次抓获盗窃文物的犯罪分子,如:

  1980年2月1日,案犯孙银华(男25岁,湖北人)。闭馆后窜入故宫珍宝馆养性殿,盗窃“珍妃之印”一枚,金册重6.8公斤。报警器报警,孙犯被故宫值班人员当场抓获。1980年8月12日,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陈银华犯惯盗罪和逃脱罪,判处无期徒刑。

  1987年6月24日,故宫闭馆后,案犯韩吉林(男22岁,吉林人),潜入珍宝馆养性殿,企图盗窃金印,金印册。报警器报警,韩欲逃跑未逞,被值班人员抓获。1987年8月17日,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韩吉林犯盗窃罪,判处死刑。

  以上是报警器在故宫使用后发挥作用的实例。1962年后,北京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又先后为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敦煌莫高窿安装了防盗报警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从70年代以后,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加强防范,打击犯罪活动在我国各个领域逐步推广和使用。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技术防范得到迅猛发展。技术防范手段不断增加,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产品不断更新,并逐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改革开放以来,文物安全形势严峻,各文物单位逐步普及使用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并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文物系统每年都发生由于报警器报警当场抓获盗窃分子或终止盗窃文物犯罪活动的案例。如:1994年1月6日凌晨,一盗窃分子窜入陕西省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一号坑,企图盗窃一武士俑头。盗窃分子跳下坑内正在用草绳捆绑俑头时,报警器立即报警,馆内保卫人员迅速出动,当场将盗窃分子抓获,盗窃未遂。又如1996年7月8日凌晨,曾在首都博物馆担任保安员的赵凤实(内蒙古人),窜入首都博物馆拟盗窃文物。刚进入院内,报警器报警,保卫人员当场将其抓获。又如1997年6月15日、1998年4月12日、2000年3月28日,沈阳故宫三次发生盗窃分子进入沈阳故宫内,报警器报警,保卫人员都是在第一时间当场抓获盗窃分子,盗窃未遂,避免了文物损失。山西省崇福寺、福圣寺,上海“一大”会址等多个单位均发生过3次以上非法入侵活动,报警器报警后,当场抓获非法入侵者或终止盗窃的案例。云南省博物馆2004年5月开始安装报警器,到10月仅5个月的时间,就通过报警系统报警和视频监控,两次成功抓获盗窃文物犯罪嫌疑人,一次避免了火灾事故的发生。由于报警器作用,文物系统每年都发生几起当场抓获盗窃分子或盗窃未遂的案例。技术防范已在文物安全防范,打击文物犯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物系统通过安防系统的普及和应用,馆藏文物被盗案件从七十年代每年发生100起左右,下降到现在的每年二三十起。安防系统在文物单位起的作用非常明显,功绩显赫。
分页:[1] 2 [3] [4] 
  本次采访内容为独家报道,任何个人或团体单位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抄袭! 本栏目自2006年6月12日启动,将于每周周一更新内容,敬请大家关注!
 

上一篇: 上下求索 演绎天川经典传奇 2009-12-22 10:33:32    
下一篇: 刻苦钻研技术 热血报效国家 2009-9-15 9:58:33

 
 

    行业网“见证中国安防”栏目,旨在通过对一些人、事的采访,用人物访谈、图片形式再现中国安防行业二十来年走过的风雨历程。或许,在中国安防的发展过程中,您恰好是某一事件的亲历者、见证者?如果您有任何关于中国安防发展的文字、图片、实物等历史资料,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共同来挖掘这些宝贵的历史,承传后人!感谢您为安防发展史所尽的一份力量!
   
联系人:董克贤  刘  萍
地  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外大街南滨河路金工宏洋大厦A201
邮  编:100055
电  话:010-51920118
邮  箱:liuping@21csp.com.cn

 

关于我们 | 服务细则 | 服务说明 |站点地图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支持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  主办单位: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
电话:010-5181790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28号航医大厦713
承办单位:中国安全防范行业网  电话:010-63326302
版权所有:北京寰岛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577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