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天网安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委员
记者:08年安博会贵公司所展出的“远距离红外线幕栏/红外线幕墙”产品获得“安博会创新产品奖”那您觉得支撑企业创新的原动力来自哪里?企业在创新方面提供资金支持的力度又是如何的呢?您是怎样权衡在这方面的利益得失的?
天网安防:广州天网安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就确定了公司发展模式是“一手抓专利,一手抓标准。”,这是支撑我们不断创新的原动力。
本公司对于创新方面的资金力度,在所有费用中处于首位的,每年总收入中,超过10%的资金用于创新。即使在公司最困难的阶段,参与运作的核心成员甚至暂时不领工资,但是却从来没有停止对创新的投入。我们坚持申报专利,到目前为止,已有3个发明专利、5个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授权,确保了所有产品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体有:红外线幕栏/红外线幕墙/远距离红外线幕栏/远距离红外线幕墙具有方向识别的红外线幕墙(国际上唯一具有方向识别功能的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产品,已批量投入开通使用。);为了新产品开发,已经开具的各类模具数量比公司人员数量多;超严酷实验室、室外远距离试验场、-40℃~100℃实验箱、各类实验/监测仪器等均配置到位;各类在职学习/培训等软投入也始终坚持。
我们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产品曾分别获得2007年11月第11届深圳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金鼎奖”;第16届全国发明专利展金奖、首届和第二届全国杰出专利工程创新展入围评选/并获准参加《首届全国杰出专利发明创新展》、展后参展样品被国家知识产权局作为自主创新样品而征集收藏。
这次在2008年12月第8届北京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远距离红外线幕栏/红外线幕墙产品获得博览会组委会授予创新产品奖,体现了行业内的领导、专家、用户对我们努力坚持创新的肯定。
我们认为:企业创新是对于社会贡献的一种方式,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最高表现形式。因为一旦新产品在市面出现,除了为用户提供新的服务以外,还必然会引发各种创新的连锁反应:包括引发其他企业的创新或抄袭,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比如,我们03年推出的:红外线幕栏铝型材主体、堵头方面360°旋转等方面的创新设计,由于当时没有申报专利,而目前全国同行们都已经在“抄”用或者“改”用,我们这个创新引领了行业并且深入了行业,可以说:目前全中国或全世界的用户都在使用我们的创新成果。(当然,现在我们反思“如果当时我们就这些创新申报了专利,在知识产权保护下,可能行业里反而还会出现更好的产品模式?”)
记者:在企业进行产品创新过程中遇到最大的瓶颈是什么?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您是如何看待企业创新的?您觉得创新对于贵公司发展最大的作用体现在哪方面?
我们在进行产品创新过程中遇到最大的瓶颈是思维能力与实施能力的差距太大。具体讲就是我们可以针对用户不同的需求快速构思解决方案,此方面是我们的特长,但是受到具体实施需要的人力资源/场地资源/资金资源等条件的规模限制,受到公司目前运作模式——从研发到市场的战线太长的制约,使得思维与实施两者无法发同步展开进行,由此大大延缓了我们创新的进度。
针对行业应用的实际需求而创新,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其对公司发展最大的作用,是使得我们的产品在成功为第29届奥运会/第13届残奥会周界防范提供了圆满的服务;同时还使我们对于航天、司法、文博、文教、政府机关、工厂、民居等更多行业的用户提供了合适的服务。特别是针对司法系统监狱、看守所的“内周界预警式防范模式”,把远距离红外线幕墙的入侵防范功能转为对于在押服刑人员的“隐形的内周界界桩”功能,使其成为司法行业应用中不可替代的新秀。在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企业各方面得到发展并得到社会的肯定,这个过程就体现了企业的价值。另外,我们获得授权的所有专利,在其保护期满后,将自动成为全社会共有的知识财产;我们参与修/制定国家标准,也会成为行业/产业的共同财富,这些都体现了企业对于社会的贡献与承担。
记者:企业要发展,人才是根本,您觉得您的公司的人才结构是否合理?公司缺乏哪方面的人才?又是如何不断加大人才开发的力度和优化人才结构的呢?贵公司是否有自己专门的科研团队?您是如何经营管理团队的?您觉得哪方面对于科研团队来说最为重要?您带领这个团队给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天网安防:受制于民营资本规模、企业主个人阅历、行业发展阶段性等众多条件的局限,本公司目前的人才结构不尽合理。缺乏营销规划与各方面优秀管理人员,由此产生上述创新过程中的最主要瓶颈。目前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有能力吸收比较优质的人才,或者说有能力使用企业外部比较优质的人才/机构。目前公司采用招聘、招股等方式,逐步开始吸纳人才的工作;同时我们已经通过与各类机构开展各种类别合作的方式,开始使用企业外部优质的人才。
公司起源于自己专门的科研团队。在科研团队成长过程中,依靠核心成员的拼搏精神带动发展,形成了该团队最重要的特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多年来公司核心成员在参与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工作(目前有该委员会委员、通讯委员各一名),在修制定国家/行业标准的同时,积极亲临第一线寻找课题,结合实际需求开发,结合实际需求攻关,使得专利成果和随之跟进的产品成果不断持续推出,并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目前我们在重点关注公司的专业方向--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各类入侵探测器在各个行业的应用需求,并正在以前瞻性的思考,布局科研团队的发展方向。
记者:安防行业经历三十年的发展,市场已趋成熟,竞争也愈演愈烈,安防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就必须采取正确的市场策略,贵公司是采取什么样的市场策略的?是如何开拓市场的?在新的形势下,贵公司的发展战略是什么或者说有什么规划?又是如何去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
天网安防:一个公司的资源是有限的,发展需要量力而行,“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我们发展的唯一出路。在市场已趋成熟,竞争也愈演愈烈的今天,小企业只有坚持以最具优势的专业化为发展方向,才能生存和发展。我们的目标是把公司发展成为入侵探测器的研发中心,从为各行业应用提供可靠、实用的入侵探测器产品--最终过渡到为各行业应用提供可靠、实用的入侵探测器技术(许可或转让)以及解决方案咨询服务。目前在实践中已经开始实施系列专利申报、标准核心条款拟订、技术摸底和储备、人员以及架构调整等操作,这个操作过程已经得到政府部门的认可并给予我们资金扶持,为我们成功实施战略规划提供了更加强有力的保障。
记者:金融危机仍在全球蔓延,但是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在积极应对危机的同时,安防企业也需要发掘危机中潜藏的“商机”,那么您认为,金融危机下,安防企业的“机遇”在哪里,贵公司要如何把握“机遇”,寻找新的出路?您觉得寻找出路的难点在哪里?到目前为止,企业已经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应对金融危机?
天网安防:“危机中潜藏商机”应该是一般性的规律,危机是推出新产品、新技术的最佳时机。我认为:安防行业的“机遇”在于把产品和服务更实用化,为大安防运营时代的到来,为产品能融入运营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应对危机的措施就是及时推出实用的产品和技术(包括改善产品与服务),我们认为其中的前瞻性是“出路”所在。当然企业是否能通过前瞻性的开发,得到前瞻性的收益,还要取决于很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但是如前所述,一个企业一旦有前瞻性的创新内容公开,最终受益者将是行业以及整个社会。
记者:当然创新不单单是指产品创新,您觉得企业要做强做大,还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创新?贵公司是否有这些方面的创新?请您具体谈一下。
天网安防:举例我公司这次获得入选“创新产品奖的”远距离红外线幕栏/远距离红外线幕墙项目实施整个过程,就涉及到如下数个方面的创新工作:
原理再创新。该项目对发明专利ZL99117200.0红外线防盗网提出的“每对红外线发射器/接收器之间红外线脉冲射线的编码方式完全不同”的技术内核,进行远距离应用条件下的深度开发。最终实现产品主要技术指标:有效防范高度1~2米、防范距离60米、100米;同时产品附加自检和工作状态提示功能:各种故障、工作状态均由蜂鸣器自动提示,方便判断及检修。公司核心成员结合产品在远距离大面积推广应用时遇到的技术瓶颈,从原理高度找到了对于此问题的解决方案,总结并申报了发明专利--红外线防盗网的智能调节方法。该发明专利于2008年6月获得授权(专利号:ZL200610033099.0);该专利不仅成为该项目的一项重要成果,而且成为本公司今后成果推广和发展的新起点。
结构及应用创新。该项目产品在结构方面把近距离红外线幕墙使用的结构改为远距离产品的专用的结构,增强了结构的抗挠度;对于底盘/上盖连接件材料与造型、连接工艺等也进行强化改进;对实用新型专利ZL200520066341.5红外线防盗网装置的内支撑结构有了新实施应用。该项目在提出技术指标的同时,创造性的提出工程指标,对于提升产品安装、维护的便利性和使用的有效性方面进行了有效尝试。
应用模式创新。该项目在应用模式方面采用了公司核心成员邱亮南论文《小周界预警式防范是城市安防的必用模式》提出的周界防范的创新性应用模式,该论文不仅被第五届中国安防论坛刊登,并授予优秀论文奖,还陆续被中国安防行业协会、中国公共安全、上海市公安局技防、慧聪网行业资讯等多家专业权威网站全文转载,在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产品营销模式创新。项目推广方面采用:以论文、方案直接面向使用方的窄带传播方式(成功进入奥运安保、监狱、电力、航天等行业应用领域)。该营销模式具有成本低、效果直接的优点;这种独特的传播方式,改变了目前流行的厂家--工程商--用户正向营销模式,形成了厂家--用户--工程商的逆向营销模式,既有利于形成独特企业文化带动品牌的推广,又使得其他企业无法仿制。
经营模式创新。该项目以产品租赁的经营模式成功为奥运会提供安保服务,为今后大型公共事件发生时段,重要场所的周界防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经营模式。不仅拓宽了本企业的经营思路,也为本行业引入了全新的经营理念。
我们还有针对于国外客户特别需求的ODM项目,这也是相对于本行业内目前通用的OEM模式的一种多方位的创新。
当然,从行业整体比较,入侵探测器的总体市场份额极小,我们的动作不可能在整个市场中引发显著的效果。
记者:品牌是企业塑造形象和提高知名度的基石,越来越多的安防企业也开始注重塑造企业形象与品牌,贵公司是如何塑造和经营品牌的?您觉得在这一过程中的重点是什么?难点又是什么?
天网安防:我们认为企业品牌塑造是一个渐进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只能通过市场、用户、行业等多方面对于公司产品/服务的逐步认知、认同、积累,才能得以实现。其间,注意抓新产品开发、关注产品质量、提供认真负责的服务是关键要做的实事。我们没有实力动用大量资金投放广告,唯希望逐步通过上述行动的实践完成积累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