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网专题--盘点2011 展望2012
行业网首页|网站导航
首页 > 市场应用 > 正文
故宫失窃对文博安防提出新要求
中国安防行业网     2012-3-18 8:35:00     关键字:故宫失窃,文博安防     浏览量:

       在安防技术迅猛发展,行业势态突飞猛进的形势下,被称为“京城第一保卫处”的故宫博物院却发生了震惊全国的大案。当年由周总理亲自下令,促成了我国安防行业萌芽与起步的故宫博物院,拥有人防、技防、物防、犬防四道防线,至少有1600个防盗报警器、3700个烟感探测器和400个摄像头在运行,超过240位保卫人员在每天闭馆后三次清查,可谓戒备森严、固若金汤,却被一个身高不足1.6米,临时起意的山东农民连续闯关,盗走了价值连城的9件宝物。由此暴露出的一些安防隐患和漏洞,促人深思。

      尽管近年来,作为安全防范重地的文博行业在安防上的投资和经费逐年递增,甚至“十二五”期间相关经费计划增至“十一五”期间的五倍,但是文物安全案件却依然呈现增长趋势。内蒙古博物院、广东省乐昌县博物馆、山西省临猗县博物馆、临汾市丁村民俗博物馆、湖北省黄冈博物馆和江苏省如皋市博物馆等多家不同级别的博物馆,先后发生馆藏文物丢失、失窃乃至抢劫等恶性案件;帝王陵寝、墓群、窑址、石窟寺、石刻以及重要古建筑也成为了被盗窃、破坏和损毁的高风险地带。文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文物古迹是人类历史文化文明的宝贵遗址,在见证、传承、再现历史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人类科学文化研究、历史教育、文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由于历史文物古迹这种不可替代性以及它的重要意义,显示出它价值的珍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和与众不同身份的象征,促使历史文物的稀缺性不可替代性越来越突出。物以稀为贵,历史文物的市场经济价值被越抬越高。例如在5月22日的春季拍卖会上,齐白石的一幅《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拍出4.255亿元。有专家提出:我们现在的文物市场是虚假繁荣,文物的价格被吹的很高。历史文物遗迹这种虚高的价值,诱使着国内外一些不法分子对国家的稀世珍品垂涎欲滴,历史文物安全问题受到严重威胁。

      另一方面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参观观赏历史文物古迹,已经成为一种广泛的群众性活动,一些著名的历史文物古迹已经成为国家和地方重要的旅游资源和财政收入。加之国内一些历史文物古迹在世界上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国外游客越来越多,这也加大了历史文物古迹安全防范的压力。

      博物馆作为历史文物古迹最重要的保存保管场所,同样面临着艰巨的安全防范任务。

      我国的博物馆事业从建立第一座博物馆南通博物苑至今,已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博物馆事业开始进入持续、稳定的发展时期。据权威部门最新统计,如今我国共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5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831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约6万处,不可移动文物点近40万处。全国拥有博物馆2400余座,馆藏文物2000余万件。而且,博物馆数量还在以每年近100座的数量增加。据国家文物局规划建设,五年内全国将新建重点博物馆300座以上,使地级以上中心城市都拥有一座功能齐全的博物馆,每个少数民族拥有一座以上的民族,民俗博物馆。

      2008年底,国家文物局在全国开展了一次以文物安全基础数据统计的大检查,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466个省,市,县三级行政机构的文物安全情况,235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419个财政部,国家文物局确定的重点博物馆的安全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调查结果显示:在上报的2012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防盗设施达标率不足30%,国家重点博物馆防盗达标率刚刚达到50%。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历史文物古迹安全防范面临着巨大压力,再加上我国博物馆数量如此之多,发展如此之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博物馆现有的安全防范系统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存在很大漏洞和安全隐患。这一切都预示我国历史文物古迹及博物馆安防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扩展空间,潜在的“蛋糕”很大。

      在我国,文博属于安全防范应用最早的领域,标志性起点是1962年4月,北京市公安局在故宫博物院安装声控报警器。随后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博系统安全防范。九十年代,文博安防标准化有新的突破,我国博物馆风险划分了等级,大致分为三级:国家级或省级博物馆为一级风险单位,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二级风险单位、有藏品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三级风险单位。

      进入21世纪,虽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不断深化,文博安全防范涵盖的领域和范围进一步拓展,但文博安防市场内在的巨大空间还没有真正扩展开来。

      首先从国家、省一级层面来看。政府财政投入太少,文博安防建设想达到一劳永逸的目的。导致安防系统升级更新换代速度慢,尤其高科技防范设施。

      2008年国家文物局文物安全基础数据统计大检查,调查结果显示:在上报的2012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防盗设施达标率不足30%,国家重点博物馆防盗达标率刚刚达到50%。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博物馆现有的安全防范系统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存在很大漏洞和安全隐患。

      再例如2011年故宫失窃案,号称“京城第一安全保卫处”故宫博物院安防系统在没有任何科技手段进行辅助的小毛贼面前一无是处。可见故宫博物院安防系统是如此不堪一击。

      省市县二三级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少数民族,民俗博物馆是整个文博的基础,数量最多,分布最广,但是安全技术防范也最薄弱。

      地方政府为提高任期内业绩,把大部分精力和有限的财政预算放在能提高经济建设有关项目上,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对地方经济建设贡献率小,地方政府官员就另眼相看。

      另外国务院要求继续扩大免费博物馆数量,同时指出历史文物古迹、博物馆只是作为公益性的设施,不以营利为目的,即使有门票收入,只能应用于博物馆公益性事业的发展。博物馆本身并不能产生多大的市场价值,然而正常运转又需要政府财政支持,一旦政府财政匮乏,二三级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就会陷入困窘,更无从谈起博物馆的安全防范。

      二三级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面积小,文物数量少。系统的安全技术防范无法真正施展安全防范作用。目前文博安防系统中的个性化安防系统不完善,安防企业进行行业细分还只是处于初始阶段,对于中小型博物馆在考虑既有预算情况下,很难找到合适的安全防范系统,缺乏配套精巧的安全防范方案,只是单单依靠人防和物防。很容易出现漏洞。

      如何打破文博安防面临的困境,真正挖掘出文博安防市场的潜力,把文博安防“蛋糕”做大。

      首先,政府必须发挥其主导作用,打破文博安防建设一劳永逸思想,加大对历史文物古迹、博物馆保护力度,加大投入,把文物保护工作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查的重要方面。地方政府要重新认识历史文物古迹,重视文物保护,改变片面政绩观。加大投入,结合当地历史文物古迹发展旅游业,真正做到历史文物充分发挥其作用。

      其次安防企业进行充分的行业细分,这样一方面可以摆脱产品同质化的激烈价格竞争。保证企业在竞争中不迷失自我。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在混乱的市场总体中,更深入、集中、全面把握某类行业需求的特征,充分开发某类行业,使自己始终保持在行业竞争的前列。这样对于个性化文博安防单位来说,可以在更大范围选择适合自身个性化应用的产品和系统,排除一些不必要的功能和应用,从而对业务、管理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增值服务,同时也有助于降低投入成本,在有限的政府财政支出内完成安防系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