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分析 > 正文
机场视频监控系统及安防集成
    2012-8-14 20:49:00    关键字:机场视频监控系统及安防集成      浏览量:
  二、机场监控系统的特点

  机场安防监控系统不同于一般的安防系统,必须深入了解机场安防监控系统的需求,才能做好机场安防系统设计及建设。

  1.分布式架构

  前端点数多、分布广是机场安防系统共有的特点,同时也决定机场安防系统必须采用就近接入的分布式架构,主要有首都机场T3和上海浦东机场T2两种接入模式。

首都机场T3
浦东机场T2
视频压缩标准
MPEG-2/4
MPEG-2
系统规模
2700
2200
弱电间
140
120
汇聚机房
10
12
核心机房
2
1
分控中心
29
20
用户数量
>100
>100

  首都机场T3采用典型的三层物理结构:摄像机就近接入部署在弱电小间的编码器,编码器通过光纤连接到汇聚机房,再通过汇聚机房连接到核心机房。

  浦东机场T2采用简洁的二层物理结构:摄像机直接接入汇聚机房,在弱电小间取电,汇聚机房部署大量编码器,就近连接至汇聚交换机,再通过光纤连接到核心交换机房。

  两种接入模式各有利弊:首都机场T3的编码器遍布100多个弱电小间,编码设备太过分散,且有些小间环境较恶劣(如温度较高),给安装调试和系统管理维护造成一定的困难。但前端视频电缆敷设距离短,信号保真度高,施工和协调方便,且视频电缆投入稍少;浦东机场T2的编码器集中在12个汇聚机房,机房环境较好,安装调试和管理维护很方便,但前端电缆敷设距离长,施工和电缆成本较高。

  通过上述两种接入模式不难看出,分布式架构与机房和弱电小间的整体布局规划有着密切关系,在规划设计阶段必须加以重视,达到集中与分布的合理均衡。

  2.需求多样化

  机场作为一个综合且比较特殊的交通枢纽,其内部配套单位众多,通常包括公安、消防、安全局、航站楼管理中心、应急指挥中心、交通管理中心、安检、海关、机坪管理部门、边防、行李、车库、卫检、供油等近20余类,各部门对于机场的安全管理既相对独立,又有交叉共享,有些单位还有保密要求,其需求呈多样化特点。

  3.客户化集成

  机场安防系统的建设不仅仅是硬件设备的连接。仅有知名品牌的成熟进口产品还不够,国外安防厂商提供的系统软件往往专注于视频系统基础功能,无法为中国机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功能。因此国内机场安防系统集成商,应该针对机场用户实际需要和机场各专项业务流程,做出满足用户实际需求的的客户化集成。这其中包括电子地图功能的客户化、报警联动响应的集成,监控系统与门禁系统、消防系统、行李系统、商业POS等应用系统的客户化集成。

  4.统一的管理模式

  对于机场安防系统,必须明确统一的管理模式,这样有利于系统的整体规划、设计、建设和使用。比如浦东机场T2确定了按照用户职能进行管理的模式,在系统的设计中,从前端摄像机、编码器、交换机到后端服务器及存储设备等,均按照12种用户类型分类设计和配置。这种针对性的规划设计便于网络的划分、跨网段调用的管理,同时也有利于安防系统在资产划分以后的管理和维护。当然也有其它模式选择,如按照区域管理等。

[1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