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单元管理”安全管理控制制度
所谓单元管理即分成一些小单位,每个单位即一个单元,在每个单元内确立管理权限、人员配置、工作关系等,实施单元管理有利于加强对服刑人员的控制。如一个“住所单元”包括服刑人员生活区、洗浴区、公共活动区和一个管理办公室。管理办公室由矫正工作人员组成,具体负责对“住所单元”里的服刑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办公室成员定期对服刑人员谈话,并进行评估服刑人员的表现和拟定矫正计划,服刑人员可以咨询和汇报自己的事情。单元管理是目前也是普遍采用的一种矫正管理方式,根据单元管理模式,每个生活单元,例如宿舍或监区,有一个单元主任,一至两名个案工作者、若干名咨询员和一名行政助理。单元主任实际上就是一个“分监狱长”,每个单元就是一个“分监狱”。在这个单元中,所有与本单元服刑人员有关的决定和问题,都是在单元主任的主持下,在单元内做出和处理。
单元管理在矫正管理实践中对矫正安全有许多益处。主要表现为:一是与服刑人员的密切互动增进了安全;二是传统的监管与治疗之间的冲突大大得到缓解。这种紧密配合的工作经验减少了监管人员与非安全人员之间的不信任;三是增加了新的职业等级,为安全人员和非安全人员提供了晋升机会。除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士气之外,新的制度还鼓励矫正工作人员把矫正看成一种职业。这种变化减少了矫正工作人员的流失,增加了对未来的培训和在职积累经验的兴趣。四是单元管理使矫正的最高领导人获得很多时间,可以用来考虑长远计划和其他重大活动。
二、分级安全警戒管理制度
国外矫正机构对不同警戒程度的矫正机构在监管设施、管理方法和服刑人员的自由程度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如美国高度重视矫正机构安全,戒备等级分类比较明确,根据安全等级和安全需要,一般分为三级:最高警戒级、中等警戒级、低度警戒级。而加拿大感化院的制度逐步配套,不仅对狱政管理、狱内矫治、分类关押、奖惩制度和服刑人员权利义务等等都形成了一套比较规范的规章制度,且配备了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在1958年,全国9所感化院都是最高戒备的设施,而在1969年的34所感化院中已经有了最低戒备(6所)、中等戒备(9所)和最高戒备(19所)的区分。此外,还设立了一些狱中精神矫治中心,并且开设了一些教育项目。哥伦比亚和智利矫正机构将戒备等级分为高度、中度、低度三个档次,以对应地关押人身危险性不同的服刑人员。服刑人员的人身危险性则主要根据犯罪情节、性质及危害、行为习惯和逃跑可能性,刑种和刑期等因素综合判断测定。英国矫正机构主要分为“当地的监狱、集训式监狱、高度安保监狱”。英国矫正机构有全国统一的建筑模式,并突出其安全性。全面考虑服刑人员的单人监舍、监舍楼、监舍外和围墙的安全问题,设计时尤其注意围墙安全问题。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矫正机构按照戒备等级分成高、中、低和开放式监狱,即A/B/C/D四个等级。
(一)最高警戒矫正机构
1.关押对象
最高警戒矫正机构的关押对象一般是重刑犯(尤其是暴力犯、恐怖分子等)、有逃跑等严重危险的服刑人员。如“美国的最高警戒监狱专门关押罪行最严重,危害性最大,刑期最长,拒不悔改及有逃跑可能的罪犯”。据1992年4月美国司法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字,截止1990年6月底,美国联邦和各州共有监狱1037座,其中属最高警戒监狱有234座,占23%,共关押罪犯253664名,为在押犯总数的36%。此类监狱日平均在押犯有1084名,高于中等警戒监狱(日平均在押犯为873名)和最低警戒监狱(日平均在押犯为233名)。在加拿大,服刑人员被判刑后移至服刑人员接收中心。该中心负责对服刑人员进行警戒等级分类。确定警戒等级不仅仅是根据服刑人员刑期的长短,而主要是考虑服刑人员表现好坏、安全程度,包括服刑人员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逃跑和实施暴力行为的可能性等。英国的A类是高度戒备等级矫正机构,被关押在此类矫正机构的服刑人员有严重危害国家、公众安全倾向,因而需要实行最高戒备,以绝对保证这些服刑人员不越狱脱逃;加拿大大约有35%的服刑人员在最高警戒矫正机构服刑。
哥伦比亚原比特矫正机构主要关押毒品及反政府武装服刑人员,其安防警戒程度最高,围墙外围有沙堆壕沟,内围有两道铁丝网,安装较安全的电动大门、智能门禁和视频监控系统。监区之间各自独立封闭,服刑人员活动范围严格限制在矫正机构内特定区域。同时,服刑人员成立专门的应急分队,专门处理服刑人员脱逃、越狱和劫狱等突发事件。服刑人员周边附近还有警察局和武装部队对服刑人员进行应急支援,从而将脱逃、越狱、劫狱等突发事件及其其他狱内案件降至最低限度。澳大利亚的最高警戒矫正机构主要关押凶杀犯、强奸犯等具有重大危险的服刑人员。以色列的最高警戒矫正机构关押重刑犯(十年以上监禁)和有严重危险倾向(如逃跑、暴力行为)的服刑人员。新西兰的最高警戒矫正机构关押罪行严重、社会危害性大、犯罪历史长、人身危险性大的服刑人员。据统计,在新西兰,被关押在最高警戒矫正机构的服刑人员约占全国服刑人员总数的四分之一。许多国家法律都规定,关押在最高警戒矫正机构的服刑人员如果表现较好,达到一定标准,可转入中等警戒矫正机构或最低警戒矫正机构服刑。
2.安全管理措施
(1)监视。矫正工作人员要不间断地监视服刑人员,安装在全监区关键部位的闭路电视摄像机不停地扫视着,矫正工作人员在控制中心观察着整个矫正机构的情况。
(2)点数。矫正工作人员按照规定的时间对服刑人员进行点名计数检查。
(3)违禁品搜查。分为人身搜查和监舍搜查两类。
(4)武器控制。矫正机构的武器库均应设在矫正机构内的警戒区里,由武装的狱警守卫。
(5)封闭。在矫正机构内发生了较大的骚乱时使用,例如发生了严重的械斗或其他暴力事件,服刑人员、矫正工作人员互有死伤,此时即封闭矫正机构。封闭意味着服刑人员在一天24小时内都要被关在里面,不能出去娱乐、吃饭、干活,直到恢复正常秩序为止。
(6)设置两道门。在于防止服刑人员在一个矫正机构大门打开之时,直接冲出矫正机构。任何人进出矫正机构必须经过两道门,是控制中心利用电子系统操纵的。
美国的最高警戒级,一般来说四周是高墙,并设有警卫塔,内部警卫深严,活动空间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实行分段管理的办法,并采取特别严格的监督、管理和控制措施,如禁止之间交谈、集体活动应单行行进、走动要有许可证、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可以点名搜查。同时,沐浴厕所都要受到监视,会见探视受到严格监控,不允许直接交谈。英国的高度戒备矫正机构既有铁丝围栏,又有围墙和电网,围墙在最外层,高5.2米,用钢筋混凝土做成,内层为铁丝围栏,距围墙7.5米,设计要求矫正机构内的建筑距铁丝围栏不得小于15米,围栏和围墙顶部装有电网和防止翻越的滚筒,还装有闭路电视监控和报警系统。新西兰最高警戒矫正机构安全管理措施比较严密,除了上述管理措施外,还设有闭路电视系统监视服刑人员的活动,矫正机构内安装甲板、防弹玻璃和特殊的报警装置,大门由电子装置控制等等。